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价格歧视”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如某些地方的旅游景点出售门票,对本国人低价,对外国人则为高价;有的地方,给本地人打折,外地人却不能享受这一待遇等。事实上,人们并不喜欢“价格歧视”,他们希望享受公平待遇。
消费者与消费者也是有差别的,每类顾客对商品价格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对于对价格斤斤计较的消费者,商家应该实行低价;而对于对价格满不在乎的消费者来说,则应该实行高价。这样一来,就会赢得更多消费者。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陌生医生询问患者一些问题,如“平时你是不是经常到饭店去吃饭呀?”“你经常喝什么酒呀?”“你经常进行健身活动吗?”“是否经常出去旅行?”有许多人认为这是医生在关心日常生活起居,事实并非如此,这是医生在“侦察”一个人的经济实力的表现,只有这样,医生才能有根据地进行合理报价,实施“价格歧视”策略。
老百姓多付了钱,自然会觉得吃亏,因此大多数人都会反对商家的价格歧视行为,强烈要求得到公平待遇。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消费者都对价格持有抵制态度。
在市场上如果人人平等,不存在价格歧视的话,并非能收到比较好的结果。有一种价格歧视称为“完全价格歧视”,指的是厂商向每一位前来购物的老百姓收取刚好愿意支付的价格的一种行为。从表面上分析,“完全价格歧视”是一种不公平的做法,事实果真如此吗?从价格歧视可以知道,不同的有效需求者都能得到有效的供给,如果我们从需求与供给相等的角度来看,并不存在歧视这一说法。
在生活中,往往有一些对价格敏感、需求弹性大的普通百姓,如果商家不“歧视”这一类人,也会惹急他们的。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也是经常发生的。美国P&G公司就是典型的一个例子。
该公司一直采用“折扣券”制度,对一些积攒、保存、携带、出示“折扣券”的顾客(往往都是收入较低的顾客)收费时,大多数都可以享受优惠。为了区分消费者弹性成本,P&G公司于1996年取消了“折扣券”这一制度。为此,惹怒了许多顾客。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