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当代家庭结构变动分析:立足于社会变革时代的农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80990
  • 作      者:
    王跃生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王跃生,河北邯郸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家庭人口学、制度人口学和人口社会学。代表性论著有:《中国人口的盛衰与对策》(1995年)、《十八世纪中国婚姻家庭研究》(2000年)、《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20世纪30-90年代的冀南农村》(2006年)。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当代家庭结构变动分析:立足于社会变革时代的农村》以家庭结构为切入点分析中国当代农村家庭在社会变革和转型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动,通过剖析有代表性的家庭类型揭示家庭结构与家庭功能的关系,从人口迁移流动行为增多、出生人口大幅下降、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提高等视角探讨家庭变动的原因和未来趋向。《中国当代家庭结构变动分析:立足于社会变革时代的农村》以1982年、1990年和2000年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及作者主持的多项小型调查数据为基础展开分析。
展开
精彩书摘
    家庭结构是指具有血缘、姻缘及收养关系成员所组成生活单位的类型和状态。家庭结构分析是对同一时期不同类型家庭的构成比例、家庭成员的关系形式进行研究,并对其变动及其原因加以探讨。它旨在透过家庭相对静态的存在形式观察其成员生存方式,通过结构状态认识家庭的功能。家庭结构的时期研究建立在纵向阶段性数据基础之上,借以认识不同类型家庭的维系方式和变动原因,把握社会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对家庭形态的作用机理。<br>    中国家庭结构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但相对于私有土地制度为主体的农耕社会,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更为显著。家庭结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变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所发生的变化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实行了四分之一世纪的集体经济制度让位于家庭经营①;在计划生育政策制约之下,农民的生育行为从传统的多育转变为少育;中国的人口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成为农民家庭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少育之下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农村社会老龄化初显端倪。这些变化对农村家庭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将对这些重要社会变化背景下的家庭变动进行探讨。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br>    一 家庭结构基本概念<br>    二 家庭结构变动影响因素<br>    三 中国当代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变动考察<br>    四 相关研究综述<br>    五 本项研究资料基础<br>    <br>    第二章 农村家庭结构总体变动<br>    一 家庭结构基本状态<br>    二 家庭结构的细化<br>    三 家庭结构与家庭代际<br>    四 家庭结构与家庭规模<br>    五 受教育程度与家庭结构<br>    六 住房与家庭结构<br>    七 主要少数民族家庭结构<br>    八 家庭结构地区比较<br>    九 城乡家庭结构比较<br>    十 结语<br>    <br>    第三章 农村家庭核心化过程<br>    一 基本说明<br>    二 家庭核心化的发轫及初步实现<br>    三 1982年以来农村家庭核心化变动认识<br>    四 城乡家庭核心化比较<br>    五 结语和讨论<br>    <br>    第四章 标准核心家庭<br>    一 标准核心家庭基本状况<br>    二 标准核心家庭代际年龄分布<br>    三 标准核心家庭规模和周期<br>    四 妇女生育子女数量与生育年龄<br>    五 子女性别构成和离家特征<br>    六 标准核心家庭地区比较<br>    七 城乡标准核心家庭比较<br>    八 结语<br>    <br>    第五章 夫妇家庭<br>    一 夫妇家庭基本构成<br>    二 夫妇家庭形成方式<br>    三 夫妇家庭地区比较<br>    四 城乡夫妇家庭比较<br>    五 结语和讨论<br>    <br>    第六章 缺损核心家庭<br>    一 缺损核心家庭亲代基本构成<br>    二 缺损核心家庭户主和代际构成<br>    三 亲代女性生育状况和子女构成<br>    四 缺损核心家庭地区比较<br>    五 城乡缺损核心家庭比较<br>    六 结语和讨论<br>    <br>    第七章 三代直系家庭<br>    一 三代直系家庭类型说明<br>    二 三代直系家庭基本构成<br>    三 不同代位户主与三代直系家庭组成方式<br>    四 三代直系家庭地区比较<br>    五 城乡三代直系家庭比较<br>    六 结语与讨论<br>    <br>    第八章 二代直系家庭<br>    一 二代直系家庭基本构成<br>    二 二代直系家庭形成方式<br>    三 二代直系家庭地区比较<br>    四 城乡二代直系家庭构成比较<br>    五 结语和讨论<br>    <br>    第九章 四代直系家庭<br>    一 数据说明<br>    二 四代直系家庭户主代位认识<br>    三 四代直系家庭成员婚姻状态<br>    四 四代直系家庭组合类型<br>    五 四代直系家庭地区和城乡比较<br>    六 直系四代成员同存一世状况认识<br>    七 结语<br>    <br>    第十章 隔代家庭<br>    一 隔代家庭的产生和类别<br>    二 三隔代家庭特征<br>    三 四隔代家庭特征<br>    四 隔代家庭形成原因<br>    五 隔代家庭地区比较<br>    六 城乡隔代直系家庭比较<br>    七 结语和讨论<br>    <br>    第十一章 单人户<br>    一 单人户主年龄和性别构成<br>    二 单人户主婚姻状态<br>    三 单人户形成原因<br>    四 单人户地区比较<br>    五 单人户与所有家庭之比<br>    六 单人户“虚拟”表现<br>    七 城乡单人户比较<br>    八 结语和讨论<br>    <br>    第十二章 网络家庭初步探讨<br>    一 网络家庭基本认识<br>    二 网络家庭构成和分解<br>    三 网络家庭基本构成<br>    四 网络家庭存在条件<br>    五 网络家庭功能<br>    六 结语和讨论<br>    <br>    第十三章 家庭代际关系形式和状态<br>    一 代际关系代表性模式阐释<br>    二 抚育-赡养关系与交换关系差异<br>    三 抚育-赡养关系和交换关系结合与互补<br>    四 转型时期代际关系困境与出路<br>    五 结语<br>    <br>    第十四章 总结语和延伸性认识<br>    一 农村家庭结构基本状态<br>    二 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特征<br>    三 地区之间家庭结构变动的共性和差异<br>    四 城乡家庭结构变动比较<br>    五 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的阶段性认识<br>    六 西方发达国家家庭结构参照<br>    七 未来中国家庭结构变动趋势<br>    八 中国当代家庭结构变动与社会政策应对<br>    九 家庭结构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br>    参考文献<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