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教初具规模时期:东汉三国西晋
1.佛教初传中国
洛阳城东有座千年古刹,名之为白马寺。它被誉为中国的“释源”,意即佛教的发源地;又被称作“祖庭”,即中国佛教的第一座寺庙。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个动听的传说:
东汉永平七年(64年),汉明帝刘庄梦见一位庄严而慈祥的金人,头上有一光环,犹如日月,光辉四射。金人起初在空中悠然飞行,然后朝西方而去。汉明帝对此感到非常惊讶,把梦境告诉大臣们,让他们推测吉凶。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可只过了一会儿,学识渊博的大臣傅毅便站出来说:“臣听说西方有神,轻举能飞,人们称之为‘佛’。陛下所梦见的金人想必就是佛。”汉明帝认为他说得有道理,于是就派郎中祭愔和博士弟子秦景等人,出使天竺(今印度),寻访佛法。
蔡愔、秦景等人历尽艰险,在大月氏国遇见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他俩真诚热情地邀请两位高僧赴东汉京都洛阳传经说法。摄摩腾和竺法兰立志弘扬佛法,欣然接受邀请。他们用白马驮着佛像和佛经,越高山,涉激流,冒寒暑,顶风沙,不远万里,于永平十年(67年)来到洛阳,受到了汉明帝的礼遇和厚待。
翌年,汉明帝下诏
在洛阳城东四十里的雍门御道南侧建寺,供两位高僧弘扬佛法,传译经典。驮经的白马也养在寺里,为记其功,故名之为白马寺,这是在中国建立的第一所佛教寺院。摄摩腾和竺法兰也在白马寺内译出了中国最早的佛教经典-《佛说四十二章经》。
至今白马寺前山门两侧仍旧各屹立着一匹石雕白马,寺内的东、西侧院中分别有摄摩腾、竺法兰的墓冢,寺内大殿壁中嵌有《佛说四十二章经》的刻石。作为中华第一古寺,历代名僧都曾慕名而来,于此译经传教,使之成为佛教活动的中心。它也在晨钟暮鼓声中,送走了近两千个寒暑。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