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买日本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045957
  • 作      者:
    黄亚南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Made in China”遍布世界各地,然而这并非真正的扬眉吐气,殊不知我们的企业已经落下了“血汗工厂”的骂名。面对全球化的现实,中国企业必须“走出去”,但是处于“微笑曲线”低谷的中国企业,怎样迎战经济强国呢?
    《买日本:中国企业对日本并购新战略》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提出了一种“捷径”,为中国企业改变“血汗工厂”的命运提供了对策,为许许多多企业人提供了一种企业成长战略,但是这种抓住时机的“捷径”发展战略,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对日并购”的诱惑和荆棘,中国企业该怎样应对呢,读罢此书,或许您能从中找到答案。
展开
作者简介
    黄亚南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和东京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经济学博士。先后在德隆国际战略集团和日本瑞穗金融集团所属公司担任高管。现任上海上东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在日本和中国长期从事企业咨询和企业并购工作,对中日之间的企业并购用力最深,颇有建树。
展开
内容介绍
    《买日本:中国企业对日本并购新战略》作者先解释了什么是“买日本”,然后从中日双方的角度来阐释“买日本”的必要。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所处地位十分尴尬,“中国制造”在世界市场上比比皆是,但是这并没有提升中国企业的实力和地位,反而带来过度消耗劳动力、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血汗工厂的骂名。而日本企业具有世界顶尖的技术和市场开发能力以及连续创造利润的能力,这正是日本企业的魅力所在。作者还描述了中国并购日本企业的现状以及并购日本企业要做的准备、手法、流程和并购中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中国企业差在哪里
    世界不是平的:中国企业的尴尬地位
    一天也离不开“Made in China”
    然而,生产这些“中国制造”产品的中国企业并没有随之水涨船高,行业地位也无所上升。虽然从1989年中国企业开始进入《财富》排名的世界500强企业榜,而且上榜数量在逐年增加,但这并不能说明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也获得了相应的提高。因为《财富》的排名是按照销售规模来排序的,中国很多入围的企业大多是一些垄断企业,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形成的巨大的国内市场。中国企业还远远不能和欧美企业在盈利方面平起平坐。而这种不平等就是企业综合实力悬殊带来的。
    美国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写了一本《世界是平的》畅销书,表述了一种大家都有机会获得权力和财富的美好愿望。天真善良的中国人也都信以为真,认为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就看你能不能抓住。其实不然,世界永远不会是平的,而必然是等级分明的,是垂直的。就国家而言,靠的是国家的整体实力来排等级次序的。就企业而言,也是靠企业的综合实力来论资排辈的。
    所以,虽然“中国制造”在世界市场上比比皆是,但是中国企业所取得的市场份额和其市场地位严重错位,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是过度消耗劳动力、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血汗工厂的骂名。为什么中国企业的市场地位没有得到很好地提升呢?这值得我们大家好好地反思。
    ……
展开
目录
前言  什么是“买日本”001
第一章  中国企业差在哪里
世界不是平的:中国企业的尴尬地位
一天也离不开“Made in China”
微笑曲线的悲哀
“工蚁”
iPod的玄机
中国企业的“低谷”
技术效率低下抵消了技术进步的成果
血汗工厂找不到捷径
一厢情愿的以市场换技术之路
中科健与三星电子的历史交织
并购是企业发展的战略
中国汽车行业20年来的教训
第二章  并购日本企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并购日本企业的历史趋势
日本企业的战略优势与劣势
欧美企业与亚洲企业对日并购的不同目的
亚洲企业对日并购异军突起
韩国企业绝不肯吃亏
中国企业的对日并购刺激了韩国政府
台湾企业早已开始布局
其他亚洲企业也不甘落后
欧美企业依然是对日并购的主力军
