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动物也有亲子之情,母子之爱,是一种自然本能;如果儒家所说的亲情之爱与此相类似甚至没有区别,那可说不上什么伟大思想,充其量不过是建立在自然血缘关系之上的所谓“家族伦理”。
怎样看待这种“事实”呢?长期以来,人们将动物的母爱和亲子之情说成是自然“本能”,毫无意识,谈不上语言和意义,更谈不上社会与文化;但是,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动物不仅有思维(特别是高级动物),而且有情感;不仅有语言,而且有社会与文化。人与动物的区别不是本质上的,而是程度上的,特别是从生命的意义上去看,人与动物都是自然界的成员,属于同一个“大家族”中的不同族系,因而有共同的一面。不仅如此,现代科学试验证明,人与动物之间能够交流信息,甚至能够交流语言。某些动物如黑猩猩是有“文化”的,有不同的传统和行为差别。①还有许多动物有“互惠利他行为”,能做出牺牲却是为了保护非亲族。②正如某些学者所说:“作为有文化的动物而言,人类可能不像我们以前所想象的那样与众不同。”正好相反,这些事实说明并强调了“人类自身和大自然其他部分之间的连续性”③。
这样看来,孔子即便指出人和动物之间有共同性或连续性的一面,也未必有损于人类的尊严,也说不上把人仅仅降到动物的水平,只是强调自然之情是人的德性的心理基础。中国的许多思想家都承认,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很大。孟子认为,人与禽兽之间的区别就那么一点点(“几希”),宋朝的程颢则认为:“禽兽与人绝相似,只是不能推。然禽兽之性却自然,不待学,不待教,如营巢养子之类是也。人虽是灵,却斫丧处极多,只有一件,婴儿饮乳是自然,非学也,其他皆诱之也。欲得人家婴儿善,且自小不要引他,留他真性,待他自然,亦须完得些本性须别也。”
展开
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一方面如同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所说“牛毛茧丝,无不辨晰,真能发先儒之所未发”;另一方面.又充分表明了一种现代的意识,着眼于探索儒家情感哲学在当前中西文化冲突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今后发展的可能前景。
——余敦康(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此书系统梳理了儒家的情感学说,通过与西方哲学的比较,深入阐述了这一学说的内容、性质与地位,填补了学术研究中的空白。不仅如此,此书还对深入认识中国哲学的特点、贡献与局限,深入认识中国哲学在中西哲学冲突中的地位及其今后的发展前景具有重要意义。
——蔡仲德(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该书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有助于解决当代人精神的惶惑、形上的迷失、存在的危机、生命的困惑以及情感的疏离。
该书最大的特点,不是从传统的本体论、认识论立场研究儒家哲学,而是从“存在论”视角研究儒家哲学;但又不是只讲存在。不讲意义和价值,正好相反,该书是从存在问题人手,最终解决意义和价值问题。它既不同于牟宗三的本体论、实体论的儒学观,也不同于冯友兰的实在论、认识论的儒学观,更不同于当代的存在主义哲学。
在研究方法上,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层层剖析,娓娓道来,有很强的内在逻辑力量与感染力量,语言朴实无华,文笔顺畅洒脱,更增加了可读性、趣味性与启发性。
——郭齐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