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苏俄潜艇全史:图文珍藏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033725
  • 作      者:
    刘杨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苏俄潜艇全史》参考了大量外文资料,内容涵盖了从苏俄历史上第一艘有史可考的潜艇到21世纪俄罗斯海军新型潜艇这一将近300年历史时期内的各型潜艇设计、建造和装备的情况,同时详尽介绍了各个不同时期苏俄潜艇技术的演进和作战历史,对研究苏俄海军潜艇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
作者简介
  刘杨,男,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现居湖北省武汉市。关注军事装备,战争历史及国际防务,从事军事历史和世界军事动向题材研究与写作十余年,是国内知名的军事历史与国际防务分析评论人士,也是国内唯一的“二战”德国潜艇专题网站——“德国潜艇战”(www.uboat.cn)的创力者。曾在《兵工科技》、《征战》、《闪电战》等专业军事期刊上发表过大量军事分析评论文章,独立创作和参与写作军事题材专著等多部,代表作包括《碧海群狼》丛书等。曾以嘉宾身份受邀参加CCTV军事栏目的军事评论节目,并曾被《武汉晚报》等多家媒体介绍和报道。
展开
内容介绍
  放眼全球,今天的俄罗斯海军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潜艇部队,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技术角度去衡量,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俄罗斯海军潜艇部队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沙皇彼得一世执政时代,从18世纪初的设计方案到不久前刚刚下水的“尤里?多尔戈鲁基”号,苏/俄海军的潜艇部队走过了一条漫长而辉煌的发展道路。
  彼得一世在着力打造现代俄国的过程中敏锐地意识到了潜艇在控制海权和提升俄国军事实力上的巨大意义,甚至亲自过问早期潜艇的设计和建造。在彼得一世及其继任者的努力下,沙俄时代的潜艇力量和海军造船工业已规模初具。到了1924年斯大林当政后,苏联政府的目标更是通过建立现代远洋型海军,去挑战传统西方国家的海上势力。即便是大规模建造战列舰、巡洋舰甚至航空母舰的背景下,潜艇部队也是主力舰队中的核心。可以说潜艇部队从苏联海军时代起就被看做是主力舰队,即便是20世纪80年代苏联海军开始建造和拥有核动力巡洋舰和航空母舰时,都没能改变这一地位。与此同时,通过长期积累建立和壮大的苏联时代的海军造船工业也为未来建造先进的潜艇创造了条件,而先进的水下武器,如水雷、鱼雷、反舰导弹以及弹道导弹等军事技术的发展也与之相辅相成。
  回首苏俄历史,多次重大的海上战争中都有潜艇的参与。虽然其规模尚不能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海军潜艇部队相提并论,但苏俄海军的潜艇力量并不缺乏从自身以往经验教训中学习和提高的能力。未来的海洋集中体现了大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可以预见,凭借悠久的历史和非凡的潜艇设计建造能力,俄海军潜艇部队还将在广阔的海洋上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甚至发挥更核心的作用。
  本书参考了大量外文资料,内容涵盖了从苏俄历史上第一艘有史可考的潜艇到21世纪俄罗斯海军新型潜艇这一将近300年历史时期内的各型潜艇设计、建造和装备的情况,同时详尽介绍了各个不同时期苏俄潜艇技术的演进和作战历史,对研究苏俄海军潜艇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十八世界俄国潜艇的早期起源
