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刑事司法及死刑适用若干疑难问题实例剖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01166
  • 作      者:
    蔡金芳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蔡金芳,女,法官,法学博士。1998年自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分配至最高人民法院,先后于刑一庭、刑三庭从事刑事审判。现在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其中,2001年至2002年于河北省三河市人民法院挂职锻炼,任副院长;2003年9月至2004年9月在香港大学学习。曾在光明日报、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人民司法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司法实践中法官们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苦寻不到答案的时候,总是希望通过专家或其他途径解决。其实,不同的问题应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找准主要矛盾加以解决,应收事半功倍之效。这就是我之所以将“刑事审判疑难问题处理原则”作为第一题的原因。
    证明标准问题一直是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颇为棘手的实践问题。在许多案件中,对证明标准的判断存在尖锐的分歧意见。究竟如何正确理解我国的证明标准?在个案中,究竟怎样才属于达到了证明标准?为此,在对证明标准基本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实践中影响法官内心确信的主要因素以及发回重审案件证据情况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这就是第二题。
    宽严相济是我国基本的死刑政策之一。不理解这一政策,便难以办好死刑案件。但正确适用这一政策,既需要经验,也需要悟性。对宽严相济基本内涵进行分析,对死刑案件所具有的从宽与从严因素进行分析,以更好地理解贯彻这一政策,这就是第三题。
展开
精彩书摘
    实践部门对我国仅以“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为内容的证明标准的最直接评价就是“过于抽象,不容易把握”。“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是对案件事实及证据状况的客观描述。但是,案件究竟达到何种程度才属于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如果说事实清楚尚且容易理解的话,那么,对证据、确实充分的理解就不那么简单。在什么情况下属于证据确实?什么情况下属于证据充分?无论是刑事诉讼法还是司法解释,对此都没有明确规定。比如,对于共同犯罪,仅有多名同案被告人供述究竟属不属于证据确实、充分?毒品犯罪人货分离的案件在什么情况下属于证据确实、充分?可能有人会提出,具体案件具体分析。但许多具体案件就存在仅有的几个证据,无论怎么分析都需解决“如何理解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问题”。理论界虽然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有相对统一的看法,但毕竟不属于有效解释。
    上述被普遍视为“抽象”的刑事证明标准,操作起来确有许多的困难:其一,法官如何判断证明是否达到了标准,仅仅从“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本身找不到答案。实践中,法官只能凭自己常识、经验判断证明是否达到了标准,而法官素质、经验、水平等基本情况不同,即便是对同一案件,得出的结论也可能不同。对于客观上事实并不清楚,证据并不充分的案件,法官也可能得出可以定罪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错案的发生就难以避免了。当然,一般情况下,对标准的掌握应当以公众的认识为准,但是,对同一案件不同法官得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结论的情况并不鲜见。那些经实践证明了的冤假错案都属于在客观上没有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的程度,但由于法律缺乏统一规范,法官却主观上认为已经达到的结果。其二,由于案件证明是否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程度并没有明显标志,当案件尚没有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程度,但是法官又无法作出其他结论(宣告无罪有阻力)的情况下,就可能人为地降低标准,但这种投机又不易被发觉。实践中的某些冤错案件,当初定案时不可能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程度,但是,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仍以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为理由结案,其标准显然被人为降低了。其三,仅仅以“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为标准,法官自由裁量权较大,也就难以避免被个别人利用。
展开
目录
第一题 刑事审判疑难问题的处理原则
提要:实践中法官在事实认定或定罪量刑方面遇到自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总是希望通过专家或更高一级的审判组织解决。实际上,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症结”,找准这些症结,问题将迎刃而解。本题试图指出不同问题的“症结”所在

第二题 对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正确理解和把握
提要:某些冤假错案的出现,与对证明标准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准确不无关系。本题试图通过实例说明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具体含义、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特点、影响法官内心确信的因素等问题

第三题 死刑案件中的宽严相济
提要:死刑案件何种情况下可以从宽,何种情况下应当从严目前没有明确规范,本题意在于归纳总结实践中影响死刑案件从宽与从严的各种因素

第四题 被害人过错的认定
提要:被害人过错是影响量刑的重要因素,本题意在于探讨被害人过错的认定标准及被害人过错对被告人刑罚的具体影响

第五题 共同犯罪案件的死刑适用
民要:实践中,在共同犯罪案件适用死刑的问题上经常产生分歧意见,本题意在于研究如何准确区分共犯在共同犯罪的地位和作用,并妥善决定死刑适用问题

第六题 死刑案件认证应当注意的问题提要:从死刑案件认证存在的问题出发,说明死刑案件认证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七题 刑事裁判与社情民意
提要:从刑事裁判与社会的关系出发,说明刑事裁判考虑社情民意的必要性,以及刑事裁判体现社情民意的主要方法。

第八题 无罪推定原则的实践把握
提要:从避免冤错案件的角度,研究探讨无罪推定的实践要求
第九题 制定量刑指导应当注意的问题
提要:从分析美国量刑指导的利弊入手,分析我国应如何制定量刑指导
第十题 法庭审判实务若干问题
提要:对一审程序若干具体问题进行解答

附:案例分析
案例1 方金青惠投毒案
案例2 被告人刘某某利用互联网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案
案例3 被告人张建国故意伤害案
案例4 陈越、邵某重婚案
案例5 王某故意杀人案
案例6 被告人许某等走私、制造毒品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