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的业绩报酬敏感度究竟会如何影响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呢?是不是管理层业绩报酬敏感度越高则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越拉近呢?提高业绩报酬敏感度能够拉近经理与股东的利益,降低代理成本。但是在关于业绩报酬敏感度与企业价值或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却各种各样。经典的代理理论文献(如Holmstrom,1979)指出,以业绩为基础的报酬在提供激励的同时也给经理人员带来了薪酬风险。这种激励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经理人员负担了过多的风险,他们会追求低风险的政策,这种政策往往会降低企业的业绩。通过将报酬与业绩挂钩,激励性报酬制度给经理的报酬带来了风险,从而实现了拉近股东与经理利益的目的。因为经理喜欢更多的报酬,所以他们就会致力于改善企业业绩,从而提高他们的报酬,降低无法获得高报酬的风险。但是,这种促进利益结合的机制的作用机理也构成了它的局限性,使它不能无限度地用在回避风险的经理身上。当面临的风险过多时,经理的风险回避程度会加大,不投资于那些收益颇丰但却有风险的项目。问题的关键在于,经理对风险的态度与股东不同。股东可以通过多样化投资来分散风险,他对风险的态度是中性的,而经理一般只能把人力资本投入一个企业,是回避风险的。如果业绩报酬敏感度过大,经理面临的风险更大,于是他会更为回避风险。在对投资项目的取舍上,与股东的差距拉大。回避风险也就意味着回避收益,结果业绩报酬敏感度过高反而会导致企业业绩下滑。薪酬契约的目标是提供经理人员采取恰当行动的激励机制,约束条件是必须保证有效的风险分散,在对薪酬契约的选择中,必须在这二者间作出权衡。这说明,提高业绩报酬敏感度是有副作用的。随着敏感度的提高,经理会更有动力为股东创造财富,这是提高敏感度的收益;但经理薪酬的风险也会随敏感度的提高而越来越大,经理所采取的回避风险行为会给股东带来损失,这是提高敏感度的成本。当企业本身的业绩报酬敏感度不高时,提高敏感度带来的收益超过了成本,业绩就会改善(可以称为激励效应);当企业的业绩报酬敏感度较高时,提高敏感度带来的收益有可能为成本所抵消,甚至不如成本大,此时就会导致业绩下滑(可以称为风险效应)。也就是说,业绩报酬敏感度发挥作用有一邻界点,在此点以下业绩与敏感度正相关,此点以上二者负相关。临界点的位置与企业的具体情况有关。例如,企业的风险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较大的风险将使经理回避风险的行为更强烈,所以风险大的企业临界点较小。
可见,业绩报酬敏感度越高并不一定意味着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越接近。如代理理论所分析的那样,它们之间存在一种非线性关系。在较低的业绩报酬敏感度水平,增加业绩报酬敏感度会拉近股东管理层的利益,但是在较高的业绩报酬敏感度水平,增加业绩报酬敏感度可能会适得其反。
根据以上论述,如果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是由于自由现金流问题引起的,则随着业绩报酬敏感度的增加,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会先降低而后增加;如果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引起的,则随着业绩报酬敏感度的增加,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会先增加后降低。
因此,我们提出下述备选假设:
假设1a: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与管理层业绩报酬敏感度呈非线性关系,且随着业绩报酬敏感度的增加,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会先降低而后增加——自由现金流假说。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