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踪人死亡案件后,应当发出寻找失踪人的公告,公告期间为3个月。公告期间届满仍无失踪人生存的消息,法院可作出宣告死亡的判决。
法院判决中确定的死亡日期,视为失踪人死亡的日期。自被宣告死亡时起他的权利能力即告终止。他的继承人就可按照法定程序继承遗产;他的债权债务关系也可按法律规定处理等等。
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现或者确知他没有死亡,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撤销对他的死亡宣告。
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有权请求返还财产。依照继承法取得他的财产的公民或者组织,应当返还原物;原物已不存在,应当给予适当的补偿。这样处理人民内部纠纷,既避免了财产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又保证了被宣告死亡的人一旦返回时应享有的权利。对于婚姻关系的处理,如被宣告死亡的配偶未再婚,则自然恢复;如已结婚,则保护后一种婚姻。
2.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比如,某个人能以自己独立的行为与人签订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所有公民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不是任何公民都有民事行为能力。法律要求公民达到一定年龄,以及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具有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才具有行为能力。比如,婴儿出生就有继承权,有取得遗产的权利能力,但是,不到一定年龄,不能独立处理自己继承的财产。法律这样规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和患有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为了维护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因为,当公民不具备独立处理自己事务的能力时,很可能做出对自己及社会不利的法律行为,而使自己或社会蒙受损失。因此,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是不同的,它不是从公民一出生就有的,也不是一切公民都有的,而是根据他们的年龄或者精神状态的不同情况,享有不同的行为能力。按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一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能够独立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比如,16周岁的公民到公司当实习生,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二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满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后果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够行使与自己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态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