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从政·做人<br> 为公情结——官员的职性<br> 天下为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既是个人修养之要,也是社会公德的最高原则。它所要求的是关心他人、扶危济困,是孟子所追求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追求平等、公正,视公共利益高于一切。它的最高境界是在义与利相矛盾、相冲突的情况下,以“义”为重,“先义后利”乃至“公而忘私”、“大公无私”的自我牺牲。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官员作为社会的一个精英群体,从一开始就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要求把“为公情结”作为自己的职业属性,并贯彻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实际中去。<br> 春秋时,当时晋国国君晋悼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悼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于是,悼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过了一些日子,悼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的。”悼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