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近20年来,发展可谓一帆风顺。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令国各地30个省市的1100家大型零售企业调查结果显示.可LJ可乐2000年全年销售额在碳酸饮料行业排名第一,雪碧、醒目、芬达分别排名第二、第四、第五。可口可乐系列产品在中国市场上成为最受欢迎的软饮料,占宵率达35%。
世纪之交,一向以忧患意识著称的可口可乐公司,感到了自己在中国市场龙头老大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威胁并非来自于直接竞争领域——碳酸饮料,而是来自丁替代竞争产品——茶饮料。
一项调查表明,最近几年,中国茶饮料市场发展速度超过300%,茶饮料已成为仅次于碳酸饮料的第二大饮品。茶饮料市场巨大的潜力引起一些大型企业集团的关注。1998年,台湾顶新国际斥巨资进驻茶饮料领域。与此同时。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也挥师进军茶饮料市场。这一市场变化将对碳酸饮料制造厂商产生巨大挑战,而首当其冲的则是目前碳酸饮料市场的最大获益者——可口可乐公司。
如何维护自己的龙头地位成了可口可乐公司头疼的一个问题。促销虽然短期效果显著,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战似乎是可口可乐可以采取的一个战略。凭借庞大的分销网络和已经建立的强势品牌形象,降价在短期内的确可以扩大销售,阻击茶饮料品牌的进攻。但是,另一方面.降价也会打破原有的价格平衡体系,引发茶饮料品牌的竞相降价行动,尤其还会引起以百事可乐为首的其他碳酸饮料品牌的强烈反击。竞争对手的反攻会减低可口可乐降价的攻击力,并减小可口可乐公司的赢利。因此,降价对可口可乐而言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战略。
既然与茶饮料品牌_F面交锋有诸多弊端,可口可乐公司想到了侧面攻势。经过精心设计,可口可乐公司制定了新的竞争战略:通过推出同类茶饮料品牌来围攻其他茶饮料品牌,增加茶饮料品牌数量,以此来弱化竞争对手的影响力,最终达到保护可口可乐核心品牌的目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