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选择的时代背景
1.1.1 大城市是中国经济的增长极,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体现
1.1.2 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是中国非均衡发展的集中体现
1.1.3 大城市与城乡结合部的协同耦合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1.1.4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1.2 项目研究动机及目的
1.2.1 研究动机
1.2.2 研究目的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逻辑框架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关于城乡理论的演进机理探究
2.1 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理论演进综述及评价
2.1.1 基于劳动分工的古典经济学
2.1.2 基于地理的中心城市运行模式--城市区位论
2.1.3 基于经济要素的城市扩张模式--城市空间
2.1.4 基于制度的城市经济分析
2.2 城市复杂管理科学的空间动态模型
2.2.1 基于复杂科学的新经济地理学
2.2.2 基于复杂科学的城市拓展模型
2.2.3 基于超边际分析的新兴古典经济学
2.3 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演进综述及评价
2.3.1 基于社会结构的城市运行机理--城市社会结构体系
2.3.2 基于城市"社会一空间"系统的观点
2.3.3 基于现代城市空间结构、人类体验等的后现代主义观点
2.3.4 基于城市开放空间的现代主义观点
2.3.5 基于大中心城市扩张模式
2.4 基于组织生态学的城市拓展研究
2.4.1 以城乡结合部为城市拓展区的研究
2.4.2 基于实证分析的中国城乡结合部研究
2.5 基于空间一体化的城市群体空间研究
2.6 城乡发展理论的归纳与评价
2.6.1 城乡发展理论的规律归纳
2.6.2 对中国城乡结合部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国外典型大城市与城乡结合部发展比较及借鉴
3.1 国际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发展情况分析
3.1.1 美国纽约市城乡结合部的发展
3.1.2 日本东京市城乡结合部的发展
3.1.3 法国巴黎市城乡结合部的发展
3.2 国际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发展机制的借鉴分析
3.2.1 大城市病和逆城市化是城乡结合部发展的市场驱动力
3.2.2 规划是调整城市发展方向的重要行政力量
3.2.3 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是政府开发城乡结合部的主要模式
3.3 中外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发展的比较分析
3.3.1 中国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政治制度、城乡行政建制和土地制度
3.3.2 中外大城市结构特征的差异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大城市城乡结合部的界定、特性与动态测度
4.1 国内外城乡结合部界定的理论辨析
4.1.1 国外大城市区域的结构形态和界定研究
4.1.2 本研究对城乡结合部空间区域概念的界定
4.2 我国城乡结合部的地缘特性及其经济社会发展表征
4.2.1 区域位置的空间邻近性
4.2.2 区域属性的复杂性
4.2.3 区域空间的动态变化性
4.2.4 管理体制的过渡性
4.2.5 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和交叉性
4.2.6 本研究对城乡结合部的认识
4.3 城乡结合部空间地域范围的测度研究
4.3.1 定性分辨城乡结合部的方法
4.3.2 定量划分城乡结合部的方法
4.3.3 本研究划分城乡结合部遵循的原则
4.3.4 基于GIS技术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4.3.5 基于ArcGIS的城乡结合部空间插值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乡结合部的现状调查、因子分析与满意度研究
5.1 社会调查的基本情况
5.2 大城市城乡结合部的问题聚类分析
5.2.1 问卷反映的大城市城乡结合部问题聚类
5.2.2 问卷反映的社会问题的具体表现
5.2.3 问卷反映的产业和企业问题的具体表现
5.2.4 问卷反映的制度问题的具体表现
5.3 调查问卷的因子分析
5.3.1 指标提取和因子分析方法
5.3.2 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
5.3.3 大城市中心与城乡结合部社会经济因子协调分析
5.4 城乡结合部居民主观满意度的结构方程(SEM)研究
5.4.1 城乡结合部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
5.4.2 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5.4.3 城乡结合部居民满意度的结构方程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GIS方法的大城市核心与城乡结合部经济、社会和环境空间影响关系研究
6.1 基于GIS技术的空间经济计量研究的发展
6.2 基于GIS的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模型的建立
6.2.1 全局空间相关性的测度:G1oba1Moran's I系数
6.2.2 局部空间相关性的测度:1oca1Moran's I系数
6.3 数据与空间权重矩阵
6.3.1 数据的选取与获得
6.3.2 空间权重矩阵
6.4 四城市核心区与城乡结合部全局空间影响关系测度
6.4.1 上海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全局空间关系
6.4.2 北京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全局空间关系
6.4.3 武汉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全局空间关系
6.4.4 西安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全局空间关系
6.5 大城市核心区与城乡结合部整体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分析
6.5.1 大城市核心与结合部的经济关系:正向空间邻近效应
6.5.2 大城市核心与结合部的社会关系:空间异质性
6.5.3 大城市核心与结合部的环境关系:负向空间邻近效应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大城市与城乡结合部效益影响模式研究
7.1 大城市与城乡结合部的四种空间影响模式
7.2 大城市与城乡结合部的空间影响模式计量模型
7.2.1 相关模式的测度:G统计
7.2.2 城乡结合部空间影响模式的判断
7.3 典型大城市核心区与城乡结合部的全局空间影响模式
7.4 四城市与城乡结合部的三种效益的局部空间影响模式
7.4.1 上海市与城乡结合部三种效益的空间影响模式
7.4.2 北京市与城乡结合部三种效益的空间影响模式
7.4.3 武汉市与城乡结合部内部空间的影响模式
7.4.4 西安市与城乡结合部内部空间影响模式
7.5 中国大城市与城乡结合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相互影响规律分析
7.5.1 大城市与城乡结合部协调发展的时间关系:由低级到高级演进
7.5.2 大城市与城乡结合部的空间关系:与城市结构和地区经济发展有关
7.5.3 大城市核心区、城乡结合部与郊区的内部空间变化关系:梯度转移
7.5.4 内部空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特征
7.5.5 四种空间影响模式的发展建议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大城市与城乡结合部协同发展的切入路径
8.1 大城市与城乡结合部经济效益的耦合:嵌入式发展模式
8.2 社会效益的耦合:互补式发展模式
8.3 环境效益的耦合:支撑式发展模式
8.4 大城市与城乡结合部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耦合
8.4.1 三种效益的纵向耦合分析
8.4.2 我国大城市综合效益分析
8.4.3 我国大城市综合效益与产业嵌入度的相关分析
8.4.4 我国大城市与城乡结合部三种效益的耦合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大城市与城乡结合部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9.1 城乡结合部管理组织架构的创新
9.1.1 创新城乡结合部组织结构创新的必要性
9.1.2 建立城乡结合部管理委员会
9.2 城乡结合部的制度创新系统
9.2.1 规划先行,树立统一规划的理念
9.2.2 资金集中使用、设施转移运营的财政途径
9.2.3 增强弱势群体实力,设置土地发展权
9.2.4 采用信息技术实现流动人口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9.2.5 优化城市核心区发展
9.2.6 多种方式平衡利益主体
9.3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1 2006年四个城市城乡结合部范围示意图
附录2 2008年四个城市城乡结合部范围示意图
附录3 主要调查问卷
附录4 大城市核心与城乡结合部插值运算结果
附录5 主要空间矩阵数据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