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兴,学历: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士、硕士,美国夏威夷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美国俄勒冈大学心理学哲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
经历:曾任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教授、教授兼系主任,美国普度大学客座教授,心理学会理事长,心理卫生协会、教育协会、辅导学会理事,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学术审议委员会、大学学术发展委员会、教师申诉委员会委员。现任台湾师范大学终身职名誉教授及博士生导师,花莲教育大学教育科学讲座,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吉林大学客座教授。
著作:已出版之专著计有《现代心理学(重修版2009)》、《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重修版2007)》、《张氏心理学辞典(重修版2006)》、《心理学概要(重修版2004)》、《心理学原理》(2003)、《心理学思想的流变》(2002)、《张氏心理学辞典》(1989年初版,获台湾新闻主管部门优良著作与优良图书两项金鼎奖)、《教育的应为与难为》(7989)、《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1989年初版,获台湾行政主管部门两岸学术交流奖)、《希望的追寻与挫折》(1985)、《跟孩子一起成长》(1985)、《大学生与校园文化》(1985)、《姻缘路上情理多》(198,5)、《成长中自我的探索》(19815)、《年轻人的感情世界》(19815)、《怎样突破读书困境》(1982)、《心声爱意传亲情》(1982)、《感情、婚姻、家庭》(1981)、《当前高等教育问题》(1981)、《青年的烦恼与出路》(1979)、《心理学》(1977)、《教学的心理学基础》(1974)、《近百年来常见词汇研究评述》(1972)等38种,另已发表之专题论文165篇。
心理与教育理念:心理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研究物性的科学,物性即其本性,物性变化受自然法则支配;心理科学是研究人性的科学,人性非其本性,人性是本性与习性的融合,人性中除少部分受自然法则支配外,多系由社会文化因素所决定。因此今后国内心理科学的研究,宜放弃以往自然科学方法前提取向与西方文化移植取向,改采人性特质与本土文化取向,庶几可使中国心理科学的发展臻于学术独立境界。基础教育的成败系于师资之良窳与家庭之教养,政府虽无权为孩子选择好父母,但政府有责为学生培育好老师;由理想的教师教出理想的学生,是学校教育成功的保证。
荣誉:1975年获台湾教育贡献六艺奖章;1977年获台湾新闻主管部门优良图书金鼎奖;1986年获心理学会心理学贡献奖;1989年获台湾新闻主管部门优良著作与优良图书两项金鼎奖;19904获教育年会教育贡献木铎奖;1991年获台湾新闻主管部门优良著作与优良图书两项金鼎奖;1991年获嘉新文化基金会优良著作奖;1995年获登美国马奎斯出版公司《世界社会科学名人录》;1998年获台湾行政主管部门两岸学术交流贡献奖;2000#-获美国名人学院新世纪学术名人奖章;2000年获美国名人学院心理学成就奖;2003年获香港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国际优秀论文奖;2004年获登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世界名人录》;2004年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优秀论文奖,并编入《中华优秀论文获奖精典文库》;2004年获北京时代学人文化研究院优秀论文一等奖,并编入《探索与成就》;2004年获北京三联创新管理科学研究院国际优秀论文创作成果奖;2005年获中华文化传媒出版社中国当代优秀学术成果奖,并编入中国文史出版社《中国学术大百科全书》;2005年获中国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首届中国改革开放优秀成果一等奖,并编入《中国改革开放优秀成果选》;2006年获中华文化信息协会编入《中华名人文论大全》;2006年获中国发展研究院首届国家创新论坛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年获和谐中国系列丛书建构和谐社会经典文献特等奖;2006年获中国人才科学研究院国家重点人才创新学术研究特等奖,并编入《全国重点人才创新学术成果大典》;2008年获世界学术成果研究院百年学术成就特等奖(获奖档案号ZMX50809),并编入《世界知名学术名家学术成果获奖精选》等25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