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婚姻继承习惯法研究:以我国某些农村调研为基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472808
  • 作      者:
    郑小川,于晶著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婚姻继承习惯法研究:以我国某些农村调研为基础》的核心价值就在于用第一手资料,解析了当前婚姻家庭、继承领域中习惯法的发展变化,为婚姻家庭、继承领域中国家制定法与习惯法的互补、相互融合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而且到目前为止,作者所做的工作也是唯一的。制定法与习惯法的融合历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展开
精彩书摘
    甚至如果出嫁女儿婚后生活发生困难,女方父母还将未用于嫁妆的彩礼给予女儿经济上的帮助,实际上彩礼成为男方家庭的一次分家析产,父母为儿子准备彩礼时也充分考虑到根据自己财产的实际情况如何在子女间分配,彩礼也主要用于儿子的家庭生活,因此实际上是儿子对父母财产的承继在父母生前就获得了,也是父母生前对自己财产处分的方式。
    5.彩礼成为反映婚约状况的“试金石”彩礼的这一作用是以往所不具有的。在封建社会洞房花烛夜是夫妇双方首次见面之时,而现在婚姻自由程度提高,男女双方从相亲到订婚,再到结婚,特别是订婚之后,可以正常交往。如果说订婚后彩礼是男方家庭迫不得已支付的,但在第一次相亲时,如果男方对女方比较满意,男方送给女方的见面礼能被收下,是男方希望的,但在讨论婚约能否订立,在商谈彩礼数量时,如果女方家庭能收下见面礼,预示着婚约有可能成立,这也是男方家庭所希望的。婚约订立后,如果女方不再收取男方的礼物,预示着女方及其家人对男方及其家庭有不满之处,婚约关系出现波折,同样如果男方及其家庭不再给女方及其家庭送礼物,可能对女方有一定看法,婚约关系亮了红灯。彩礼及其见面礼成为反映婚约状况的晴雨表。三、彩礼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彩礼作为一种习俗,较长一段时间内在我国仍将继续存在,究其原因,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有其存在的社会生活土壤,男婚女嫁,父系家族体系与从夫居传统仍然盛行,那么作为这种婚姻家庭体制下的以彩礼形式补偿父母养育之恩做法将延续下去,特别是现代彩礼成为父母分家产的一种形式,这使彩礼更具有其生存的现实基础。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习惯法概述/2
第二节 研究婚姻家庭习惯法的目的与意义/10

第二章 对我国农村婚约习惯法现状的法律思考/21
第一节 婚约概述/22
第二节 婚约立法的历史沿革/27
第三节 我国婚约现状及其调查/36
第四节 我国婚约立法现状及引发的法律问题/42
第五节 关于婚约的立法思考/47

第三章 彩礼习惯法的变迁及纠纷解决中的问题/53
第一节 彩礼/54
第二节 彩礼的历史渊源及在新时期的变化/57
第三节 彩礼的法律性质/64
第四节 我国对彩礼的立法沿革/68
第五节 彩礼纠纷处理的难点问题/72

第四章 消失于律令的分家制度/81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研究目的/82
第二节 律令中的分家制度及其隐没/89
第三节 现有研究成果中的农村分家习惯(法)/105
第四节 青海、甘肃两省部分地区分家习惯调查/123

第五章 兼顾习惯(法)修订我国民法典的法定继承制度/133
第一节 诸子均分——分家习惯(法)核心内容剖析/135
第二节 我国法定继承制度内容之演变/139
第三节 继承法进入《民法典》时的选择/146
第四节 附录——其他《继承法草案》法定继承相关内容/159

第六章 村规民约中的婚姻、家庭关系/165
第一节 成文化的习惯法——村规民约/166
第二节 村规民约的历史发展/170
第三节 新时期国家制定法与习惯法相互融合的典范——村规民约/172
第四节 村规民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174
第五节 村规民约中有关婚姻、家庭的规定/182
第六节 对村规民约中有关婚姻、家庭方面规定的改进意见/188
第七章 调查笔记/195
调查记录(一)/196
调查记录(二)/203
调查记录(三)/210
调查记录(四)/214
参考文献/221
后记/23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