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领导者的成“佛”之路
本章导读:
众生皆“迷”,“悟”即成佛。
佛教把执迷不悟的芸芸众生称之为“凡”,把参透实相的觉悟智者称之为“佛”。生活在“六凡法界”中的凡夫,因无法看清生命的本质而随波逐流,在痛苦的六道中循环往复轮回不止。只有智慧的觉悟者才能超凡入圣,立地成佛。
凡夫的成佛之路,需要经历“四圣法界”的层层历炼和持续不断的自我超越,才能修成正果;而企业领袖的成长之路,除了需要超越“平凡”的能力、自我突破的勇气和追求“卓越”信念以外,还必须具备觉悟本质的“佛商智慧”和超凡脱俗的“佛商境界”。
经题:《心经》
经解领导力:
心:真我、自性。——领导成就,是领导者自我境界和格局所决定的。
经:距离目的地最近的路。——领导者必须找到一条能让自己和下属同时成功的路。
领导感悟:普通的领导者,领导“人”;卓越的领导者,领导“心”。
能成“佛”的领导者
佛说:众生皆有佛性。
佛是觉悟了的众生,众生是还没觉悟的佛。
凡夫之所以叫凡夫,是因为凡夫没有像佛陀那样用般若智慧解脱自已,用无上正觉②参破实相③!
32岁的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遥望夜空,深远的天幕上繁星点点。一颗最亮的星辰刺破黑幕,划过苍穹,像夜明灯一样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释迦牟尼沐浴着如梦的星光,当下开悟,立地成佛。他脱口而出说出了成佛后的第一句话:“奇怪啊,奇怪啊!世上所有的众生,没有一个不具有像星光一样灿烂的智慧,只是因为被种种假相的乌云迷惑蔽挡,才无法展现出真我的本性。”
贵为太子的释迦牟尼,降生在皇宫贵胄之门,成长于锦玉温柔之乡,享受着荣华富贵之养。但现实生活中永恒存在的生、老、病、死,和谁都无法改变、不可逆转的世间无常,让悉达多太子倍感迷茫。他试图寻找出一条能永离生死的解脱之道,达到超越轮回的生命涅槃。
26岁的悉达多太子在深夜里悄悄地离开皇宫,他割断头发,进入茂密的丛林和苍莽无人的山涧修行解脱之法。然而,尽管他遍访仙人、刻苦精进,甚至苦修到每日仅食一麻一麦的极限,但是整整6年过去了,却仍然一无所成。连他父王派来暗中保护他的五个最为忠诚的侍从都对他失去了信心,离他而去。
一天,受尽磨难的悉达多太子,改变了自已坚持6年的苦修方式。他走出丛林,用尼连禅河的河水洗净身上的污垢。他决定不再向身外求法,转而向内心寻找解脱的法门。他来到伽耶山上一棵高大的菩提树下,接受了一个牧童送给他的草垫,然后端坐在菩提树下,发下誓言:“如果再不能成佛,誓不离座!”
经过7天7夜的禅思冥想,悉达多太子终于降伏心魔,打开了无上正等正觉的成佛之门。曾经对他失望并离他而去的憍陈如等五位侍从,听说太子成佛,重又回到释迦牟尼的身边,向佛陀忏悔,请求佛陀的原谅。释迦牟尼把这五位侍从收为弟子,他们五人成为了佛陀最早度化的僧侣,他们也是佛教史上的第一批僧团。自此,佛教体系中最核心的佛、法、僧三宝全部俱足。佛陀的思想,也通过三宝广布天下、传播万方,成就众生离苦得乐的无上功德。
“佛”,汉意为“觉悟者”,指修成正果的境界。成佛的人,也就意味着永远超脱了凡夫俗子的六道轮回。
在佛的世界里,释迦牟尼为我们描绘了凡夫在这一生的生命结束之后可能去往的十个地方。并根据“苦”和“乐”的程度,把这些地方分成了十个等级,佛教称之为“十方法界”。
“十方法界”依照从极恶到极善、从极苦到极乐、从极低层到极高层递进次序排列而成。最下面的六个法界,叫做“六凡法界”(凡夫层);从包括“声闻”到“佛”的四个法界,叫做“四圣法界”。越向上的等级越高,越向下等级越低。
佛陀告诫众生,因果循环,六道轮回。人在一生中的所有行为,都将被累积成决定我们死后去往何处的“因”,并直接导致我们去往何处的“果”。
凡夫不知因果,所以永远会在六道中循环往复。只有从进入第七位的阿罗汉(声闻法界的最高果位)开始,凡夫才会永远了脱生死,超凡入圣。
佛法描述的“十方法界”结构模型,如图1-1所示。
图1-1:佛教“十方法界”等级示意图
在佛教的理论体系里,愚痴的众生如果想要完成由凡入圣的全部过程,有时候需要经过千百亿那由他④世的劫难。而那些根器⑤猛利的佛家弟子们,却能在刹那之间顿悟成佛。两种差距的存在,并不表示众生生来的不平等。恰恰相反,佛陀告诉我们的却是“众生皆佛”,人人皆有佛性。两者之间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别,秘密就隐藏在我们的内心中!
禅宗二祖慧可大师,有一次向达摩师祖请教:“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说:“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说:“我与汝安心竟。”
这段经典的对白,明确地告诉我们:凡夫与佛之间的界限,就隐藏在“空”和“有”之间!唯物者认为空有相对,佛教认为空有不二。只有认识二者之间的真有妙用,才能彻底解脱束缚我们心灵的铁链枷锁。所以,《心经》上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不管是佛教的理论体系,还是释迦牟尼成佛之路的现身说法,无论在形式上、方法上,还是步骤上都在暗示我们:一个有所作为的领导者,至少必须跨越四道台阶,才能脱胎换骨、成就大业。
如果把凡夫成佛的各个阶段,和领导自我修炼的成长阶段对应起来,一个普通的“凡夫型”领导,想要成长为“佛陀型”的领导者,至少需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如图1-2所示。
领导者需要经历的四个阶段是:
第一阶段:凡夫之欲,领导者的动机
第二阶段:罗汉自觉,领导者的修炼
第三阶段:菩萨觉他,领导者的同盟
第四阶段:佛陀正果,领导者的涅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