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鲁冠球40年不倒之谜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5801322
  • 作      者:
    袁丽丽著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袁丽丽,青年学者,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历,现为北京广天响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签约财经作者,长期热衷于对中国本土企业家成长历程等内容的研究,在多种媒体上发表过评论文章,著有《联想教父柳传志》。
展开
内容介绍
    他,从一个赤脚下田的穷庄稼汉,到荣登富豪榜的富翁;从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铁匠铺,到拥有100多亿资产的跨国公司;从只念过七年书的小学生,到成为一个植根乡土的“农民理论家”;他被美誉为中国企业的常青树,成为第一个上市的乡镇企业,开创了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先河,成为通用、福特汽车的合作伙伴……本书以详实的资料、小说式的生动描述首次再现了被誉为中国乡镇企业领袖式的人物--万向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鲁冠球的成长故事与传奇经历,从中我们便能管窥他40年不倒的基业长青秘诀。
    鲁冠球:从小铁匠铺到跨国企业的传奇
    1945年,生于浙江省萧山县宁围乡童家塘村
    1969年,开办宁围公社农机厂
    1983年,把自留地2万元苗木拿出来抵押承包萧山万向节厂
    1990年,万向集团正式成立
    1991年,成为美国《时代封面》人物,轰动一时
    1994年,万向钱潮在深圳股市上市,成为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
    2000年,万向收购美国舍勒公司
    2001年,万向收购美上市公司UAI,开创民企收购海外上市公司之先河
    2007年,万向收购美国AI公司,跻身跨国公司行列
    2009年,万向销售收入超500亿,鲁冠球再次入选《福布斯》富豪榜
展开
精彩书评
    万向集团在美国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成功并购和发展,使其掌舵人鲁冠球成为该领域的全球领袖。
    ——《福布斯》(中文版)
    
    万向,是否是一个中国版的通用?它的主业仍然是汽车配件,但近来其对进军金融服务业的雄心正逐渐显露。作为中国最受尊敬的第一代企业领袖之一,鲁冠球见证了万向集团从一个小厂房发展成为中国最大民营企业之一的全过程。
    ——《中国百富榜》
    
    作为中国改革的风云人物,鲁冠球比他的企业产品更有知名度,他几乎荣获了当代中国企业家所有的最高荣誉。就是他,在某些外国尖刻的评论家认为没有真正企业的国度里,创造出了令洋人也折服的现代企业。
    ——《中国经济时报》
    
    鲁冠球使一家乡镇企业用万向节敲开国际市场的大门,利用并购将“国际制造”延伸为利用国际资源配置全球生产。
    ——《环球企业家》
    
    鲁冠球是一个政治参与热情十分高昂的企业家,算得上是中国政治色彩最浓重的企业家之一。
    财经作家 吴晓波
    看似老成的万向实际上早已“不知不觉”地入世了,因此,“老厂长”鲁冠球乐呵呵地做着配角,为通用、福特这样的巨头做配角。
    ——《中国企业家》
    
    从1999年~2005年,正好是中国商界从低谷、到奋起爬升、到遭遇宏观调控而略显沉寂的又一轮。产业升级、兼并整合、多元化和国际化,过去7年来这一轮商业周期的所有主旋律,万向一样也没有错过。只不过鲁冠球选择的是另一种更加稳健低调和迂回的方式。
    ——《中国企业家》
    
    鲁冠球是中国企业界的常青树,是40年屹立不倒的传奇。他锐意创新,屡败屡战,开创民营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他与他领导的企业,被温家宝总理誉之为“万向精神”。
    ——《杭州日报》
展开
精彩书摘
    1.小小铁匠铺开张
    从大堤上将修车铺搬回家以后,鲁冠球并没有被创业的失败打倒,反而越挫越勇,他觉得之前的失败是自己没有找好切入点,所做的事情都不是自己擅长的,也就是自己的实力还不足够做那些事情。他要等待时机,要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
    钱塘江大堤修好以后,正好是全国上下紧抓生产的时候,农民的干劲也提升了很多,大家整天在地里忙活。鲁冠球也投入到了“大生产”的热潮中。可是一件小事又让善于思考的鲁冠球发现了很大的商机。在田里干活的时候,他发现有的人犁头坏了,因为一时半会没有地方修就只好歇工,他想也许给别人打犁头还能够挣钱。以前自己在铁器社的时候,这些工作是他很拿手的。
    鲁冠球是想到就做的人,等待庄家秋收以后,鲁冠球就找了几个和自己平日里关系好的年轻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些年轻人都是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有了这样一个想法后,大家都觉得不错,就决定了要办个铁匠铺。
    没多久,一个不起眼的小铁匠铺开张了。小铁匠铺里一个年轻人带着几个伙伴整天顶着严酷的高温,叮叮当当地挥舞着大铁锤,没日没夜地干活。这种劳动强度不是常人能够忍受的,老实、纯朴的村民都认为他们干不了几天就散伙,然而鲁冠球却坚持下来了,而且这一坚持就是数十年。
    农家院中总有些铁器要修修补补的,再加上他打铁的手艺不错,所以鲁冠球的生意还算红火。慢慢地,鲁冠球从这个铁匠铺里挣到了钱,还清了自己的欠款。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不倒翁:屹立商海四十余载
做事情有了起点,不等于有终点,必须有足够的耐心,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这样才有可能到达终点。潮起潮落中,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得拿出实力。
奇人冠球:名冠全球
1.登上《新闻周刊》封面的人物
2.农民理论家
3.CCTV年度经济人物
4.温总理总结的“十六字精神”
5.白宫的座上宾
农民冠球:缔造万向帝国
1.万向帝国
2.“嫦娥”奔月的动力
3.从容应对金融危机
王者冠球:熬出来的英雄
1.乡镇企业的现代管理意识
2.避免失败就是成功的规律
3.冷静核算,稳步扩张

第二章 创业时代:在失败中挣扎
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随时会遇到意外的危机,会遭遇到环境的不公,会不得不做出各种妥协,因此也会有意志消沉、情绪低落的时候,但只要自己不打倒自己,谁也别想打倒你!
工人梦的幻灭
1.主动申请承包清扫操场的小学生
2.好学的铁业社学徒
第一次创业
1.“走资派”与“败家子”的典型
2.失败的自行车修理铺
入主农机修理厂
1.小小铁匠铺开张
2.艰难运营农机厂

第三章 原始积累:在夹缝中生存
不要争,慢慢来。事情是干出来的,不是斗出来的。什么事都要讲规律,而不是按规矩。规矩是人定的,是权力定的;规律是自然的,是讲科学的。所以一切让时间来说话。
突破原材料枷锁
1.免费加工六角螺帽
2.购买废炮筒
……
第四章 峰回路转:企业婴儿在“破例”中成长
第五章 万向美国:越是国际化,越要本土化
第六章 开疆扩土:资本与产业相融合
第七章 驰骋海外:兼并对手
第八章 冠球有梦:做永不退休的“播种者”
第九章 领导者气质:不要抱怨,要有实力
第十章 成功之源:常青树的“常青秘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