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雪中足迹:圣严法师自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346198
  • 作      者:
    圣严法师著
  • 出 版 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雪中足迹:圣严法师自传》是第一本在大陆公开发行的圣严法师自传!                                                                                在平凡中遇见大师的真智慧、真性情!寻见照亮你生命的光和爱!
展开
作者简介
  1930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43年出家修行,2009年2月3日圆寂。
  著名佛教道场法鼓山的创办人,分支道场遍及欧、亚、美、澳各洲,门人弟子遍天下。
  佛教界第一个博士学位获得者,1975年获日本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历任中国文化大学教授,美国佛教会副会长及译经院院长,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为辅仁大学、政治大学、文化大学博士生导师。
  举办多种杂志,在亚、美、欧各洲出版中、日、英文著作上百种。其中《正信的佛教》发行近四百万册,《信心铭》被译成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世界著名的佛教大师、宗教界精神领袖、教育家、慈善家、学者,长年在国内外为推动心灵环保、种族和谐及世界和平等工作不遗余力。
  1998年被《天下杂志》评选为四百年来对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位人物之一,被誉为稳定台湾人心的力量。
展开
内容介绍
  我今年七十七岁,我的一生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缩影……这本书可说是我一生的回忆,乃印象及记忆所及……对我来说,个人生命中的细节是不足为道的,但对读者而言,或许会觉得有趣,可以将之作为了解佛理、感悟人生的书籍。
  世间危脆,常处动乱;生死流转,犹如苦海。我们的生命,不过是宇宙的一次呼吸。遭遇一切烦恼,都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我如今的一点点成就,是因缘际会的结果,我没有闪避,而心甘情愿去承担起来,因为我希望帮助别人离苦得乐。现在,是该放下的时候了。
  ——圣严法师
  《雪中足迹:圣严法师自传》是第一本在大陆公开发行的圣严法师自传
  在平凡中遇见大师的真智慧、真性情!
展开
精彩书摘
  我自认是个世界公民,身为宗教师及出家人,我不属于某个民族或国家。我就像浮云一般,从一个地方飘到另一个地方。我的足迹踏遍全世界,地球对我来说感觉很渺小,每个地方都与其他地方相连。
  如同俗谚所说:“落叶归根。”这是说,当人老时,便想回到他们出生的地方,所以几年前我回到了江苏,我出生的地方。
  我的双亲早已不在了。母亲去世时五十多岁,父亲则是八十多岁,晚年过着独居的生活,就像那个时代的每一个中国人民一样,他们的子女必须挣扎着在贫苦中求生存。我清楚地知道,我如果留在大陆,不是离乡到外地谋生,就是无法在贫瘠的庄稼生活中挣得一分口粮,而必须到庙里做和尚。
  即使我没出家做和尚,或者出于臆想,我真的想出办法留在养育我的父母身边,我也无法对他们有什么真正的帮助。我观察到,无论在东方或西方,今天的社会,孩子们几乎照顾不到父母。相反的,父母却常常需要照顾孩子,即使到了他们的晚年也是如此。至少我不需要父母来照顾我。
