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身在中医:走进中医的世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318533
  • 作      者:
    李灿东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读此书
    让普通百姓走近中医了解中医接受中医信任中医
    让中医学子身在中医情归中医心系中医热爱中医
展开
作者简介
    李灿东,福建中医学院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1964年6月出生,1979年考入福建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卫生资源,与西医药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重要使命,是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作为我国原创的医药科学,是我国具有自主创新潜力的领域;中医药作为有效防治疾病的手段,其对疾病的认知方法和治疗理念顺应了当今健康观念的深刻变化和医学模式的深刻变革,顺应了二十一世纪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展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
精彩书摘
    救人比治病更重要
    中医的医德观认为,治病是手段,救人才是目的。所以,当面对着需要帮助的“社会的人”,首先要回答的是:先救命还是先治病?
    为医者,首先要立德。由于受到儒家学术思想的影响,中医的医德把“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作为基本出发点,形成以“仁学精神”为基本内涵和特征的医德观。把医学定位为“仁术”,把医生良好的德行称为“仁心”,把医德好的医生称为“仁人”。只有“心存仁义之心”的“仁爱之人”,才能将医学真正变成济世活人的“仁术”。
    从传说中的“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开始,中国历代名医在医德方面就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三国时期,福建有一名医叫董奉,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被后人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在诸多关于董奉传奇般的事迹中,最具影响的是他在庐山行医济世的故事。据《神仙传》卷十记载:董奉曾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热忱为山民诊病疗疾。他在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每当治好一个重病患者时,就让病家在山坡上栽五颗杏树;轻病治愈者,只需栽一颗杏树,所以四面八方慕名前来求治的病人不计其数。几年之后,庐山一带的杏林多达十万株之多。杏子成熟后,董奉又将杏子换成粮食用来接济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达两万余人。后来还传说有老虎镇守杏林,以防不肖之徒偷杏子,故又有“虎守杏林”之说。正是由于董奉在行医济世中展示了他为医者的高尚品德,而赢得了百姓的敬仰。董奉羽化后。
展开
目录
引言
初闻中医
草根树皮就是中医?
阳痿患者的尴尬
救命的人参
究竟什么是中医?

一、医即仁术
救人比治病更重要
“治病”的代价
缘份中医
“师带徒”的另一层涵义
欲成“名医”,先为“良医”
共筑医患和谐

二、医者易也
天人合
被遗忘的整体观念
《黄帝内经》的启示
此“胆”非彼“胆”
个性中医
真的“无症可辨”?
现代人的“亚健康”情结
酒香还需客来品
公鸡与母鸭的差别

三、用药如兵
西医“开药”,中医“开方”
打蚊子的智慧
老外的疑惑
科学指导下的“不科学”结果
妙在“少许”
寻访回归的路

四、司外揣内
中医是个好瓜农
望而知之谓之神
闻而知之谓之圣
问而知之谓之工
切而知之谓之巧
脉诊探秘
在心易了,指下难明
“现代化”的中医思维

五、殊途同归
“墙”与“缝”的关系
不倒的比萨斜塔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
中医教育的思考

六、曲尽其妙
中医是个“箍桶匠”
木桶原理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辨证”与“辨病
“传药不传量”的奥秘
被肢解的整体观念

七、水到渠成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效不更方
现代人的“健康生活”

八、返璞归真
墙内开花墙外香
是药三分毒
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中医疗效的判断
“替身”演员
简、便、廉、验

九、柳暗花明
国宝级中医
失传的绝技
暂时说不明白的道理
爱上中医
优势中医
当老虎变成“猫”

十、继往开来
中医的人生观
需要中医
生活处处有中医
相信中医
郑人买履
回归中医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