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博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727608
  • 作      者:
    李平君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产生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博弈在这悠久的历史中,与社会风俗、政治、经济、军事、宗教迷信、文化等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扮演着奇怪而又实在的角色。这种角色与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传统相结合,就形成了像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婚嫁文化、丧葬文化等相类似而又各异其趣的博弈文化。不管它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表现得显隐强弱也好,不管人们对之喜恶褒贬也好,它都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古人的生活中,存在于文人的诗词歌赋中,存在于浩如烟海的史籍中,存在于民间故事、成语典故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展开
内容介绍
    世界文明古国创造的人类伟大文明,唯独华夏文明独存,其他的文明都衰落、消失了。这里的原因很复杂。但华夏文明中由于有群落生态的光辉,得以使这一文明延续下来,确是毋庸否认的。《古代社会群落文化丛书》将中国古代群落生态看做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得以延续发展的道德力量。是华夏文明的奇葩。研究中国文明史如果忽视中国古代群落生态,是极其不应该的。现在。西方人都承认了我们古代的群落生态,为什么我们自己还要忽视,不站出来进行全面研究。以弥补这一疏忽呢?<br>    本丛书通过对中国古代群落生态作为具象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寻找其与现代生态伦理文明的转化机制,对其当代价值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考察。在研究方法上,坚持以唯物史观作指导。既多方面揭示,又重点突出;既纵向考察,又横向比较。将研究对象始终置于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的大背景之中,以便古为今用,促进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博弈的类型及其源流<br>    几千年来,中国的博弈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经历了多种多样的演变过程,归纳起来,可以大略分为三大系统。在这里,我们将其称为“博戏类”、“斗物类”和“彩票类”。<br>    “博戏类”是中国博弈文化之中流行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系统。博戏的渊源最深、种类最多、演变也最为繁复,它充分表现了中国博弈文化重游戏、重技巧的特点,因此,可以说是中国博弈术的主流。<br>    数千年来,见于记载的中国博戏名目在百种以上,其中比较常见的有30余种。究其源流、别其种类,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子系统,它们是“博棋类”、“骰子类”、“牌戏类”和“钱戏类”。<br>    “博棋类”包括中国博戏的老祖宗“六博”和它的变种,以及其他与之相类的博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类似今日的棋赛,一般都由局(棋盘)、棋子和投子(箸、琼、骰)几种主要道具组成,掷投子行棋以决胜负输赢,既斗巧,复斗智,但前者的因素明显大于后者。在这个类型之中,具有代表性且广泛流行于某些时代的有六博、格五、樗蒲、双陆和打马等几种。<br>    “骰子类”稍晚于“博棋类”,是由博棋的道具之一投子演变发展而成。古人博戏时,靠掷投子以决胜负,于是成为新的博戏类型。多枚正六面体骰子可以形成多种排列组合,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骰子博戏的类型,比较常见的有彩战、赶老羊、摇摊、压宝和升官图等。骰子还是骨牌、麻将牌等博戏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具。<br>    “牌戏类”可分为纸牌和骨牌两种。纸牌最早产生于唐代,称为叶子戏,到明代以来演变为马吊牌、混江牌、默和牌等多种牌戏。骨牌直接由骰子演变而成,常见的博戏种类有宣和牌和牌九两种。纸牌的内容和骨牌的外形相结合,形成了近代以来最为盛行的麻将牌,其影响至今仍在扩大。<br>    “钱戏”是以中国铜钱为道具的博戏,它产生于汉代,一直延续到20世纪,是延续时间最长的博戏之一。