  我站在父母的坟前时,兄长告诉我,当父亲往生时,他完全不知道我在哪儿,因为离开大陆后,我们就断了音讯。父亲以为我已经在战乱中丧命了。当我凝视着他们的墓地,想到父亲在临死前,仍不知他最小的儿子还活着,我哭了,流下了惭愧和感恩的泪水。父母往生时,未能在他们身边,令我感到惭愧;对于他们给予我的一切,我感恩在心。
  在父母墓前的悲伤逝去了,出家人必须把尘世的情感羁绊抛下,包括对父母、朋友及伴侣的情爱。我没有感情世界的牵挂,否则会造成苦恼,我对人仍有慈心、悲心,那是与有情众生的连结,如果一旦有了世俗的人际牵绊,我就无法好好做一个出家人,那会有问题的。
  这几年,我的步伐开始慢下来了。我依旧每天早起打坐,在大殿做早课,之后我可能会去禅堂,早斋后我会阅读报纸,或者由我的祕书会将网路上的新闻摘要念给我听。我依然备课,但不再个别指导学生,改由资深的弟子训练学生。
  我花在行政事务的时间不多,只需要在重要的文件上签名,或在特别的事情上给予指导。我经常向学生们请教,因为他们很多是各行各业的专家,知道如何解决问题。
  多数的时间我是在接见访客,有些是重要的知名人物,有些不是。我不挑选访客,他们希望能得到我的指引,听闻一些佛法。
  我现在年纪大了,需要午休,年轻时我每天不停地工作十六个小时,没有时间休息,那时候团体才刚成立,有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完成,我可以勉强自已,但现在我需要慢一点的歩调,有时我必须返回台北的处所休息,侍者及秘书会陪伴着我。
  我尽量让自己接收新的经验、接触新的人士,才可以继续学习与成长。我特别喜欢“水涨船高”这句成语。
  即使是在我的晚年,继续成长还是很重要的。我想起了大慧宗杲开悟的故事,他的师父圆悟要试他的悟境,给了他一本圆悟着作的唯一一份刻版,但大慧却把书给烧了。
  圆悟问他:“你为何烧我的书?”大慧回应他:“猎人很难得有机会宰杀一头肥猪。”
  圆悟大师很高兴地回答他:“我以前没那么胖,现在可是长了不少肉。”
  大师很高兴看到他的著作被烧,因为他不用再继续教导那些他已经知道、熟悉,已经在内心下过功夫的东西。所以你看,聪明绝顶的学生可以促使他的老师学习更多。我一直从我的学生中学习,他们使我的修行更深入。
  时间过得真快,青少年、中年、老年就这么一一来临了。我相信我现在的内心世界一定不同于三十年前,但我无法确切地解释有何不同?我的禅修体验更深入了吗?我不知道。感觉到的唯一区别是,三十年前我拥有更多精力,我的身体也强健些。
  当然,也有些其他变化,不过是很微妙的,现在我老了,我的想法、思维大多存在于心,内心安然自若。想要表达的事情不一定非要展现出来,有时是消融于自心。譬如以前我看到弟子们在禅修时懈怠,会用香板打他们,提起他们的精进心。现在当我看到同样的情形,就只会注视着他们,看看他们会不会觉察到自己不够精进。如果不会,我会在开示中提醒他们该如何做。或许是因为我的身体没有以前强健,心力也不如从前了。
  我对女色、名利的反应也不同了。年轻时,看到女人,知道是女人,虽然我会持守戒律,不会触犯。现在女人和男人对我来说没什么不同,都是人。我不需要再提醒自己:比丘戒律是不能触碰女人的。现在我对女人与男人没有什麽不同的反应。
  我曾说过,女色与钱财是我此生的两盏红灯,现在这两盏红灯已经不存在了,因为我不需要去限制或阻止自己。以前我需要这两盏红灯去训练自心不受诱惑,现在这刻意的训练已经不需要了,因为已经内化于心。我已经够老,也已经习惯了。在我心中,金银与尘土没有差别,不过是物质而已。
  
  回顾一生,我可以说从未刻意计划我的人生。年轻时未出家前,我不知道我要做什么。即使在出家后,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过出家生活,或出家是什么意思。我只是听说一间寺庙在找新人,而我没有其他的前途,所以就去了那间寺庙,出了家。
  如果这件事没有发生,我仍会是乡间穷人家的小孩,与我的兄姊或儿时的玩伴没有什么差别。然而在狼山的岁月中,我得到了人生的大方向──将佛法与他人分享。这个信念深植我心,即使在军中也未曾改变。
