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改造与适应:中西二元景观中法律的理论之思(1911-1949):theoretical reflections on law between the west and China(1911-1949)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629029
  • 作      者:
    孔庆平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吉林通榆人,深圳大学法学院任教。1993、1999、2003年相继获得法学学士(中南政法学院),法学硕士、博士学位(北京大学)。发表文章五七篇,着重探讨近现代法律的思想基础,最为关心中西不同的秩序目标和法律形态及其各自的合理解释。
展开
内容介绍
    《改造与适应:中西二元景观中法律的理论之思(1911-1949)》内容:如何理解和解释一百年来的法律变革,是我们无法逃避的问题,它不仅关涉我们如何面对过去,还关涉我们如何面向未来。<br>    《改造与适应:中西二元景观中法律的理论之思(1911-1949)》在整理和发掘民国时期法律理论的遗产的同时,着重于搜寻当时的法学家的论说所指向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哪些方面。他们试图采用哪种方式加以解决?从理论上讲,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了吗?如果没有,那么,他们究竟处在什么困境当中?这些困境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中依然存在吗,如果存在,我们又该采取什么立场来重新思考?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阐述了民国时期不同的理论路径,将其大致的理论解说概括为“改造与适应”,进而,从不同的方面来说明,民国时期的法律理论夹缠在中西古今之间的困境。<br>    从书中的分析可见,无论是对现代法律的辩护,还是对传统法律的倾情,都表现出了在当时社会环境中的无奈与凄惶。回顾当时法学家的心路历程和理论困境,观照当下的社会和理论问题,无疑是作者用意,揭示困境和疑难,无论对历史还是现实,都能避免对社会和法律问题简单化解决的追求,甚至妄想。<br>    ——李贵连(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br>    法律制度中一定有某些部分更多地展现着我们的历史,尤其是在实际运行中人们所使用的手段,“中国特色”总会让外来制度变形甚至完全扭曲。不过。放在一个更长远的历史背景上,我们终究可以看到,“适应”也许不过是“改造”的前奏,换句话说,两者可能是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的关系,它们的互动使得我们的法律变迁过程更加生动和富于张力。  <br>    ——贺卫方(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展开
精彩书摘
    上篇<br>    第一章  法律如何有效以及正当:改造或适应<br>    一、社会现实与法律困境:中西的冲突?<br>    如众人所知,晚清以迄民国的法律,主要模仿西方法律而成,其所依靠的理据,自亦不超出西方的法学理论,自然与中国古代法律的理据有所差别,甚至有扦格不通之处。晚清法律改革之际,因此龃龉,而掀起极大的争论,形成所谓的礼法之争,其争论虽仅及于诉讼制度和刑事,而实际则相关于现代我们称之为民法者。清帝逊位,民国肇兴,虽然类同晚清的争论已然不见,然而,摈斥西方法律,而欲回复中国礼教或保留中国传统法律原则的声音,一直不曾停歇。然而,维护中国传统礼教制度,已不再具有理直气壮的理由,反对全面采纳西方法律而进行立法的论调,已经相当边缘化,再没有了晚清时期的势力与风光。因而,无论就政治层面,还是社会、学术层面,反对这种变革的声音不再构成威胁。主张全面采纳西方法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从政治上面已经完全操控局面,具有所谓的“政治正确”。但是,在理论上,这也具有不可动摇的势力吗?<br>    正如上述,仅仅获得政治上的力量,还不足以长久支撑一套法律的实施。法律,无论就其生长于民间,还是成立于官府,其要不外于人们的遵守。自其小处观之,应成为个人行动的指引,自其大处观之,则可形成固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
展开
目录
序一<br>序二<br>上篇<br>导言<br>一、历史与现实的困境<br>二、研究的现状<br>三、本书的问题、方法及结构<br>第一章  法律如何有效以及正当:改造或适应<br>一、社会现实与法律困境:中西的冲突?<br>二、中西还是古今:在特殊与普遍之间?<br>三、西方法律之于中国何以是正当的——改造或适应?<br>四、民族心理、个人独立人格与社会进化?<br>第二章  个人或社会:如何远离中国?<br>一、个人与社会何以成为问题?<br>二、社会本位如此值得青睐?<br>三、个人或权利本位构成威胁吗?<br>四、个人与社会:中西以此判然分别?——我们需要如何重新思考<br>第三章  在习惯与价值诉求之间:事实与价值的对抗?<br>一、习惯在法律中的地位<br>二、习惯何以对抗价值?<br>三、法律的内容及其如何正当<br>四、意见何以分歧<br>第四章  礼治、德治与法治:基础和目标<br>一、法治、德治关乎道德?<br>二、法治、德治关乎历史与现实?<br>三、法治如何实现?<br>四、法治何以正当?<br>第五章  现代法律完成的希望:学说与实务的担当<br>一、陷于西方知识中的法学研究<br>二、在概念法学与社会之间<br>三、中国司法实务的困境与任务<br>四、一种尴尬的期待<br>结语<br>下篇<br>一、道德抑或信仰:面对政治行动的法律理论——王伯琦《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疏解之<br>二、作为手段或目标的治理:德治、礼治与法治——王伯琦《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疏解之二<br>三、中西之争向古今之争的转变——蔡枢衡的法学理论之解读<br>参考文献<br>后记<br>补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