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劳特利奇哲学史.第五卷,英国哲学和启蒙时代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03440
  • 作      者:
    (英)帕金森(G. H. R. Parkinson),(加)杉克尔(S. G. Shanker)总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英国哲学和启蒙时代》是代表当今世界哲学史研究领域最高学术水平的著作。
  《劳特利奇哲学史》对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直到现在的西方哲学史提供了一种编年式的考察。它深入地讨论了哲学的所有重要发展。对于那些普遍公认的伟大哲学家提供了很大的篇幅。但是,较小一些的人物并没有被忽略,在这十卷本的哲学史中,包括了过去和现在的每一个重要哲学家的基本和关键的信息。这些哲学家被明确地置于他们时代的文化特别是科学的氛围之中。
  这部《哲学史》不仅是写给专家看的,而且也是写给学生和普通读者看的。各章都是以浅近的风格写成,每一章的作者都是这一领域公认的专家,全书130多位顶尖的专家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以色列等十多个国家的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每一章后面附有大量的参考书目,可供深入研究者参考。有详细的哲学大事历史年表,涵盖了从公元前8世纪至1993年西方哲学发展的全部历史,后面还附有专业术语的名词解释和文献、主题、人名索引。
展开
作者简介
  斯图亚特·希朗是英国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的哲学教授,他发表了大量的有关17-18世纪哲学的著述,他也是一本关于莱布尼茨的著作的作者。他编辑了多部文集,包括《启蒙哲学家》(1979)和《尼古拉斯·马勒伯朗士:他的哲学的批评家和继承者》(1991)。
展开
内容介绍
  发端于17世纪后期、贯穿18世纪大部分时间的欧洲哲学就是通常所说的“启蒙思想”。这是一个批判17世纪理性主义者的雄心勃勃的形而上学体系的时期。《英国哲学和启蒙时代》从切尔伯里的赫伯特勋爵(Lord Herbert of Cherbury)和剑桥柏拉图主义者开始,接着论述了牛顿和英国早期启蒙思想。洛克是有关章节讨论的关键人物,这既因为他在英国和爱尔兰的哲学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又因为他对作为整体的启蒙思想产生了开创性的影响。英国哲学和启蒙时代讨论的主要是苏格兰的启蒙运动及其对法国启蒙运动尤其是对康德的影响。这里还考察了法国的思想,它进一步影响了后来激进的启蒙思想,尤其是边沁的思想。
  《英国哲学和启蒙时代》将有关专家所写的清新流畅、有权威性的章节汇聚在一起,对哲学史上这一时期的作品作了专门的介绍。它还附有技术术语的简释和关于重要政治、哲学、科学和其他文化事件的年表。
展开
精彩书摘
  怀疑主义和自爱休谟在他自己的时代和我们的时代一直都被描述为“道德怀疑主义者”。他自己则否认他是道德怀疑主义者。人们有时以为,他所以这样做,只是为了避免斗争和希望获取学术职位。更合理的假设是,“道德怀疑主义”或“否认道德区别的实在性”能够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至少在它们采取的某些方式中,当休谟声称他自己不是道德怀疑主义者时,他是真诚的。在被莎夫茨伯里和哈奇森描述为道德怀疑主义者的作者中,有霍布斯、洛克和孟德维尔,因为他们全都坚持我们的唯一激情或情感是自爱,或者说是对我们私人利益的关怀。看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人们据之认为,这样一种关于人类本性的主张相当于否认道德区别的“实在性”,因此相当于道德怀疑主义。
  首先,我们在不同行动之间作出的道德区别,严格地说,是那些行动的动机之间的区别。但是如果从来只有一种动机,亦即自爱,那么就没有这样的区别要被作出;因此也就没有实在的道德区别。其次,没有一个接受“自私论假设”的哲学家否认,在某种意义上,人类必须区分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和他人的私人利益,至少有时追求后者而不追求前者。如果这是违背(他们的)本性的,那么在某种意义上它就必定是一种约定或人为设计。但是如果道德区别产生于约定,而非产生于本性,那么它们就不是实在的;因此,根据“自私论假设”,它们不是实在的。
  在《人性论》中,休谟很少谈论自爱,也很少明确地尝试使自己与“道德怀疑主义”脱离联系,除了关于正义的问题。或许,他没有料到被指责为道德怀疑主义,因为毕竟他赞同“古代的道德家以及格拉斯哥夫大学的道德哲学教授哈奇森先生”。
  然而,在《道德原则研究》中,休谟非常明确地拒绝道德怀疑主义,坚持“那些否认道德区别的实在性的人可以被归人不真诚的争论者之列”。
展开
目录
总主编序
作者简介
历史年表
导言
英国的“启蒙运动”
世俗文化向新哲学的渗透
自然神论与“理性的时代”
怀疑主义与对形而上学体系的拒斥
经验主义