  当我恢复出家身份时,国民党政府及高级官员都是基督徒,佛教是被遗忘的,我想改善这个状况,那也是我闭关的原因之一。那时没有学校接受出家人,但我想深入修行、阅读、写作、自学,充实自己,以期未来对社会有所贡献,这也是我去日本攻读博士的原因,这一切都是因缘促成的。我出过书,有朋友在立正大学读书,他们帮助我入学,纵使我连高中都没毕业。
  我的生命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因缘际会:如果沉家桢居士没有请我去纽约布朗区的大觉寺,我不会因应西方学生的需要,而发展出禅修的教学方法;如果我没有研究这个修行法门,我不会来教禅法;如果我的师父没有往生,我没有回台湾,今天也不会有法鼓山这个团体在弘扬佛法。
  我自认一生是非常幸运的。我有一个不变的原则:从来不让自己流于满足或陷入失望中。一帆风顺时,我不让自己志得意满;遇到困难、失败时,我不气馁。我会找到办法让自己走下去,当我走进死胡同时,我会转弯另找出路,继续保持前进,因为如果我停下来,就没有希望了。
  那股往前的冲劲──无论遇到任何阻碍或困难时,都会继续下去,不放弃──成为我生命中引导我的动力。我现在老了,接近死亡,但仍看到面前的路,我不觉得我的工作完成了。
  我不依恋往日的成就。人们给我荣誉,但荣誉不能吃,当泰国的朱拉隆功大学给我荣誉学位,校长说我不需要这个荣耀,我接受这个学位,是他们的荣耀。但我觉得很惭愧,自己只不过是个非常平凡的人,不值得领受这份荣耀。我的成就并不是我个人的,是因缘际会的结果,我没有闪避,而心甘情愿去承担起来,因为我希望帮助人们离苦得乐。
  
  我不邀功、不凸显自己功劳的态度,让我的弟子们有时会觉得失望。例如:李登辉先生在任内曾邀请我去他家中教禅坐。我的弟子们听说后,非常兴奋,因为“圣严法师现在是领导人的老师”。他们要散布这个消息,我说:“千万不可。”
  我说:“你们不能这样想,因为我是个和尚。李先生只是听说我会教禅坐,而禅坐对身心有益,所以请我去教他。这有什么特别的?”当李先生竞选连任时,告诉大家“圣严法师是他的老师”。当我听到这话,我回应道:“我只教了两个小时,不是他的老师。李先生那么说是证实他对禅坐有兴趣。”
  还有陈水扁先生在竞选市长连任失败后,前来看我。我送他一幅字,上面写着“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隔年他赢得大选,便把这幅对联挂在办公室。当人们看到时又变得兴奋起来。我说:“那不是我的话,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佛法,陈先生把它挂起来是因为他有智慧。他的举止与我无关。”
  我曾被问及生命中是否有后悔的事。我曾有过难堪的经验,难堪的事情也做了不少,但我没有后悔的事。当我犯错时,我便会忏悔、承担责任,然后继续往前行。
  最难堪的经验是我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当中国文化大学关闭佛教研究所时,我不应该有所批评,我诉请校长让研究所继续开办下去。校长对我说:“法师,你是个出家人,不该执著于成败。”当时我真是羞愧。我是个出家人,但居然是这个在家居士教我佛法,然而这是个很好的经验,我学到了一个很好的教训。
  相信透过我的生命,我能够帮助别人,也能够弘传佛法,但是我仍然认为,我就像是一个风雪中的行脚僧,哪里需要我,我就往哪里去。在台湾、美国与欧洲,我都成立了教授禅修与佛法的道场,在法鼓山也有很多信众。将我的生平故事以英文发表是件好事,希望能有些用处。
  现在,是该放下的时候了。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芒鞋
第二章 敞开的门
第三章 狼山
第四章 上了天堂
第五章 超荐亡魂
第六章 一个和尚的教育
第七章 忠诚的军人
第八章 桶底脱落
第九章 自由了
第十章 棒下出孝子
第十一章 野生地瓜叶
第十二章 批评与害怕
第十三章 在日出之国
第十四章 前进西方
第十五章 吃苦
第十六章 流浪
第十七章 第一张佛桌
第十八章 山中禅
第十九章 鼓震东方
第二十章 圆满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