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誉为近代西方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书中提出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的观点至尽还在影响世界。
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近代西方军事理论的鼻祖。
书中论述了作者对战争艺术的独特见解,包括对战争和政策关系的研究,“摩擦”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士气的重要性以及对手一般战略的看法等。
《战争论》是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的观察、研究、分析的结晶。它既是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又是一部哲学著作,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作者在书中论述了对战争艺术的独特见解,包括对战争和政策关系的研究、“摩擦”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士气的重要性以及对一般战略的看法等。这本《战争论》精华本使读者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就能了解《战争论》的精髓和克劳塞维茨思想的重点,对于喜欢军事的读者来说很值得—读。
然而,当我们面临持久战的时候,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也就是要尽量满足那些尽可能小的目的。因为任何目的的实现都是有一个过程的,在实现大的目的之前,我们必须实现小的目的。也就是说,大的目的的实现必定要比小的目的的实现消耗更多的力量。对于最小的目的,我们不妨理解为纯粹意义上的抵抗,也就是无积极意图的作战,也可理解为忍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手段能相对地发挥最大的作用,取得的结果也更有把握。可是,这种消极意义的作战真的能做到无极限吗?当然不能。因为纯粹的忍受就不是战争了。我们知道在个别的行动中,消极的意图比积极的意图产生的效果要差一点儿,当然,这是在积极的意图能够实现的前提下,但是这两种意图的差别在于前者比后者容易实现。
战争中,对于进攻和防御的差别,我们随处可见。而在这里,我们只提出一点:这种消极的意图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切有利条件和较强的作战形式,从而有助于实现这种意图,胜利的大小和获胜的把握之间的哲学上的力学定律就体现在这种意图里。当然,对于所有这一切,我们以后还要研究。
以上叙述已经帮助我们了解到了消极的意图在战争中的作用,也就是说,集中一切力量单纯抵抗,是可以在战争中取得先机和优势地位的,并且,它所表现出来的力量甚至可以强大到足以消灭敌人。那么只需通过持久的作战,就能够逐渐地消耗敌人的力量,使其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从而不得不放弃原先的政治目的。这种方法,多用于弱者抵抗强者的时候。
可见,我们在战争中可以达到目标的方法很多,比如:消灭敌人的军队、占领敌人的地区、单纯占据敌人的地区、单纯入侵敌人的地区、采用直接同政治有关的措施和单纯等待敌人的进攻等。这些方法都可以挫伤敌人的意志,然而,使用哪一种,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除此之外,如果我们顺着思维推进,便不难想象到个人的力量在战争的作用,这是一条达到目标的捷径,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因人而异的方法。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否定,在人类交往的任何一个领域中,都有着超越一切物的关系的个人特点。这里,我们只想指出存在这些方法,因为要想把它们分类,那是过于呆板的做法。由于有了这些方法,所以我们可以说,达到目标的方法是无穷无尽的。
我们还必须认识到,之所以会引发战争,其政治目的是多种多样的。争取国家生存的殊死的战争同由于有强迫结成的同盟或行将瓦解的同盟而勉强履行义务的战争之间也是有很大距离的。认识到这两点,是为了不致把这些能达到目标的捷径估计过低,既不把它们仅仅看成是少见的例外,也不认为它们在作战中造成的差别是无关紧要的。在现实世界中,这两种战争之间存在着无数种类的战争,如果我们有权在理论上否定其中的某一种,那么就有权把它们全部否定,这就是完全无视现实世界。
以上分析了人们在战争中追求的目的,现在来谈谈战争的手段。
我们不能否认,斗争的形式是繁杂的,斗争同粗暴地搏斗不同,斗争中夹杂着很多本身不算是斗争的行为。但我们必须承认一点:战争中产生的一切效果都必然来源于斗争,这一点是战争这个概念所特有的。
