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激光的产生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强的相干光源。1958年,物理学家A.L.Schawlow和C.H.Townes首次提出可以将MASER(MicrowaveAmplifica—tionforStimulatedEmissionofRadiation,受激辐射微波放大器)原理从微波段延伸到光谱段,并给出了理论证明,几乎同时A.M.Prokhorov也提出研制光波波段的MASER建议。1960年,T.H.Mamain成功研制出了世界第一台光波MASER(LightAmplificationforStimulatedEmissionofRadiation,受激辐射光波放大器,缩写成Laser)——红宝石激光器。1964年,钱学森建议将用于光波段的MASER命名为“激光”。
激光的产生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章从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几个过程出发,叙述激光产生的基本原理。本章讨论的重点是自然光的自发辐射与激光的受激辐射、光放大和振荡的基本概念以及激光器的基本构成。
1.1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几个过程
由原子物理学可知,原子可以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且具有不同的内部能量,这些能量在数值上是分立的。若原子处于内部能量最低的状态,则称此原子处于基态10其他比基态能量高的状态,都叫激发态。在热平衡情况下,绝大多数原子都处于基态。处于基态的原子,从外界吸收能量以后,将跃迁到能量较高的激发态。
普朗克于1900年用辐射量子化假设成功地解释了黑体辐射分布规律,波尔于1913年提出原子中电子运动状态量子化假设,在两者的基础上,爱因斯坦从光量子的概念出发,重新推导了黑体辐射的普朗克公式,并在推导中提出了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受激辐射和自发辐射。他采用的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模型,只考虑原子的两个能级。如图1—1所示的能级E1和E2,单位体积内处于两能级的原子数(原子数密度)分别用n1和n2表示原子从能级E2向能级E1跃迁,辐射出光子hv,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吸收光子hv。辐射光子的过程,分为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
1.1.1自发辐射
当原子被激发到高能级时,它在高能级上是不稳定的,总是力图使自己处于低的能量状态E1,如图1—1所示。
处于高能级的原子,即使在没有任何外界作用的情况下,也有可能从高能级E2跃迁到低能级E1,并把相应的能量释放出来。这种在没有外界作用的情况下,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的跃迁方式有两种:一种跃迁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放出,称为无辐射跃迁。另一种跃迁过程所释放的能量是通过光辐射形式放出,称为自发辐射跃迁。辐射出的光子能量hv21满足玻尔条件E2—E1=hv21。假定,参与自发辐射的原子数dn21,原子通过激发若在时刻t,处于高能级E2上的原子数密度为n2,从时间t到t+dt时间,即在dt时间间隔内,若在单位体积中有dn21个原子从高能级E2自发跃迁低能级E1上去,则显然dn21应与n2成正比,也与dt成正比,即dn21=A21n2dt(1—1)式中:A21为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的自发辐射爱因斯坦系数。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