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公正德性论:亚里士多德公正思想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58728
  • 作      者:
    黄显中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公正德性论:亚里士多德公正思想研究》对文本的剖析较为细腻,剖析中运用了现代分析哲学的方法,渗透着浓厚的思辨哲学的底色。
展开
作者简介
    黄显中,男,1972年出生,湖南桂东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博士。现任湘潭大学社科处副处长,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行政管理、公共管理(MPA)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道德哲学、政治哲学、行政哲学等的研究。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参著《西方伦理思想史》、《西方伦理学思想史》、《现代行政管理新探》等多部著作和教材。在Frorltiers of Priloso—phy in China、《光明日报》、《文史哲》、《中国人民大学学报》、《道德与文明》等全国知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公正德性论:亚里士多德公正思想研究》以亚里士多德的文本为依据,以丰富详实的研究资料为基础,以当代西方公正理论为参照,专门探讨亚里士多德的公正德性。亚里士多德的公正德性,以其理想城邦为伦理生态;它是一种“非个体的个体”伦理德性,从而与纯粹的个体伦理德性相区分。公正虽然被定义为合法与公平,但他的公正德性不属于规则中心的规范伦理类型,而是属于德性伦理的类型。公正德性有其自身的秉性,但又是德性原理在其中的运用。因此,《公正德性论:亚里士多德公正思想研究》名为探究亚里士多德的公正德性,实则探究其整个伦理学和政治学,探究德性伦理的原理。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公正的目的<br>    亚里士多德的公正德性,倘若不置于城邦背景之中,不可能得到正确理解。他的公正德性在伦理学中作专门论述,而其伦理学以城邦公民为听众,城邦公民是其公正德性直接针对的对象。他本人把公正德性运用于城邦政体的建立,更是反映着公正德性的城邦环境。亚里士多德公正德性的这种特性,根源于他的理论与实践关系观。他对其前辈学说的批评,总是以其生活的城邦为依据,故他的实践哲学可以说是对当时城邦生活的描绘。罗素对此评论道:“亚里士多德的伦理观点大体上代表着他那时有教育的、有阅历的人们的流行见解。”①罗素并非贬低亚里士多德,而是要说明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的思维程度;甚至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也未对理论和实践作明显区分。这种理论思维的限度,体现着亚里士多德的思维特点,也由此决定了公正德性的伦理生态。<br>    亚里士多德对城邦本身做过大量论述,这些内容作为其公正德性的背景的同时,又是其政治学和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是学者们争论不休的主题。因而,在深入探讨亚里士多德公正德性之时,必须把希腊城邦本身当作首当其冲的问题。按照亚里士多德本人的定义,古希腊城邦是一定数量的公民为着完美自足的生活而形成的某个整体。<br>    ……
展开
目录
序言<br>导论<br>1. 公正理论的时代背景<br>2. 公正理论的一般特征<br>3. 正义研究的主要意义<br>4. 正义研究的基本方法<br><br>第一章 公正的目的<br>第一节 希腊城邦<br>1. 伦理实体<br>2. 伦理关系<br>3. 伦理秩序<br><br>第二节 幸福生活<br>1. 涵盖论的幸福<br>2. 理智论的幸福<br>3. 辩证论的幸福<br><br>第三节 城邦公民<br>1. 政治论的公民<br>2. 德性论的公民<br>3. 伦理论的公民<br><br><br>第二章 公正的德性<br>第一节 公正的伦理类型<br>1. 公正非德性伦理范围<br>2. 德性伦理的基本结构<br>3. 公正归属于德性伦理<br><br>第二节 公正作为德性<br>1. 公正德性的概念<br>2. 公正德性的本质<br>3. 公正德性的挑战<br><br>第三节 公正德性的地位<br>1. 公正德性的完全特性<br>2. 公正德性与大度德性<br>3. 公正德性与友爱德性<br><br><br>第三章 公正的理念<br>第一节 合法即公正<br>1. 良法论的观点<br>2. 目的论的观点<br>3. 德性论的观点<br><br>第二节 公平即公正<br>1. 平等论的观点[总]<br>2. 平等论的观点[分]——公平的形态<br>3. 目的论的观点<br>4. 德性论的观点<br><br>第三节 合法与公平<br>1. 隶属与种属<br>2. 积极与消极<br>3. 自为与自在<br><br><br>第四章 公正的秉性<br>第一节 中道<br>1. 公正德性即中庸之道<br>2. 公正德性的两个极端<br>3. 德性中道与伦理中道<br><br>第二节 应得<br>1. 斯城哲人的应得秉性<br>2. 罗尔斯应得观念批判<br>3. 公正德性与应得秉性<br><br>第三节 相互性<br>1. 公正德性的相互性秉性<br>2. 相互性秉性的现代探索<br>3. 相互性秉性与相互善意<br><br><br>第五章 公正的德行<br>第一节 公正德行的自愿<br>1. 公正德行的意愿<br>2. 公正德行的自愿<br>3. 公正德行的自由<br><br>第二节 公正德行的明智<br>1. 公正相伴明智<br>2. 公正合乎明智<br>3. 公正对应明智<br><br>第三节 公正德行的自制<br>1. 自制的坚持<br>2. 意志的软弱<br>3. 责任的分担<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