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的法律规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693960
  • 作      者:
    祝建军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祝建军:1973年3月生,安徽濉溪人。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学博士后研究人员,法学博士,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法官。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法和民商法。曾在《西南政法大学学报》、《人民司法》、《法律适用》、《知识产权》、《电子知识产权》、《科技与法律》、《中华商标》、《中国版权》、《人民法院报》、《中国知识产权报》等法学期(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判解研究五十余篇。参与了《适用担保法重大疑难问题研究》、《民法通则精要与依据指引》、《专利纠纷判解》等书的撰稿。
展开
内容介绍
    《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的法律规制》是作者长期从事民事、知识产权审判和民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研究的结晶。我国民法、知识产权学者关于如何对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进行规制存在着许多不同观点。《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的法律规制》的新颖性在于紧密联系我国民事、知识产权审判的实践,细细梳理了我国学者所提出的各种观点,并详细比较分析了世界各国的相关法律制度,明确提出我国应在人格权内实现对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的法律规制,并具体分析了人格权法如何对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进行法律规制。
    《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的法律规制》从分析界定人格要素、人格要素标识、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等概念入手,首先运用“形象经济”理论和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论证了研究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法律规制问题的重要性;接着从理论角度探讨了在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中保护人格权人经济利益的合理性,从比较法的角度探讨了不同的保护模式;最后,文章在分析研究我国有关立法、司法实务、学者观点、民法典建议稿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主张立法建议。
展开
精彩书评
    《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的法律规制》是作者长期从事民事、知识产权审判和民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研究的结晶。我国民法、知识产权学者关于如何对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进行规制存在着许多不同观点。《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的法律规制》的新颖性在于紧密联系我国民事、知识产权审判的实践,细细梳理了我国学者所提出的各种观点,并详细比较分析了世界各国的相关法律制度,明确提出我国应在人格权内实现对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的法律规制,并具体分析了人格权法如何对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进行法律规制。    
    ——余能斌    
    《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的法律规制》从分析界定人格要素、人格要素标识、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等概念入手,首先运用“形象经济”理论和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论证了研究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法律规制问题的重要性;接着从理论角度探讨了在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中保护人格权人经济利益的合理性,从比较法的角度探讨了不同的保护模式;最后,文章在分析研究我国有关立法、司法实务、学者观点、民法典建议稿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主张立法建议。    
    ——李开国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的基本理论
    现代社会,商业高度发达,这极大地推动和刺激了广告业的迅猛发展,广告已成为人们获取商业信息、从事交易、满足生产生活的重要手段和媒介。与此同时,各种体育活动和影视娱乐已成为丰富人们生活、促进交流的重要途径,如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欧洲杯、NBA、乒乓球世锦赛、网球大师杯、好莱坞大片等,吸引着世界亿万双眼睛,体育明星、名演员等公众人物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目光关注的焦点。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促使广告业、娱乐业、体育事业得到加速度发展。商人们利用体育明星、名演员或他人的姓名、肖像等做广告代言,已成为普遍的现象。同时,在专业领域具有较高地位的人士、公共部门的执掌者和政客们往往也成为商家合意的人选,尽管这些人一般不愿意通过授权许可或者认可代言的方式将个人形象进行商业利用,但他们仍然具有可能被视为有价值的东西,从而被某些“聪明”的商家利用。利用他人人格要素标识做广告,可以提高商品、服务的知名度,从而获取竞争优势,谋取经济利益。因此,从权益行使的正面角度,对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行为进行规制,将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的行为纳入民法调整的轨道,同时从权益被侵犯时的消极保护的角度(救济角度),对未经许可利用他人人格要素标识进行商业活动的行为给予制裁,对保护自然人和法人的人格利益,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显得日益重要。
    ……
展开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的概念与意义
一、人格要素概念的界定
二、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的概念
三、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的意义
第二节  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的经济根源与学说
一、形象经济
二、形象的经济学效应及其推动作用
第三节 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对人格权保护提出的要求
一、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推动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的民法保护
二、对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进行保护是人格权发展的新表现
第四节 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的基本原则
一、自愿原则
二、有偿原则
三、利益平衡原则
四、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第二章  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的法律规制与保护之实证分析
第一节  从几起典型案例看对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进行规制与保护的必要性
一、从实践上看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纠纷产生的社会影响
二、从审理此类案件遇到的障碍看规制的必要性
第二节  从司法实践看传统人格权法处理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纠纷的先天不足
一、传统民法人身权与财产权的二元对立
二、传统人身权法的功能——保护自然人的精神利益
三、传统人格权法产生的语境及价值取向
第三节 从个案处理过程看处理有关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保护问题的不利因素
一、观念问题
二、赔偿问题

第三章  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的规制和保护之理论分析
第四章 两大法系及国际社会对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之保护提供的制度借鉴
第五章  对我国大陆有关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的法律规制与保护学说和制度设计模式之评价与思考
中外文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