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战场上旗进人进,旗退人退。中世纪的战场,旗帜规模庞大、蔚为壮观。王旗、州省旗、市旗、行会旗、出兵的骑士旗等等夺目出。1339年的英法Buironfosse之战,法军的220面旗帜与560面三角旗对撼英军的74面旗帜与230面三角旗。1410年,坦能博格战役,日耳曼骑士的56面旗帜迎风招展,波兰——立陶宛军队也不甘示弱,91面旗帜高高飘扬,它们主要都是各城市与州省的徽章象征。类似这样的旗帜直到16世纪仍出现在战场上,此时欧洲国家开始在永久军团的基础上建立正规军。
之后,旗帜上的纹章特征开始逐渐消失,到17世纪初,多数旗帜都用守护神或象征图案替代。1597年,法同率先设计出了步兵旗与骑兵旗,所有其他国家紧跟着步其后尘。自此军旗始终屹立在战场上,直到19世纪末现代作战技术的出现,才功成身退(不过例证也说明在二战中仍有军旗存在)。如今,只有在军队仪式或国家仪式上才能见到军旗的身影了。
中世纪,旗帜不仅用于战场上,在和平时期它们也出现在城堡的塔顶上、城市大厅、欢乐的游行队伍或节假日里。纵观旗帜的发展,都与当地教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一面战旗都要献祭给教会,和平时期也存放在那里,直到它不再有任何价值。中世纪战场上使用的大部分旗帜后来都作为州、省、城市和行会的标志,直到今天,中欧许多城市以及意大利仍还在使用。
19世纪以前,陆地旗帜的用途很局限,仅有不多的国家将其作为国旗。1848年的欧洲革命燃起全世界范围内的激进改革,单一民族国家的概念由此诞生。于是,许多获得独立的国家将船旗摇身一变成为国旗。
盾形纹章被视为是与统治者、国家一体的标志,国旗同样自始也被视作是一种象征。人们逐渐认同与其说国旗是民族的象征不如说是国家的象征这一说法。独立运动领袖、革命者还有学生不断引用旗帜,使它日渐深入民心,以至后来逐渐被政府官方所接受。英国国旗就是最好的例证,究其实,时至今日,英国也从未正式宣布联合王国国旗是英国国旗,它说明一个民族的感情远比国家的立法行动来得重要。几乎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同旗所代表的含义不再是一块旗布,它与人民的心灵紧紧相依,人民愿意为之肝脑涂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