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br>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深刻总结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形成的,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br>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br> 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不同领域和层面,深刻论述过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形成了关于发展问题系统而丰富的思想。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不断推进,根本上都是在推动人类社会朝着更加繁荣、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br>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任何一种社会制度要得到巩固和发展.都必须有自己强大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在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科学社会主义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的地方,首先是它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社会主义一定要取代资本主义,并不仅仅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不符合公平、平等、正义这些道德原则,而且是因为随着它所创造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已经从原来的生产力的推动者变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化生产的本性。使生产力从束缚它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下解放出来,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所以,《共产党宣言》在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的任务时强调,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以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指出:“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要逐步消灭阶级之间、城乡之间、体力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br> 列宁根据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诞生这一历史事实,提出了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能创造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列宁领导进行经济领域的改革尝试,比如实施新经济政策,并认为这是实现社会协调发展的动力。他还提出开展文化建设提高人们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紧迫任务等思想。<br>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深入阐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规律,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毛泽东同志初步探索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提出要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着眼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兼顾各个方面的发展需要和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等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初期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总结苏联和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出了如果不发展,不改变落后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论断,初步探索了符合我国情况的发展道路。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工业化的战略目标,明确了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并强调如何以苏联经验为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在发展力量源泉上,提出必须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在发展方针上,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坚持自力更生;在发展规律认识上。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等。党的八大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些重大判断和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对实践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发展走了弯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