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经历千辛万苦、诸多曲折,终于在1978年开始了象征着“第二次长征”的伟大历史转折,从此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把这30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变称之为“中国奇迹”。然而,当我们面对着伟大成就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的道路并不平坦,而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到新中国成立l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还必然面对着许许多多的困难与挑战。为此,我们对中国社会的巨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对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是为了我们能在奔向全面小康社会的现代化道路上走得更加顺畅。
一、社会变革的理论分析:社会结构与社会系统
1.社会结构与社会转型
当代中国社会的变革是整体性、根本性的。中国的改革开放虽然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但由于经济生活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基础性地位,它的变革必将引起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这种社会生活的整体性、根本性的变革,就是社会的结构性变革,从传统社会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的变化被称为社会转型。
从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领域上看,我们可以把社会结构分为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基本领域,这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结构,它源于人的基本生存需要。
首先,人是生物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统一体,人的生物性存在就是其肉体组织本身,马克思曾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社会结构和国家经常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①人的精神性存在的方式是符号。对人而言,符号的根本存在方式是语言,而语言作为人的精神的直接现实,又是且必须是交往的产物,这就决定了人之为人的不可或缺的社会性。因此,人必然是生物性、精神性和社会性“三位一体”的统一。
人的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决定了人有三种基本需要:“生物属性”决定了人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对社会秩序的需要;“精神属性”决定了人对生活意义的需要。人的这“三种基本需要”进而决定了人的三种基本活动:满足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的物质生产、满足社会秩序的需要的制度生产和
满足生活意义的需要的文化生产。三种生产的结果是三种产品——物质产品、秩序规范和文化产品。
其次,依据人的三种属性、三种需要、三种生产及其三种产品的划分,可以把人类社会从理论上划分为三个基本的存在领域——物质生活领域、政治生活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人类社会的三大领域是密切地相互联系的,但是其各自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的,其相互之间结构关系的转化,决定于社会发展对于人的三种基本需要的满足状况之间的关系。前文明时代,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对生存需要的满足是最重要的;进入文明时代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社会差异和社会矛盾加深,人们对秩序需要的满足成为最迫切的;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的精神需要的满足必将成为最重要的,它将协调着前两类需要,使人类愈益走向和谐发展。这三个基本的存在领域之间的组成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可见社会结构的概念,就是建立在各个社会领域相对分化,并且又有必要以不同方式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社会结构是社会系统中各个领域、各种关系的内在联结方式,是对社会存在状态的整体描述。
社会结构是指在人类活动中形成的实现人类活动并制约着人的活动的稳定的社会联结方式,它是社会主体间的关系,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社会结构既是人类得以活动的平台,又是规约人类活动的平台,社会结构既具有促进人类活动的功能,又具有控制人类活动的功能。当一个社会中各个领域、各个子系统所发挥的能量能够在社会系统中有序运行的时候,社会结构发挥着对社会各领域的促进作用,而当社会能量在社会系统中因能量增加而导致无序进行时,社会结构就必然发生整体性、根本性的变革,以一种新的社会结构适应新的社会能量的涌现,从而实现新的社会控制的功能,达到新的社会系统的有序状态。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我们可以进一步把社会结构分为自发形成的社会结构和自觉建立的社会结构。所谓自发形成的社会结构,可简称为自发结构,它是指一定数量的个体为了解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自然而然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联结方式。虽然每一个个体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但是他们在相互作用中形成的这种联结方式并不是他们预先设想和自觉建立的。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谈到的从“生活本身的动物性质”到“绵羊的、部落的意识”再到“自发地、自然地分工”,说的就是这种有了自觉性但又是在个体自觉水平上的自发形成的社会结构。这种自发的社会结构是人类不断探索和认识的对象,也是人类自觉建立的社会结构所要仿照的内容和赖以建立的基础。所谓自觉建立的社会结构,可以简称为自觉结构,它是为了整个人类的利益,或者为了某一强有力的社会集团的利益而自觉建立的较为稳定的社会联结方式,包括法律、制度、规范、国家、国际组织,等等。到目前为止,这种自觉的社会结构还只能达到为了某一强有力的社会集团的利益而自觉建立的社会结构的水平。至于为了人类共同利益而自觉建立的社会结构,是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和奋斗目标,它的实现方式是在现实运行着的社会结构中达到或逐步达到的。
从自觉结构与自发结构的关系来看,自发结构对于自觉结构具有根源性,自觉结构对于自发结构具有超越性。从整个社会系统的稳定和发展来说,自觉结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和阶段时,社会系统存在和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当社会发展超出原有水平和阶段时,无论是自发结构还是自觉结构,都必然要发生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根本性的变革。当一个社会必须实现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革时,它就进入了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是社会结构的根本转变,包括利益、关系、规范、观念等全方位的变化,同时也就是社会系统的序变。
2.社会系统与社会序变
社会转型既是说明一个社会的结构从一种稳定的联结方式向另一种更为有效地发挥和控制社会能量的新的联结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也是说明一个社会系统从旧的有序到无序再到新的有序的转化过程。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社会结构的变革也就是社会系统的“序变”。所谓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这些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存在着种种有规则的联系,这些联系被称为系统的秩序或有序。反之,当一个系统中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表现出无规则的随机的组合时,就被称为系统的失稳或无序。
系统的稳定与系统的秩序是连在一起的,是系统得以建立的基本要求和实现条件。当然,系统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无序,无序可以看做是系统的否定因素。恩格斯说:“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①任何系统都是过程的集合体,它在肯定自身的同时,也包含着否定自身的因素,这就涉及系统的序变能力问题。
序变能力是一个系统所具有的重要素质,它是衡量系统发展能力的标志。系统的序变能力是指这个系统所具有的改变自己秩序的能力,即它所有的活力和发展的内在潜力。序变能力的大小是和系统结构联系在一起的,当序变能力枯竭时,只有改变旧的结构才能带来新的强大的序变能力。序变能力既存在于自然系统中,也存在于社会系统中,但社会系统不同于自然系统的地方在于,社会系统的序变能力是人们活动的能力,是人们对新结构的自觉选择。当人们认识到已有的社会结构不能再激发人们的积极性,无助于摄取新的社会能量之时,人们就会确定一个理想的社会结构模型,并沿着这个方向改变旧的结构,设置新的联结方式,完成社会结构的转型。当然,人们自觉地确定一个理想的社会结构模型,并不等于说他们一定能够正确地选择社会结构模型,而且这种选择的自觉性也有程度上的差异和层次性的差别。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