  根据记载,最早的俄国潜艇出现在1718年的俄国沙皇时代。一位名叫叶菲姆·尼科诺夫(Yetim Nikonov)的发明家提出了建造一艘“绝密舰船”的想法,这种船可以“在平静的海面下潜行,甚至发射弹丸击沉敌舰”。按照尼科诺夫的想法,这种船全身用橡木制成,外观呈雪茄形。为了防水,表面还敷以浸过油的皮革。整艘船以传统的人力划桨推进,当然,桨与船体的连接处也是通过防水的小孔实现的。船的底部则用金属加重以保持平衡。至于这艘可“潜行”的船如何实现上浮和下潜,史料里没有明确记载。而船上全部的武器则是一支由铜管制成的火炮。这就是苏俄历史上第一艘潜艇的设计原型。
  1719年,沙皇彼得一世得知了尼科诺夫的这一奇异的想法。可以说彼得一世是近代俄国海军之父,在他的努力下,俄国初步建立起强大的造船工业,从而开始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部队。彼得一世对这个当时还处于襁褓中的“潜艇”所具备的意义可谓眼光独具,他认为这一设计是完全可行的。1720年1月31日,彼得一世命令尼科诺夫在圣彼得堡建造一艘这样的原型艇。1720年6月,尼科诺夫的这艘潜艇建造完成,沙皇彼得一世亲自出席了试航仪式。由于试航取得了完全的成功,彼得一世授权尼科诺夫批量建造这种“绝密舰船”,同时还于1724年8月采购了10支火箭弹用于武装这种潜艇。当年底,第一批“绝密舰船”有了正式的命名-“莫雷尔”(Morel)。
  不幸的是,沙皇彼得一世于1725年去世,尼科诺夫的潜艇建造计划失去了这位最强大的支持者。祸不单行,尼科诺夫的一种改良型艇在试航中出现了漏水事故,沙俄海军司令部一怒之下随即撤销了对尼科诺夫潜艇建造计划的支持。1727年春,尼科诺夫再次进行了潜艇试航,遗憾的是,一系列技术问题仍然没能得到妥善解决,尤其是水下航行时的问题,试航再次以失败告终。1728年1月,彻底丧失耐心的沙俄海军司令部下令将尼科诺夫放逐到阿斯特拉罕,苏俄潜艇的鼻祖尼科诺夫从此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他的潜艇设计方案也半途而废,甚至没能留下一份关于这个方案的文件资料。
  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国人戴维·布什内尔(David Bush-nell)设计建造的潜艇-“海龟”出现在了战场上,并引起了轰动。从此人类的战场延伸到了水下,潜艇作为一种战争武器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且逐渐步人发展期。而不应忘记的是,俄国人尼科诺夫设计的潜艇至少领先了“海龟”半个世纪。
  19世纪初潜艇设计的尝试
  在尼科诺夫之后,俄国潜艇的发展似乎就陷入了一片沉寂。直到一个世纪后的1829年,一名因罪被囚禁在圣彼得堡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要塞的贵族-卡什米·切尔诺夫斯基(Kasimir Chernovskiy)提出了一个潜艇方案的设想。这种潜艇由铁皮制成,拥有圆柱形的外观。长10米,直径3米,由28根桨叶划水推进。
  切尔诺夫斯基的潜艇方案里还有1部光学仪器,使潜艇内部的人可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相信这是现代潜艇潜望镜的前身。潜艇的潜浮是通过28只可注水的皮囊完成的,通过指挥塔的升降可改变潜艇排水的体积,这样可以控制下潜的深度。潜艇的武器是一枚水雷,通过贴住敌舰的底部实施攻击。不过,这个设计方案从未得到实践。
  1831年,一位名叫阿列克塞·波多列科斯基(Aleksey Podoletskiy)的俄国人提出了一个双壳体的潜艇设计方案。这种潜艇5.5米长,通过由人操控的水泵向两个壳体之间的空腔内注水和排水来实现上浮和下沉。这种方案可谓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双壳体潜艇结构概念的设计方案,但可惜的是,很快遭到了沙俄海军司令部造船委员会的否决。
  19世纪里的俄国还有不少有识之士能够预见潜艇的非凡意义,工程师卡尔·安德雷维奇·希德尔(Karl Andreyevich Shilder)就是其中一位。1834年5月,希德尔的潜艇在圣彼得堡建造完成。这艘潜艇由铁皮制成,外形像只鸡蛋,艇长6米,艇体直径1.5米,高2米。艇上有2个指挥塔和1部可升降的潜望镜,由类似鱼鳍的手摇桨叶实现推进。希德尔的潜艇最大潜深为12米,艇上武器为1枚水雷和2部三管火箭发射器。1834年9月,希德尔的潜艇在涅瓦河和芬兰湾水域相继进行了航行试验。试验表明,这种潜艇潜航性能非常理想。深受鼓舞的希德尔很快推出了安装有升降舵的改进型,并于1835年建造完成。更重要的是,该艇在1838年7月的一次试验中用艇上的水雷成功地击沉了一艘靶船。1841年,潜艇的试航工作转到俄国西北部的喀琅施塔得港进行。但当年年底的试航遭到了一系列失败,希德尔被禁止进行后续的试验工作。不过,希德尔仍然得以参与俄国海军的水雷和水下电子爆破装置的设计工作。
