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间菩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4058836
  • 作      者:
    证严法师著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智慧的人会利用时间,时间在我们的手中就像一颗钻石那样有价值;愚痴的人不知爱惜时间,时间在他的手中,就像一把泥土,任凭它散落。
展开
作者简介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原谅的人。
    证严法师,1937年出生于台湾台中的清水镇。1963年,皈依印顺导师出家,师训“为佛教,为众生”。1966年创办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1966年以来的数十年,法师秉持“佛法生活化,菩萨人间化”的理念,由“慈善志业”肇启,渐次开展“医疗、教育、人文”以及“国际赈灾、骨髓捐赠、环保、社区志工”之所谓“四大志业,八大脚印”,期待由有形的志业推展,达到“净化人心、祥和社会、天下无灾难”的人间净土目标。
    证严法师著作
    1.静思晨语
    2.自在的心灵
    3.回归心灵的故乡
    4.慈济心灯
    5.静思、智慧、爱
    6.美的循环
    7.尘尽光生
    8.谈古说今
    9.心灵之窗
    10.清净的智慧
    11.证严法师心莲
    12.斋后语
    13.欢喜自在
    14.人间菩萨
    15.行经知路
    16.人中之宝
    17.证严法师说故事
    18.生死皆自在
    19.生活的智慧
    20.幸福本事
展开
内容介绍
    证严法师是台湾著名僧人和社会慈善家,他于1966年创办了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四十多年来,证严法师与其弟子,奉行一日不做、一日不食、自立清修的生活,并以出世的精神,积极投入入世的社会救助工作。
    1991年大陆华中、华东地区发生大水灾,证严法师发起了对受灾同胞的赈灾活动。从粮食、谷种、衣被、慰问金的援助到房屋、学校、敬老院、福利院、海堤、集水窖的援建,乃至文化交流、骨髓捐赠等等,只要力量所及,慈济人无不全力以赴,其慈悲的足迹已遍布安徽、江苏、河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河北、江西、辽宁、青海、福建、湖北、浙江、贵州、甘肃、宁夏、四川、内蒙古、新疆等省、自治区。现在,援助工作仍在各地持续进行中,慈济人以“直接、重点、尊重、及时、务实”的原则,透过实践力行的力量,在一步一脚印中,深蕴着同为中国人的浓郁乡土情、同胞爱,亦传达出大爱的普世价值。
    “净化人心”是证严法师一生的宏愿,其思想与著作,对世人有着深刻的影响,法师的“人生系列”丛书自1989年在台湾出版以来,以深入浅出的智慧话语,解除了无数烦恼心灵的苦痛与焦躁,深受读者的喜爱。为了便于大陆读者了解和研究证严法师及其思想,该社经静思文化志业公司授权,独家出版了这套书的中文简体字本。
展开
精彩书摘
    今天是农历的中元节(七月十五曰),在民间家家户户都办“普度”。很多人问我:“普度和超度是否一样?超度之后的亡魂是否能解脱呢?”其实两项答案都是肯定的,但是必须视其功德而定,有功德,灵魂才能得到解脱。
    所谓“功德”,是由学佛修行而来。我们学佛之后,才能够了解将来与过去的业因、果报;造如是因,必得如是果。任何人都无法替我们转业,即使是佛陀也有“三不能”:
    一、不能度无缘众生。
    二、不能转众生业报。
    三、不能度尽所有的众生。
    连佛陀的威德都无法转众生业了,那么还有什么人的功德可以超度众生呢?其实,并非完全不能超度解脱,但必须靠自己的“福慧”来转自己的“业”;有多大的业就要有多大的福慧去转化,才能够得到解脱。
    七月十五日是“佛欢喜日”
    为何有中元普度的节日呢?从佛教的公案中,我们可以找到其根源;流传至中国就成为“普度节”,也就是民间所谓的“拜好兄弟”、“拜普度公”,这是传入中国后的一些俗称。
    印度地方的夏季时节,气候多变,雨水量多,有时候会突然下一场西北雨;那里气候本来就很燠热,尤其夏天更是酷热难当。印度地区地广人稀,而佛陀居住的地方,当然是远离人群聚落,他们每天得出来沿门托钵以维持生活。
    从遥远偏僻的住处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其间难免要穿越树林、走过草坡。一到夏天,地上的蚊虫特别多,尤其是蛇出现的机会更频繁。佛陀为了保护弟子的安危及地上的动物,所以利用夏季的三个月,画定固定区域,让弟子们聚集而居,每个人认真地听佛说法、静坐参禅。此即称为“结夏安居”。
    在此期间,由当地的国王、大臣或长者等经济富裕的人,供给他们生活的食粮,他们就不用出外托钵了,可节省半天以上的时间精进用功。这三个月,他们就一直不断地专心听佛的教法,然后静静地思惟体会,这称为“闻”、“思”;之后若再进一步身体力行,那就是“闻、思、修”三项具足。
    因为专心修行,具足了“闻、思、修”,所以,在这三个月的期间,许多人修得了“戒、定、慧”,于是从迷茫的凡夫僧,转为体悟佛法的圣贤僧;这就是七月十五日定为“佛陀欢喜日”的由来。
    目犍连救母
    在佛教中,有关“普度”的第一个公案来自佛陀的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他的修行已经达到来去无碍的境界。有一次,他在结夏安居静修时,想到自己何其幸福——人身难得而得人身,佛法难闻而闻佛法,又能与佛同世,真是无比庆幸!然而,心念一转,他又马上想到此身之来处,便开始思念自己的母亲,因为身体是母亲所生养的,如今自己已证得圣僧的果位,而母亲往生之后,到底往何处去呢?
