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生育与村落文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157390
  • 作      者:
    李银河著
  • 出 版 社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李银河,1952年生于北京,山西大学历史系学士,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银河是当代中国最富社会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主要研究领域是妇女社会学、家庭社会学、性别研究、性社会学。她的许多理论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推动性作用。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2004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之一。2008年,入选“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社会人物”。
展开
内容介绍
    费孝通教授对后辈耳提面命时,说过一句带点哲学意味的话:社会学研究要出故事!费孝通说要“出故事”,不是说让我们去编些故事出来,而是要我们去研究人与文化的始终,有头有尾地去说明问题。
    以前做独身、同性恋的研究,多少还是些老的故事,因为这些研究在国外早有人做过;而这次的研究就是个新的故事了。透过这些故事,我们就能够克服文化中心主义的偏见,克服文化差异的壁垒,去了解与自己不同的文化群体及其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至高无上的目标是真实。而恰恰是这一点,总是被人遗忘。
展开
精彩书摘
  全村89户人家除了3户放羊和出外打工外,全都或多或少承包了几亩土地。具体说,平均每户承包9.5亩土地(中位值为10亩,众值为12亩)。这仍是一个以农为主的村庄。除种粮之外,部分村民近年来最大的一项收入来自养蚕。全村有36户人家养了蚕,占总户数的40.4%。养蚕的收入从每年100元至1600元不等。多数养蚕人家每年都能收入五六百元。全村有53户人家养了猪,占总户数的59.6%。其中大多数只养1头猪,最多的一户养了3头。养羊的有43户,占全村总户数的48.3%,羊只从1只到30只不等。全村大多数人家都养鸡,计82户,占92.1%。在生产商品化极低的时代(现在也不高),鸡蛋成了人们换零花钱的主要来源。可以这样说,鸡蛋是南山头村经济生活中少数几宗上市场交换的物品中不小的一宗。
  村里人的居所有三类:一类是两层小楼,大多是土坯墙木梁瓦顶,二楼只堆放粮食农具杂物,并不住入;另一类是平房,一般都是早年兴建的,已有几十上百年的历史,有些窗棂还雕成古色古香的图案,但已被经年日晒雨淋烟熏火燎搞得古旧不堪;第三类是少量窑洞,因为这里是黄土丘陵地带,窑洞是方便省钱的居处。从住房情况看,虽然房子质量很差,但村民住的比起城里人尚属宽敞,全村平均每户拥有3.6间楼房,1.6间平房和0.3间窑洞。有66户人家有楼房,30户有平房,14户有窑洞。这三个数的总和不是89户,原因在于不少人家既有楼房也有平房。村民在盖房上最是不惜工本,只要有了钱就想盖房,有些旧房子还能住就另盖新房,盖好就把旧房闲置在那里。城里人看了一定会觉得浪费。
展开
目录
序言
一、生育文化类型
1.生育文化的定义
2.生育文化类型
3.我国的三种生育文化类型

二、人口学的困境
1.宏观人口学的描述
2.微观人口学的解释
3.农村养育孩子的成本与效用
4.贝克尔理论不适用于中国农村

三、村落文化
1.村落文化的定义
2.村落与宗族
3.村落文化如何影响生育行为

四、生育的物质动机
1.孩子的直接经济效用
2.孩子的养老保险效用
3.老年自养问题
4.现行赡养法规对生育行为的影响

五、生育的精神动机
1.生育以满足成就感
2.生育以传宗接代
3.生育以满足亲子感情

六、生育动力的抑制
1.两大抑制力量
2.宏观分析
3.计划生育因素的作用

七、生育文化的现代化
1.生殖与性
2.传统与现代化
3.传统文化变异的可能性

附录
附录一:余姚马渚八卦坟以来陈氏系谱
附录二:计划生育父母养老保险制度
附录三: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二胎生育政策的暂行规定
附录四:计划生育合同书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