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比治病更重要
中医的医德观认为,治病是手段,救人才是目的。所以,当面对着需要帮助的“社会的人”,首先要回答的是:先救命还是先治病?
为医者,首先要立德。由于受到儒家学术思想的影响,中医的医德把“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作为基本出发点,形成以“仁学精神”为基本内涵和特征的医德观。把医学定位为“仁术”,把医生良好的德行称为“仁心”,把医德好的医生称为“仁人”。只有“心存仁义之心”的“仁爱之人”,才能将医学真正变成济世活人的“仁术”。
从传说中的“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开始,中国历代名医在医德方面就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三国时期,福建有一名医叫董奉,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被后人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在诸多关于董奉传奇般的事迹中,最具影响的是他在庐山行医济世的故事。据《神仙传》卷十记载:董奉曾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热忱为山民诊病疗疾。他在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每当治好一个重病患者时,就让病家在山坡上栽五颗杏树;轻病治愈者,只需栽一颗杏树,所以四面八方慕名前来求治的病人不计其数。几年之后,庐山一带的杏林多达十万株之多。杏子成熟后,董奉又将杏子换成粮食用来接济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达两万余人。后来还传说有老虎镇守杏林,以防不肖之徒偷杏子,故又有“虎守杏林”之说。正是由于董奉在行医济世中展示了他为医者的高尚品德,而赢得了百姓的敬仰。董奉羽化后。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