    心中生起这个念头后,忽然间,他的精神就转入饿鬼道的境界中,结果看到母亲鼓腹针喉——喉咙像针一样细小,而肚子却有如大鼓一般,在饿鬼道中受尽折磨。
    过去,有一段时间我常提起埃塞俄比亚,那个地区缺乏粮食,年年闹旱灾,农作物无法生长,所以许多人饥饿而死。那时,世界各国媒体的采访镜头全部转向遍地饿殍的埃塞俄比亚,在屏幕上,我们可以看到那些饥饿悲惨的画面:大人和小孩都饿得奄奄一息,气息微弱。看他们的形态:脖子又细又长,肚子又圆又大,手脚瘦得剩下皮包骨,饿鬼道的境界不就是这样吗?
    所以,当目犍连尊者看见母亲这种令人不忍卒睹的形象时,他感到非常痛心,于是运用神通,端了一碗饭到母亲面前,希望能为母亲止饥。他母亲见到这碗饭非常高兴,急忙伸手接过来,但是当她一张开嘴想要吃时,口中竟吐出一道热烟,把整碗饭烧成黑炭。
    大家有没有听过“饥肠中烧”这句话?当一个人饿到极点时,会有严重的缺水现象,体内腹部会发高热、口干舌燥,无比痛苦;目犍连的母亲即是饿得腹胀肠热,所以当她张口吃饭时,腹中的热气就吐出来,将整碗饭烧成黑炭,无法再食用。当时发生这种情形,施与受者都感到悲哀痛苦、无可奈何……
    目犍连尊者虽然神通第一,仍然无法让母亲止饥,他只好出定到佛陀的面前,哀求佛陀解救他的母亲。佛陀说:“不是你一个人的功德就可以转业,你母亲的重业,必须有大福德与大因缘才能够转化。”佛陀指示他:“你一定要成就圣贤僧的大功德力,如果能使每个人起欢喜心,虔诚地为你的母亲祝福,她就能够解脱。总之,必须靠无数人的大功德力才能帮助她。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好是大家功德圆满之日,你可以在这一天设斋供僧,为你母亲祈福。”
    目犍连尊者为了救自己的母亲,便设斋供僧,所有的同修被他虔诚的心念所感动,因此,大家都为他的母亲祝福、超度;结果这个大功德集中于饿鬼道中,使同一天在里面受苦的众生全部获得解脱。因此,我们现在所谓的“盂兰盆会”,是为了解除饿鬼饥寒的痛苦,也可以说是“救倒悬”。
    所谓“倒悬”即是指,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道)的痛苦,就像人被倒挂一样的难受;想解决其痛苦,就必须将他放下来,使他自在。饥饿是最不自在、最痛苦的事,有如人被倒挂一样;欲解其倒悬之苦,就必须拿食物给那些饿鬼充饥。佛陀与圣僧们,除了以大慈悲力的心念功德为他们超度解脱之外,还用佛法洗炼他们贪恋的心念。
    人为何会堕入饿鬼道中?就是因为在人间多贪念啊!人贪而不舍,什么东西都要争夺、占为已有,不肯施舍,将来所得到的果报就是饿鬼道。佛陀为他们说法,可以使其得到心灵上的解脱,并脱离饿鬼道的境界,所以要用佛法与僧伽的力量为他们超度。
    反观现在民间七月十五目的中元普度方式,是不是也能够超度那些饿鬼呢?事实上,这距离目标还相当远呢!这种普度方式,与佛陀在世时,目犍连设斋供僧的意义完全不同。
展开
目录
中元节的故事
慈悲心喜舍行
知足惜福谈衣着
内在心思的涵养
舍理的生活
养生治病谈汤药
少欲能安身
中道的修行
降伏欲念梵行
温柔与勇敢
佛法的入世面目
世间罕见知足人
人心总是由境牵
终日寻春不见春
道贵于行
心包太虚
人生的本分
钻石和泥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