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龙的文化解读:世俗文化支配下的中国传统人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78304
  • 作      者:
    刘毓庆,赵瑞锁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刘毓庆,山西省洪洞县人。1981年山西大学古典文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86年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晋升为教授。同年考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先秦文学博士学位。1999年7月毕业,获博士学位,返回山西大学任教,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所长。2001年,任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著有《古朴的文学》、《朦胧的文学》、《泽畔悲吟——屈原:历史峡谷的永恒回响》、《雅颂新考》、《诗经图注》、《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诗经百家别解考》(第一作者)、《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历代诗经著述考》、《诗义稽考》(第一作者)、《汉字通用声素研究》(第二作者)等十余部学术专著。曾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中国语文》、《民族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文史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国内外刊物发表文章百余篇。现为山西大学教授兼国学研究院院长、文学院院长,社会兼职有:山西省古典文学学会会长、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等。
展开
内容介绍
    20世纪是中国民族自我批判与自我调整改造的世纪,也是对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沉积物进行大手术的世纪。经过一个世纪的批判、调整与改造,民族在人生行为表现上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为了民族彻底的改造,还必须对中国文化进行根本的反思。《龙的文化解读:世俗文化支配下的中国传统人生》旨在通过对龙文化本源的探寻,寻找远古文化与中国传统人生之间的意义联系,从而从根本上对中国文化作出诠释,并着重从龙文化对中国人内在精神的影响及由此而外向化的行为表现层面进行深入分析。
展开
精彩书评
    “《龙的文化解读:世俗文化支配下的中国传统人生》对于龙的研究,目的就是要从考察中国人崇拜的图腾人手,追寻民族文化生命之根,探讨中国原始文化与传统人生之间的意义联系,从根本上认识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从而为龙文化的改造、中国龙的腾飞,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特点,将会使中国人对全人类文化做出新的批判、选择与融合,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中国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新的文化思想结合,必将会使中国在新世纪里走在世界的前列。同时,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将会消除现代世界的种种纠纷,成为世界大团结的粘合剂,因而成为人类的明智选择。”    
    “我们呼唤民族的腾飞:我们不忘过去以一个强大的集体而震撼东方的巨龙,我们更希望由无数个体生命的闪光所创造的灿烂未来!”
        ——刘毓庆
展开
精彩书摘
    一  龙头:牛图腾与黄牛精神
    (一)龙与牛图腾
    《淮安府志》里记有一个牛变成龙的故事,类似的传说至今在民间流传,且不胜数计。在这晚近而俚俗的传说里,蕴含着古老而深厚的原始文化意识。牛无疑是龙的文化元素之一。日本奈良时代的苍龙,朝鲜平安画壁上的飞龙,天安门广场高大的华表柱上的蟠龙,头部的轮廓都透露着龙与牛的血缘联系。清人诸编香《明斋小识》卷一亦云:
    外祖惟怀公,晚年馆湖西鲍氏。饭后无聊,徏倚于庭。见檐际悬一牛首,眉睫间泥
    苔皆满,厥状丑恶。疑而问诸徒。未启口,雷雨交作,方知所见者龙也。
    显然龙头就是牛头的移植了!《帝系谱》说神农氏“牛首”,而《诗含神雾》则说“神农龙首”。《夷坚志》描述桃源坞中藏龙的形状也是“如牛”而身上有鳞甲。
    不过龙、牛这种微妙的关系,我们还须回到图腾的世界去探寻。在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社会里,牛图腾自然是一个显赫的家庭。传说中的伏羲、女娲、夏后氏等都曾与牛有些瓜葛,《列子?黄帝》篇就说他们都是“蛇身人面,牛首,虎鼻”。传说的复杂性。暗示着图腾融合的复杂性。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我们只能就其要者而言之。
    1.神农:象征炎火的牛头图腾
    牛图腾中,势力最为强大的一支是神农氏。神农传为三皇之一,后人又称他做炎帝。文献中异口同声地说他是一牛头怪。如:
    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乔氏之女名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
    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首而生炎帝,人身牛首。
    ……
展开
目录
新序
原序
绪论
(一)龙的本质
(二)龙图腾与中国人
(三)图腾龙的演变和定型
一 龙头:牛图腾与黄牛精神
(一)龙与牛图腾
1.神农:象征炎火的牛头图腾
2.蚩尤:好战的野牛图腾
3.穷奇:牛状狸尾图腾
4.窫窳:牛首人面图腾
5.夔:如牛而一足的图腾
6伯牛:古史失载的牛图腾
(二)牛文化的精神与性格
1.牛文化生成的历史背景
2.勤苦奉献的牛
3.拼搏奋斗的牛
4.乱稳沉持重的牛
5.顽强忍从的牛
6.没有〔神经〕的牛