美国福特、通用汽车进军日本
法国雷诺汽车并购日产汽车
美国新LTCB合作伙伴并购日本长银
日本企业和日本的魅力所在
世界顶尖的技术和市场开发能力——哈德洛克的诀窍
市场环境巨变下的企业转型能力——富士胶片的华丽转身
连续创造利润的能力——爱万精密的盈利奇迹
对世界制造业的影响力——“日本制造”断货危机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日本企业空间巨大
对日并购时不我待
第三章  日本的并购环境发生巨变
日本企业并购的低潮期
“沉默股东”曾长期拒绝并购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也抑制了企业并购
日本企业具有并购的遗传基因
二战前的三次并购热潮
泡沫经济时期的海外并购热潮
美国要求日本开放企业并购的门户
美国最关心的是跨国并购
水师提督佩里上陆纪念碑
企业并购不再是罪恶的表现
日本企业掀起并购高潮的主要原因
制造业并购最为活跃
再次出现海外并购高潮
日本对中国企业并购态度的转变
中国企业成为日本企业的“白马骑士”
第四章  中国企业需要明确的并购战略
中国企业需要的是信心
日企神话的终结
中日经济依存关系的变化
必须直视中日经济的竞争关系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什么是并购的风险
市场风险——并购导致客户流失
财务风险——财务负担引发诸多问题
组织风险——资源重组的失败
明确并购的战略
不要把日本企业拆迁回来
战略性投资强调并购对象更大的可发展性
Made in Japan 依然充满魅力
并购日本企业要有明确的战略目标
并购日本企业是对中国企业的提升
并购后的整合和管理
摸索新模式——联想并购NEC的PC事业的启迪
第五章  中国企业并购日本企业现状
中国企业并购日本企业出现热潮
2010年中国企业对日并购案例首超美国
中国企业并购日本企业的历程
从断然拒绝到坦然接受
中国企业的并购技巧日趋成熟
互补型的跨国并购
资本和市场结合的魅力
中国企业对日并购的驱动力
第六章  制造业的对日并购
日本的制造业
中国企业对日并购主力军
上海电气并购秋山印刷机械
上海电气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无锡尚德并购日本MSK公司
MSK公司投怀送抱
并购是无锡尚德的成长战略
山东如意并购日本百年老字号
中国企业对日并购的里程碑
联想并购NEC的PC事业
成熟的并购技巧
充分利用日本的经营资源
联想“亮剑”剑指云端
第七章  非制造业的对日并购
零售业的对日并购
日本的零售业
中国企业并购日本家电连锁企业
软件行业的对日并购
日本的IT行业
并购日本软件企业
并购华人创办的企业
企业并购归根结底是人的并购
房地产业的对日并购
日本的房地产业
中国企业对日本房地产业的并购
基金的对日并购
日本的基金
中国资本的对日并购
中信资本日本基金并购伸和精工
中信资本日本基金并购东山薄膜
第八章  中国企业对日并购获得成功了吗
张春华、胡雄卿谈上海电气并购秋山印刷机械
让鸡生蛋前先恢复鸡生蛋的能力
陈义红谈中国动向并购菲尼克斯(Phenix)公司
历史沉淀最值钱
邱亚夫谈山东如意并购日本声望公司
邱亚夫的“如意算盘”
孙为民谈苏宁电器并购乐购仕(LaOX)
苏宁这次要做一个产业投资者
第九章  并购日本企业如何准备
并购从什么时候开始
苹果ipod趁机击败索尼Walkman
对日并购要做什么准备
交朋友的心理准备
熟悉日本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对并购资本的准备
人员的准备
并购技术上的准备
如何选择并购目标
利用并购顾问公司的资源
第十章  主要并购手法和并购流程
并购的主要手法
协议收购
通过股票市场上的增持进行并购
要约收购(Takeover Bid,TOB)
换股并购
定向增发
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LBO)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MBO)
对日并购主要流程
制定对日并购的战略
委托专业并购顾问公司
选择和确定目标企业
签订并购意向书
尽职调查
签订并购相关协议
并购完成
日本国内的相关政府审批程序
中国国内的相关政府审批程序
第十一章  跨国并购需要注意的问题
并购前的主要问题
跨国并购的目的
寻找并购对象比较困难
企业的抵抗
银行的反对
客户的担心
社会环境方面的障碍
并购中的主要问题
急功近利的做法影响并购和整合
并购方案要充分考虑日本的环境
中国对海外并购的审批尚需完善
并购后的主要问题
思想的转变跟不上身份的转变
中日企业和员工的差距成为整合的障碍
对日本企业制度的认识不足
对人员安排处理不当
珍惜对日跨国并购的机会
跨国并购是企业成长的一种战略
附录一  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
附录二  境外投资管理办法
附录三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境外投资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附录四  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