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回顾】
民事主体三十年
二、伴随改革的民事主体立法历程回顾
民法只不过是以法律形式表现了社会经济生活条件,“新的经济关系要求新的法”。从民法的发展史来看,虽然社会的法治意识,领导者的看法甚至国际环境等都会对民法产生影响,但经济的要素才是推动民法发展最根本的要素,商品经济每一次大的发展,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法的进步。自1978年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不是从意识形态理想出发的社会变革,而是基于社会经济中的现实问题进行的探索。改革虽然一开始并不是以市场化为导向,但是实际上启动了这一进程,并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向前推进。到今天,中国已经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转变,伴随着改革由“起步”至“初步进展”到“全面推进”再到“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主体也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在内涵和外延上不断扩大,并由此深刻地影响了民事主体的立法。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民事主体立法的探索(1978~1991年)
1.市场主体法律制度的初步建立
在1978年12月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了进一步调整国民经济,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1979年7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按照五个改革管理体制文件组织试点的通知》。围绕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问题,1984年5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企业工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特别是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全民所有制企业要“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与此同时,1979年7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以下简称《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扩大国际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允许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以下简称外国合营者),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中国合营者)共同举办合营企业。”以该法为基础,此后一段时间又陆续制定了《外资企业法》(1986年4月)、《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1988年4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