  克里米亚战争期间的俄国潜艇方案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在黑海的克里米亚半岛爆发。在这场被称为世界文明史上的第一场现代化战争里,俄国最终在英国、法国、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以及皮德蒙特一萨丁尼亚联军面前战败。不过,这场战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俄国潜艇的发展。
  1856年3月30日,俄国、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萨丁尼亚、法国、英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签署巴黎和约,正式结束克里米亚战争,和约中规定俄国撤走驻扎在黑海的舰队。当法国人和英国人占领塞瓦斯托波尔后,意外地发现了一份奇怪的造船设计图纸。后来人们才知道,这是俄国海军军官尼科莱·斯皮里多诺夫(Nikolai Spilidonov)于1855年10月设计的一艘可潜水的船。之所以不能称之为潜艇,是因为这艘船虽可水下航行,但它的下潜上浮所仰赖的引擎和水泵中的压缩空气都是水面上的船只通过软管与之连接提供的。1856年战争结束后,斯皮里多诺夫又设计了一个新的潜艇方案,新的潜艇在艇上自备了压缩空气,而且装备了火炮,艇首和艇尾都设计有升降舵。这种潜艇体积巨大,内部可容纳多达60名官兵!但该方案未被俄军方采用。
  斯皮里多诺夫并非这一时期唯一的潜艇设计者。19世纪50、60年代间,俄国海军康斯坦丁·波里索夫·格恩(Konstantin Borisov Gem)少将也承担了几个潜艇方案的设计工作。以他本人命名的1号方案就是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提出的,当时的想法是利用这种潜艇抵御法国海军舰只对波罗的海瑞维尔港的攻击。1号潜艇方案设计排水量6吨,武器装备为一枚水雷,潜艇采用人力摇桨推进。格恩的1号潜艇设计方案究竟有没有付诸实施,至今没有任何资料能够证明。1854年9月5日,俄国海军委员会根据瑞维尔的防卫需要,要求格恩改进其潜艇设计。格恩的2号方案仍然是人力推进,只是排水量增加到8吨,并于1855年在圣彼得堡建造完成。1864年,3号方案也在圣彼得堡附近的科尔皮诺建造完成,该方案排水量为10吨,这次潜艇采用了汽油机推进,但武器装备仍然是一枚水雷。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格恩的4号潜艇方案。这是第一种设计采用自动鱼雷作为其武器装备的潜艇,并且由蒸汽机推进。更有意思的是,这种潜艇的水下航行深度可以由艇内的控制装置通过升降舵设定,这样潜艇可自动在特定的深度航行。该艇排水量25吨,艇长12米,于1864年在圣彼得堡投入建造,1867年10月正式下水。4号潜艇方案的武器和推进系统在当时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在1871年8月的试航过程中性能表现非常优异。正当格恩提出把艇上的蒸汽机换成电动机的时候,俄国作战部却突然对这种潜艇设计方案失去了兴趣,建造工作随即于1872年终止了。
  这一时期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潜艇设计方案,但它并不是俄国人提出的,而是德国人威廉·鲍尔(Whilhelm Bauer)于1855年5月在圣彼得堡完成的。鲍尔原本是巴伐利亚炮兵部队的一名预备役军官,1848年至1850年德国与丹麦交战期间,鲍尔就开始构思他的潜艇设计方案。1851年至1852年间,鲍尔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在慕尼黑相继建造了几艘潜艇模型和实物,希望以此激发当时的奥地利国王法兰兹·约瑟夫(Franz Joseph)的兴趣,但是没能成功,而且在仅有的几次试航期间还发生了事故。1851年2月1日,正在基尔港进行试航的一艘名为“潜水员”的潜艇由于下潜角度过大而失去控制,潜艇被困在18米深的海底。头脑冷静的鲍尔打开舱门,直到海水灌满整艘潜艇后才与艇员们安全游离潜艇,直到水面。