二 龙喙:猪图腾与口食文化
(一)龙与猪图腾
1.韩流:人面猪嘴图腾
2.封豕:大猪图腾
3.祷杌:人面虎足猪口牙图腾
4.豕韦:北迁的猪图腾
5.并封:连体猪图腾
6.饕餮:豕头图腾
(二)猪与中国口食文化
1.龙体构成中〔猪喙〕入选的地理与历史背景
2.〔食〕与传统中国人
3.〔口〕与传统人生
4.中国官僚阶级的〔胃〕

三 龙身:蛇图腾与中国性文化
(一)龙与蛇图腾
1.女娲:象征女阴的皤蛇图腾
2.伏羲:象征雷电的〔两头蛇〕图腾
3.黄帝:象征云气的〔四蛇相绕〕图腾
4.共工:象征流水的蛇图腾
(二)蛇文化与中国人的〔性〕
1.蛇的女色象征意义
2.〔蛇——性〕文化生成的历史背景
3.黄帝的传统
4.〔色〕与〔情〕之失衡
5.中国文学中的〔色〕
6.关于色之诱惑的对策与学问

四 龙鳞:鱼图腾与中国生殖文化
(一)龙与鱼图腾
1.半坡人:鱼图腾的部落
2.氐人:人面鱼身图腾
3.河泊:巨鱼图腾
4.伯鲧:巨鲲图腾
5.伯禹:鲮鲤图腾
(二)鱼与中国人的生殖崇拜
1.鱼的生殖象征意义
2.中国生殖崇拜文化生成的历史背景
3.植根于生殖崇拜的中国文化
4.根植于生殖的中国婚姻观与人生观
5.以生殖为基础的民族世界观与价值观

五 龙颈:龟鼋图腾与崇寿文化
(一)龙与龟鼋图腾
1.颛项:有角神龟图腾
2.周:天鼋图腾
(二)龟文化与长寿崇拜
1.龟的长寿象征意义
2.龟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
3.拜龟与祈寿、养生
4.龟缩与全生
5.乐生的龟
6.安命的龟

六 龙鬣:马图腾与英雄崇拜
(一)龙与马图腾
1.奚仲、吉光:文马图腾
2.骊畜:黑马图腾
3.嫘祖:骡马图腾
4.白马羌、白马氐:白马图腾
5.丁零:人身马蹄图腾
(二)马文化与英雄主义
1.马的英雄象征意义
2.国民与英雄
3.东亚病英雄

七 龙爪:鸟图腾与权力崇拜
(一)龙与鸟图腾
1.少昊:鸷鸟图腾
2.帝俊:鹨鸟图腾
3.帝舜:双睛凤图腾
4.伯益:燕子图腾
5.殷商:玄鸟图腾
6.谨朱:鸟喙人面图腾
7.皋陶:虎鹰图腾
8.毕方:网乌图腾
(二)鸟文化与中国人的权力崇拜
1.鸟文化的政治色彩
2.权力与中国社会
3.权力与中国人
4.惧官与结贵

八 龙须:羊图腾与国民心性
(一)龙与羊圈腾
1.《山海经》中有关羊图腾的记载
2.羌人:羊图腾中的大族
(二)羊文化与善良心性
1.用善心体谅世界的羊
2.善行与安乐理想
3.羊文化反思

九 龙角:鹿图腾与君子风范
十 龙形:狗图腾与忠诚品格
十一 龙体阴阳:文化融合及其意义
余论
注释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