第一章 切尔伯里的赫伯特勋爵与剑桥柏拉图主义者
切尔伯里的赫伯特勋爵
剑桥柏拉图主义者
拉尔夫·卡德沃思
亨利·摩尔
安妮·康韦与约翰·诺里斯

第二章 科学与英国哲学:波义耳与牛顿
导言
物质的本质
机械论哲学
第三章 洛克:知识及其限度
洛克的生平和著作
《人类理解论》的宗旨
驳天赋观念论
观念与知识的来源
知识的限度与灵魂问题
两种性质与实体
语言哲学
知识论
知识与“真实的存在”
洛克哲学的历史地位

第四章 洛克的政治哲学
上帝观念与《政府论两篇》
另辟蹊径
颠覆与“上帝的伟大设计”
权力与自我保存
权力转让与公民政府
自由与财产权
社会契约与政府
政府权力的缔造、职能与丧失
特点与地位

第五章 乔治·贝克莱
背景与早期著作
《视觉新论》:有限制的非唯物主义
非唯物主义之完成:《人类知识原理》
上帝对物质和自然的取代
众说纷纭的评论
第二阶段:1732-1734年的综合
最后的阶段:出色的主教
批评

第六章 大卫.休谟论人类知性
安娜.加普.雅各布森(Anne.Jaap.Jacobson)
关于观念的理论
知识和因果作用
身体和自我
一个关于怀疑主义的结论

第七章 休谟的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
罗莎琳.赫斯特豪斯(Rosalind.Hur.Sthouse)
导言
理性和激情
道德情感
怀疑主义和自爱
怀疑主义和主观性:“趣味”的标准
政治哲学
自然动机
正义和财产的起源
政府的起源和忠诚的源泉
原始契约和遵守许诺
结论

第八章 18世纪的英国伦理学家:莎夫茨伯里、巴特勒和普赖斯
戴维·麦克诺顿(David.McNauaghton)
莎夫茨伯里伯爵
约瑟夫·巴特勒
理查德·普赖斯

第九章 法国启蒙运动一:科学、唯物主义和决定论
彼得.基马克(Peter.Jimack)
培尔与伏尔泰
狄德罗与达朗贝尔
孔狄亚克、佩尔蒂与毕丰
爱尔维修、拉美特利与霍尔巴赫

第十章 法国启蒙运动二:自然神论、道德与政治
彼得.基马克(Peter.Jimack)
钟表论证、第一因论证与自然神论
道德与幸福
习惯、教育与政治

第十一章 苏格兰启蒙运动
M.A.斯图尔特(M.A.Stewart)
导言
哈奇森时代
休谟对理性宗教的批评
对休谟的回应

第十二章 德国启蒙运动与英国哲学
曼弗雷德。库恩(ManfredKuehn)
导言
早期启蒙运动
后期启蒙运动和通俗哲学

第十三章 詹巴蒂斯塔.维科
安东尼奥·佩雷兹-拉莫斯(AntonioP6rea-Ramos)
事实真理与构成主义。
“心灵的运动”与历史哲学

第十四章 卢梭与柏克
伊恩·哈里斯(IanHarris)
国家、道德、经济利益与自然神论
卢梭及其《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不平等、进步与自由
公意及其实现方式
《法国革命论》
名词解释
主题索引
专名索引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