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5 生存之遵,感恩为成功加码
1.学会感恩,让成功更有分量
自古以来,感恩是人们一直提倡的传统美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正是对感恩的真实写照。在生活中,我们要感谢我们的父母,感谢社会,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在工作中,我们要感谢我们的客户,感谢我们的公司,我们要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我们不能像小人那样忘恩负义,否则我们将得不偿失。
谈到感恩,大家应该都知道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他的家里曾经被盗了一次,当朋友知道这件事后,写信安慰他。而罗斯福就写了这样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能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第一,小偷只是偷走了我的物品,我身体没有受到伤害;第二,他偷走的只是我的部分物品,并不是全部;第三,值得庆幸的是他是小偷,而不是我。”试想,当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可以像罗斯福这样知道感恩吗?可能大部分人都是要抱怨,认为自己倒霉,生活很不幸。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事情已经发生了,怨天尤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使自己放宽心,毕竟生活仍然要继续。
学会感恩
感恩,它是一种对责任、自立、自尊的追求,是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中国古代曾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路,春秋末期鲁国人,小时候,家里比较贫困,常年靠吃粗粮野菜来维持生计。有一天,年迈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来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子路的做法着实让我们肃然起敬。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的人,他会热爱工作吗?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
其实,每个明白事理的人都知道:社会上没有谁应该为谁做什么,只有人们愿意不愿意为他人、为社会做好事。就连父母对孩子也是一样,在孩子未成年之前,抚养孩子是每个家长的义务,可孩子成年之后,就应该独立。有的家长还是在生活中一味地照顾子女,溺爱子女,在工作等各方面帮助子女。这是因为家长心里始终放不下自己的孩子,他们愿意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求。那么,孩子面对父母的这种做法时,应该知道感激父母,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毕竟“百善孝为先”。对待他人给予的帮助,尤其是陌生人给予的帮助,我们更要懂得感激。
感恩让成功更有分量
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懂得感恩,才会对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才会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不可否认,现今仍有很多人,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生活环境等原因,不能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每当面对这样的人时,我们总会感慨万千,心中不免酸楚。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如此之多.但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平凡的人每月只靠拿同定工资维持生计,都已经有很大的生存压力,他们有时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就需要成功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这些贫困的人改善生活状况。
有一位农村企业家在成功了之后,仍“喝水不忘挖井人”。看到家乡的小学破旧不堪时,毅然为家乡建了一所小学,并为学校配备了各种有益于孩子学习和锻炼的器材。看到家乡的父老乡亲生活困难时,尽量为他们安排工作,并从外面引进了好的种子,提高当地的粮食产量。这位企业家,能够无私地拿出那么多钱为孩子建学校,为家乡的发展做了那么多的贡献,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因为,他知道今天的成功离不开生他养他的家乡,离不开家乡父老乡亲的大力支持。他的成功正因为有了感恩而更有分量。父老乡亲在他的感恩之中,感受到了一名成功人士的赤子之心,更加对他宠爱有加,更加支持他的事业。
悟乞丐心态
乞丐在接受他人帮助时,都知道感谢他人。因为他们知道,感恩不仅使自己心灵上得到慰籍,而且使被感恩之人受到尊重、感到其施舍物有所值。成功的人,应该知道自己成功的因素,要不忘“挖井人”,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要心怀感恩,感恩会让自己的成功更有分量;而接受帮助的人,更要懂得感恩,懂得人世间的基本礼仪。
感恩,并不是非要你倾其所有、用重礼感谢帮助你的人不可。工作与生活之中,配合的默契、致谢的语言、礼尚往来的拜访,都能体现你的感恩之心。常怀感恩之心,不记他人之恶,能使一个人生活得更加开心、工作得更加努力。
2.用慈爱来止息仇恨