  懊恼和失望中的鲍尔于是来到了俄国,这次他得到了俄国大公康斯坦丁·尼科拉维奇(Konstantin Nikolaevich)的支持。1855年11月2日,鲍尔设计的新潜艇-“海怪”建造完成。该艇完全由钢铁材料建造,艇长15.8米,宽3.8米,高3.35米。设计下潜深度可达45.5米。“海怪”艇采用单轴4叶桨推进,为此需要15人在艇内脚踏完成。1856年5月28日,“海怪”艇开始进行试航。在1856年5月至10月间,该艇总共完成了130次成功的下潜试验。1856年9月613当天甚至还进行了一次长达4小时的深潜试验,其问艇上的4名音乐家还在水下演奏了一组赞美歌,据说当时的音乐声连站在水面船上的人们都能清楚地听到。
  俄国方面向意大利洛朗蒂·菲亚特一圣·乔治奥(Laurenti/Fiat-San Giorgio)造船厂订购了一艘潜艇,该艇是在“梅杜莎”(Medusa)级潜艇的基础上设计的。奇怪的是,到1915年潜艇竣工时,接管该艇的却是意大利海军,并被改名为“阿格劳塔”号编入意大利海军。“一战”爆发后,俄国再次向意大利订购了一艘潜艇-“圣·乔治奥”(Svyatoy Georgiy)号,该艇完工后被俄国海军顺利接收。
  1912年,俄国陆军部开始加强位于芬兰湾的喀琅施塔得港的防卫力量。因此向美国订购了3艘排水量仅33吨的“霍兰”级小型潜艇,并在圣彼得堡内夫斯基造船厂投入建造。1914年8月,这批潜艇进入俄海军服役,但事实证明这样的小艇并无多大价值。  战前俄国海军潜艇部队的组织与训练情况  1907年春,P.P.拉维茨基(P.P.Lavitsky)海军少将就任俄国海军潜艇部队总司令。当年8月,拉维茨基组织当时所属的潜艇与水面舰队在芬兰湾进行了首次协同演练。1909年11月18日,拉维茨基在波罗的海舰队中成立了潜艇大队,将包括训练艇在内的所有所属的潜艇分成两个支队。随着越来越多新建成的潜艇的相继服役,这支潜艇部队的规模也一直在变化。
  黑海舰队方面,新的潜艇训练分遣队于1908年成立,其中包括“鲤鱼”号、“鲫鱼”号、“欧蝶鱼”号、“鲑鱼”号和“河鲈”号,基地位于塞瓦斯托波尔,这支训练艇队的情况到“一战”爆发前一直比较稳定。
  不过,在“一战”爆发前的这段时期,俄国海军潜艇部队在训练过程中还遭遇过不少重大事故。1909年6月12日夜,在黑海舰队的一次演习中,“欧蝶鱼”号在进行假想攻击时与“罗斯季斯拉夫”号战列舰相撞,前者当即被一分为二,艇上人员除当时站在甲板上的艇长幸存外,全部丧生。后来“欧蝶鱼”号被打捞出水,经修复后重新投入了使用。1909年8月14日,正在圣彼得堡进行汽油发动机整修的“龙”号潜艇突然爆炸,艇内正在作业的数名工人当场丧生。1910年5月17日,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河鳟”号潜艇在一次训练中因操作不慎沉没,艇上没有人员伤亡。潜艇后来被打捞出水,但因无法继续使用而报废。1913年4月6日,“鳗鱼”号潜艇在里堡附近海域进行下潜训练时沉没,当时事发海域海水较浅,因而没有人员伤亡,潜艇也很快被打捞出水。俄国潜艇技术委员会对这次事故进行了调查,发现事故原因是由于信号旗堵住了艇上的通风孔,使之在下潜过程中未能正常关闭。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十八世界俄国潜艇的早期起源
第二章 近代俄国潜艇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第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俄国潜艇建造情况
第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俄国潜艇作占
第五章 内战与外国武装干涉期间俄国潜艇力量的发展
第六章 “二战”前的苏联海军潜艇部队
第七章 “二战”中的苏联潜艇
第八章 战后初期苏联潜艇的发展
第九章 战后苏联第一潜艇
第十章 走进核 时代的苏联潜艇
第十一章 战后苏联第二代潜艇
第十二章 全速前进的苏联第三代潜艇
第十三章 转型中的苏联/俄罗斯海军潜艇部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