其种类有猜铜钱个数的掩钱、番摊和猜正面排列组合的关扑。<br>    斗动物是一种竞争性很强的游艺活动,很容易演变为赌博。在中国,最迟自春秋起,人们就开始了以斗动物为手段的赌博。两千多年来,用于赌博的斗动物游戏名目繁多,如斗鸡、走狗、赛马、斗鹅、斗鹌鹑、斗蟋蟀、斗鱼等,给中国博弈文化增添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其中最具代表性、最为流行的莫过于斗鸡和斗蟋蟀。<br>    所谓“彩票类”博弈,是指那些参照西方的彩票规则,为了取得巨额利润而由专门的机构主持、面向社会各阶层进行的大规模商业性博弈投机的活动。<br>    最早具有彩票性质的博弈是清朝乾隆、嘉庆年间产生于浙西的“花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资本和文化的侵入,中国沿海地区特别是各通商口岸逐渐出现了各种商业性的彩票类赌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闱姓、白鸽票、山票、铺票、吕宋票和西洋赛马几种。彩票把赌博活动普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其危害也远远超过了其他各种类型的赌博。<br>    围棋、象棋和射箭,是智力和体力的公平较量、竞争,它们虽然不具备赌博的随机性,但在古代仍然常常用于赌博。不过,作为一种高尚的体育活动,尽管它们也曾被赌博污染,但我们并不能将其列为赌博类型,正如今天的足球、拳击、田径等重要体育项目尽管也常常被赌博集团利用,但却从未有人将它们看成赌博一样。<br>    六博之说<br>    六博,又称博或陆博,是我国现在所知最早流行于世并且具有完整规则和道具的博戏。六博又是后来各种赌博方式的泛称。在许多博弈方式上,都可以或明或晦地看到六博的影响,可以说它是中国的“博弈之祖”。<br>    六博产生的确切时间现在已经无法考知了,但从现存有关记载来看,大约在殷商后期或西周时代,最初的六博形制已经初具规模了。<br>    有趣的是,文献所记载最早的博徒,恰恰是两位君主,他们是商代的帝武乙和西周的穆王满。<br>    《史记·殷本纪》载:<br>    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有胜,乃谬辱之。<br>    《穆天子传》载:<br>    (穆王)北入邴,与井公博,三日而决。<br>    上述记载虽然不一定可靠,但这样的传说起码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西汉或战国时期的人都认为六博的产生是十分久远的事,远远早于春秋时代。<br>    春秋战国时期,六博开始在社会上流行,许多先秦文献如《论语》、《左传》、《庄子》、《战国策》,以及《楚辞》和《史记》等书,都有不少关于六博的记载,涉及的人包括诸侯、贵族、大夫、士和平民等各个阶层。到了战国后期,随着商业城市的兴起,六博在这些地方更是盛行不衰。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在齐宣王面前谈到齐都临淄的繁荣时曾这样说道:<br>    临淄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战国策》)。<br>    由此可见,在富庶的商业都会之中,六博已经成为最受市民欢迎的游戏和博弈方式之一。<br>    秦汉时期,六博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喜欢六博的人遍及宫闱、王府、富家和井市的穷街陋巷。秦代的嫪毐,西汉的景帝刘启、宣帝刘询和东汉桓帝刘志以及不少贵族、大臣如刘勃、黄遂、梁冀等都是见诸记载的博徒。有的人因玩六博而拜官食禄,杜陵人陈遂是汉宣帝当平民时的好友,常常陪这位落难的皇曾孙玩六博,不知是博戏不佳还是其他原因,他输了不少钱给刘询。后来刘询当上了皇帝,立即用陈遂为官,在任命他为太原太守的诏书中公然说道:“太原太守官尊禄厚,可以补偿你当年输的赌账。”(《汉书·陈遵传》)然而,同样是陪未来的皇帝六博,有的人却丢了性命。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博弈的类型及其源流<br>六博之说<br>樗蒲与五木之戏<br>双陆<br>打马<br>骰子<br>彩选格和升官图<br>骨牌<br>叶子、马吊、纸牌<br>风靡华夏的麻将<br>掩钱与番摊<br>关扑与扑卖<br>赛马和走狗<br>斗鸡<br>斗蟋蟀<br>花会——早期彩票类博弈<br>闱姓——猜姓氏博弈<br>白鸽票、山票和铺票<br>第二章  博徒百年目谱系<br>帝王博徒<br>士大夫博徒<br>豪门博徒<br>女博徒<br>民间博徒<br>第三章  聚众竞博的时节<br>第四章  传统傅弈场<br>老上海博弈场<br>老天津博弈场<br>老北京博弈场<br>老广州、深圳博弈场<br>澳门博弈场<br>香港博弈场<br>台湾博弈场<br>老成都博弈场<br>老武汉博弈场<br>东北会局博弈场<br>第五章  傅弈场中的迷信与禁忌<br>第六章  弈弈业的重要财源<br>第七章  竞博中的骗术<br>第八章  中国历代的禁赌<br>政府禁赌<br>民间戒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