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旁午、无暇分心所能解释的了。仅凭现有的史料,我们无从窥见玄烽拒绝太子出阁的全部心理。但至少可以作如下推断:三年前玄烨不顾祖训,毅然采纳漠制立皇太子,是吴三桂突然反叛造成巨大应激下的一时之举,而非循序有渐的汉化之道。玄烨立皇太子,重在政治意义,却不是文化价值上的选择。他对此将产生的更深远的效果和影响,看来当初并未有充分的估计。
待十九年三月,战事进入尾声,又有科臣余国柱疏请太子出阁。詹事府将议覆题本呈进,玄烨谓合臣曰:“皇太子方在幼龄,教以读书,必须严切教训,方为有益。其出阁讲书,俱属虚文。即字句或有错讹,亦以为大礼所在,无人敢于匡正,反误每曰讲习之功。”大学士李霜提醒他:“皇太子出阁讲读,系从来大典。”玄烨却冷冷答道:“与其循典礼虚文,有误为学功夫,不如严励训习之有益。且观故明末季,虽遵行此典,无一精通学问之主。造事情着候旨行。”在汉宫看来,本以为玄烨已无任何理由再加推延,不料玄烨的反应却如此冷漠。玄烽此时似已成竹在胸,认为太子为学全在乎日功夫,而不在典礼虚文。他以明末为鉴,又包含对沈荃的答复。两年前沈荃恰恰是以明朝为典范,而这次议覆余国柱条奏的,又是他。疏奏议覆得到合臣李霸的支持,看来朝廷上下已形成一种舆论,要求太子出阁。这种舆论显然又是针对玄烨在宫中亲教太子而来的,不能不引起他的警惕。上年七月京师大地震,引发汉宫对满洲贵族及在外八旗大兵的抗议浪潮,此时仍余波未平,玄烨正焦虑不安”。所以他决不肯屈从汉宫的压力,在太子出合上轻易采用明制。然而玄哗又缺乏合理而周全的应对之策,他虽答应“着候旨行”,却并无下文,也就在情理之中。但既立太子,汉宫对出合…事势必重提,玄烨不可能永远将此束之高阁。按理,他也应有更为积极的姿态。
康熙二十年底,三藩平定,历史又一次给清廷提供了革故鼎新、与民更始的机会。御史戴王缙乘机再次疏请太子出合,玄烽答复得虽然痛快,却依然杳无音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