拥仁爱之心,我们便可以原谅那些曾伤害自己并在心灵深处留下痛处的人。因此,懂得慈爱才会感恩生活,从而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深厚。而一个慈爱之人,心胸必将宽阔辽远。生活中,时常有用暴力来解决仇恨的事情,结果总是两败俱伤。所以,当生活中出现仇恨时,我们不妨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这件事情,相逢一笑泯恩仇的结果可能会是另一番模样。用宽容解决仇恨,不仅可以得到对手的敬佩,双方还可能成为朋友,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佛陀的格言》里提到:“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可用仇恨来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慈爱来止息,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在充满愤怒和恶意的地方,让我们用慈爱对待他们,使他们不受丝毫的损伤。以慈爱来感化怨恨,以善良来感化邪恶,以施舍来感化吝啬,以真实来感化谎言。”乞丐不会因为你的不施舍而对你怀恨在心,相反他却以一颗本善之心对人付之一笑。
仇恨使生活痛苦
周涛在五岁的时候,妈妈由于生病去世了,只有爸爸把他带大。周涛在:74岁的时候,告诉爸爸,已经找到自己一见钟情的女孩儿了,两人在相处中的感情也日益升温。这天,周涛把女友王林带回了家,爸爸非常高兴,并在口袋里塞了2000元钱作为见面礼送给未来的儿媳妇。可当周涛的女友与周爸爸谈到其父亲时,周爸爸脸色顿变,并声称自己身体不舒服,需要回屋休息。后来,爸爸告诉周涛,当时他妈妈的死与他女友的爸爸有直接关系。当时她爸爸耽误手术的时间而导致妈妈离开了人世。从此,周涛与女友断绝了联系,本来深爱的两个人因为长辈的仇恨而分手了,双方都在忍受着心灵上的折磨与谴责。
仇恨确实是周爸爸心里的重负,他不肯放弃自己心中的仇恨,不肯原谅那位医生,并把实情告诉了儿子,使儿子长时间地活在自己的痛苦中。其实仇恨别人有时就是在仇恨自己,如果他不能走出仇恨的漩涡,那么一家人只能在这种重压下痛苦的生活着,永远也难以找到生活中的快乐。
生活中,像周爸爸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上辈人之间的恩怨要让后辈人来承担是不明智的。上辈子的人都已经仇恨了一辈子了,为什么还要继续下去呢?心中应该多一些宽容才是。
用慈爱止息仇恨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用慈爱、理解、尊重和包容来平息人与人之间的怨恨。当别人对你不好的时候,如果你以牙还牙,只会增加对方对你的不满与仇恨。不要认为对方永远是错的,自己始终都是对的。即使真是这样,那你也只是着眼于现在。慈爱是一种纯洁的人性和高尚的心态。
有这样一个故事:她曾经是一个美丽健康的小女孩,有一双灵巧的手,会画画、会弹钢琴,人人都说她是个小天使。在11岁的时候,父母却离异了,她由父亲抚养。继母是个恶毒的女人,对她非打即骂,她经常吃不饱穿不暖,满身伤痕,还要担负粗重的家务。即便是这样忍气吞声,灾难总是突如其来,丧心病狂的继母竟然挥刀砍下了她的一只手。她的人生从此残缺不全。小小的她,第一次懂得了什么叫仇恨。继母被关进牢中服刑,母亲流着泪将她接到了自己身边。
从一个正常人到残疾人,她所经历的身心痛苦是常人所不能接受的。不久,花心的父亲又离婚再娶,那个恶毒女人和父亲所生的小男孩,也和当初的她一样有了同样恶毒的继母。小男孩不仅受到她所受过的苦,还遭尽外人歧视,甚至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他成长得比她更为凄惨。后来,小女孩经常偷偷地给他送去好吃的,还把自己的零用钱给他。
她还仅是个孩子,居然能做出这么感动人心的事情,而这种抉择当然源自于她的慈爱之心。由此,我们不禁联想到现代人的生活,邻居们总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发生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情,而心眼小的邻居会把那些磕磕碰碰的事情记上一辈子,有时甚至还闹得不可开交而大打出手,并且教育自己的儿女仇恨对方家的人。在外人看来这是大可不必的,只不过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很多人就会把它当做种子一样,种在他们的心里,一代又一代,无休止地报复他们的仇人,最终也伤害了自己。仔细想想,这又是何必呢?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有事大家帮忙不是挺好的事情吗?为什么很多大人都不能像那个伟大的小女孩一样深明大义呢?
小女孩的深明大义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美好。所以,我们都要以一颗慈爱之心对待亲人、朋友,哪怕曾经与你有血海深仇的人,它会让亲人如坐春风,会让仇人自惭形秽;会让快乐永远相传,会让矛盾涣然冰释。
悟乞丐心态
慈爱之心是化解仇恨最好的办法。古代乃至现代的许多人,会因他人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而仇恨他人半天;会因他人的某种做事方法而仇恨他人一辈子。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也许某人的错误方法导致了较严重的后果,可那也许是他年轻不懂事的某种表现呢。何况他闯了祸,终究脱离不了要承受闯祸带来的苦果。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们要心胸宽阔,尽可能地原谅他人。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爱才可以化解仇恨。”当面对仇恨时,请拿出我们宽容的心吧!仁者无敌。用慈爱来止息仇恨,能使我们的人生轨迹更加清晰完美。一个尊重敌手的人,更加值得敌手和其他人尊重,也就更加容易获得成功。
展开
——网络名言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来描绘的。所以,无论自己处于多么严酷的境遇之中,心头都不应为悲观的思想所萦绕。
——稻盛和夫
态度决定成败,无论情况好坏,都要抱着积极的态度,莫让沮丧取代热心。生命可以价值极高。也可以一无是处,随你怎么去选择。
——吉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