事实上,与武装有关的一切都属于军事活动的范畴。这是因为战争中所体现的一切都是通过军队表达出来的,只要有武装起来的人们,就有斗争的存在。
显然,建立和维持军队只是手段,使用军队才是目的。战争中的斗争并不是零散的,而是一个整体,只不过它由众多的部分组成。不过,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将其划分:一种按主体区分,另一种按客体区分。在军队中,通常总是把一定数量的军人编成单位,一定数量的单位又构成高一级组织。因此,这些组织中的任何一个单位的斗争就构成一个或多或少可以区别的斗争单位。另外,按斗争的目的,也可以把斗争分成单位。因而,我们把斗争中相互区别的每一个这样的单位都统称为一个战斗。
我们知道,军队的使用就是数次战斗的决定和部署。因此,军事活动必然直接或间接地与战斗有关。从军人应征人伍、拿起武器、接受训练到整装待发,这一切都是为了进行战斗,为了打败敌人。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简单的道理:任何军事效果与成绩都不会从部署和实施战斗以前存在的条件中直接产生,而只能从部署和实施战斗中产生。
……
第一篇 论战争的性质
第一章 战争是什么
第二章 战争中的目的与手段
第三章 军事中的天才
第四章 战争中的危险
第五章 战争中的劳累
第六章 战争中的情报
第七章 战争中的阻力
第八章 结束语
第二篇 论战争理论
第一章 军事艺术的划分
第二章 关于战争理论
第三章 军事艺术或军事科学
第四章 方法主义
第五章 批判
第六章 关于史例
第三篇 战略概论
第一章 战略
第二章 战略要素
第三章 精神要素
第四章 主要的精神力量
第五章 军队的武德
第六章 胆量
第七章 坚忍
第八章 数量上的优势
第九章 出敌不意
第十章 诡诈
第十一章 空间上的兵力集中
第十二章 时间上的兵力集中
第十三章 战略预备队
第十四章 兵力的合理使用
第十五章 几何要素
第十六章 军事行动中的间歇
第十七章 现代战争的特点
第十八章 紧张与平静--战争的力学定律
第四篇 战斗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现代会战的特点
第三章 战斗概论(1)
第四章 战斗概论(2)
第五章 战斗的意义
第六章 战斗的持续时间
第七章 决定战斗胜负的时刻
第八章 战斗是否需经双方同意
第九章 主力会战(1)--决定主力会战胜负的时刻
第十章 主力会战(2)--胜利的影响
第十一章 主力会战(3)--会战的运用
第十二章 会战失败后的退却
第十三章 夜间战斗
第五篇 军队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战区、军团和战局
第三章 兵力对比
第四章 各兵种的比例
第五章 军队的战斗队形
第六章 军队的一般配置
第七章 前卫和前哨
第八章 先遣部队的行动方法
第九章 野营
第十章 行军
第十一章 行军(1)
第十二章 行军(2)
第十三章 舍营
第十四章 给养
第十五章 作战基地
第十六章 交通线
第十七章 地形
第十八章 制高
第六篇 防御
第一章 进攻和防御
第二章 进攻和防御在战术范围的比较
第三章 进攻和防御在战略范围的比较
第四章 进攻的向心性和防御的离心性
第五章 战略防御的特点
第六章 防御的手段
第七章 进攻和防御的相互作用
第八章 抵抗的方式
第九章 防御会战
第十章 要塞(1)
第十一章 要塞(2)
第十二章 防御阵地
第十三章 坚固的阵地和营垒
第十四章 侧面阵地
第十五章 山地防御(1)
第十六章 山地防御(2)
第十七章 江河防御(1)
第十八章 江河防御(2)
第十九章 沼泽地防御和泛滥地防御
第二十章 森林地防御
第二十一章 单线式防御
第二十二章 国土的锁钥
第二十三章 侧翼活动
第二十四章 向本国腹地退却
第二十五章 群众武装
第二十六章 战区防御(1)
第二十七章 战区防御(2)
第二十八章 战区防御中的逐次抵抗
第七篇 进攻
第一章 与防御相关联的进攻
第二章 战略进攻的特点
第三章 战略进攻的目标
第四章 进攻力量的削弱
第五章 进攻的顶点
第六章 消灭敌人的军队
第七章 进攻性会战
第八章 渡河
第九章 对防御阵地的进攻
第十章 对设防营垒的进攻
第十一章 山地进攻
第十二章 对缺乏纵深的防线的进攻
第十三章 灵活机动
第十四章 对沼泽地、泛滥地和林地的进攻
第十五章 寻求决战的战区进攻
第十六章 不寻求决战的战区进攻
第十七章 对要塞的进攻
第十八章 对运输队的攻击
第十九章 对在宿营地中的敌人军队的进攻
第二十章 牵制性进攻
第二十一章 入侵
第八篇 战争计划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绝对战争和现实战争
第三章 战争的内在联系与目的
第四章 对战争目标的进一步确定(1)--打垮敌人
第五章 对战争目标的进一步确定(2)--有限目标
第六章 政治与战争目标
第七章 有限目标的进攻战
第八章 有限目标的防御战
第九章 以打垮敌人为目标的战争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