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本经济国情从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是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的结果。因此,如果要进一步分析把握中国的工业大国国情,需要对中国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进行详细分析。一般认为,工业化是指一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由农业占统治地位向工业占统治地位转变的经济发展过程,也被认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现代化进程。工业化理论认为,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工业的发展包括相互交融的两个过程,一个是最初工业在数量方面的扩张和增长,另一个是伴随着数量增长工业质量的提高。在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工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数量增长,而到工业化中后期,工业进一步发展则需要提高工业素质、质量和国际竞争力,通过提高工业质量可以促进工业化的进程。而工业质量的提高实质上又是一个工业现代化的问题。工业现代化一般认为是指在一国或地区的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工业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逐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过程。这意味着,工业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达到中后期阶段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提高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又能够促进该国整体工业化进程。本章试图分析评价与中国工业大国国情阶段的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的水平。
一 工业化水平的评价方法
经典的工业化理论认为,工业化是一国(或地区)随着工业发展、人均收入和经济结构发生连续变化的过程,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转换是工业化推进的主要标志。具体而言,工业化主要表现为:(1)国民收入中制造业活动所占比例逐步提高,乃至占主导地位;(2)制造业内部的产业结构逐步升级,技术含量不断提高;(3)在制造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入口比例也有增加的趋势;(4)城市这一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率不断提高;(5)在上述指标增长的同时,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不断增加。根据经典工业化理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一般可以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等方面来进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