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厘清自我的真相<br> 第一章 人生哲学的基础架构<br> “哲学”的原始意义是“爱好智慧”。“智慧”这个词很难捉摸,别人的智慧就算再高,对我们而言都只是文字或语言所表达的知识,可望却不可及。然而,我们仍然必须设法掌握文字背后的思想,将它放在自己的生命中加以实践印证,以转化成属于自己的活泼的智慧。这整个过程需要下一番工夫。古人说,一个人阅读《论语》之后,没有任何改变,就是不曾读过《论语》。意思是文字与生命脱节,读书只是浪费时间而已。离开生活,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生活是盲目的。两者携手并行,人生才有丰富的趣味。<br> 为了有效达成这个目标,首先必须掌握一系列重要的方法和架构,而这一切是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的。以下所要阐明的就是基本的概念。<br> 基本概念<br> 理性是哲学的基础<br> “哲学”的运作以“理性”作为出发点,与“理性”相对的一面则是“经验”。实际生活的经验是零碎、片断,并且互相矛盾的。譬如,我们有时觉得自己是个开朗的人,有时又觉得内心有些结解不开;有时很愿意帮助别人,有时却觉得别人为自己带来困扰。这一类都是经验中常见的情形。经验世界是复杂多样、充满矛盾及紧张状态的;相形之下,理性则保持冷静的状态。采取理性的态度,就可以把情绪降到最低,因此当理性开始运作时,许多事情会显得清澈分明。<br> 另一方面,信仰也和理性不同。譬如,许多人热衷的算命,也带有一些信仰的成分,而这种现象不见得可以用理性的方式加以说明,所以显得十分神秘。神秘往往容易造成一厢情愿的情况。<br> 使用“理性”时,要把握三个重点:<br> (一)澄清概念:我们在思考或说话时都会用到“概念”。譬如,一提及“自我”,首先就要把“自我”的概念界定清楚,否则每一个字词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所以,与他人交谈时,一开始就要清楚界定交谈中所使用的概念,即使是熟识的朋友也有这个必要。<br> (二)设定判准:人在表达思想时,总是包含了一连串的判断。譬如我说:“今天天气很好。”这就表达了一个思想的内容,也就是一个判断。任何判断都需要一个标准。所谓的“天气好”是以什么作为标准?温度的数值,或是个人的感觉?又如,要判断某人是不是好人,也必须先将“好”和“不好”的标准设定清楚。如果没有设定判准,则一件事或一个人的好坏,就没有一定的说法,而容易随时改变。<br> (三)建构系统:这是最困难的部分。所谓的“系统”,就是把宇宙和人生,所有的一切构成一个整体。许多哲学家都会强调自己的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譬如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这句话就表明,孔子的人生观有一个完整的中心思想,可以连贯所有知识。亦即所有知识都汇入同一个系统中,其内在不能矛盾,对外也必须有所依据。<br> 任何一位出现在哲学史上的大哲学家,都各自建构了一套系统。譬如,在《苏菲的世界》和《哲学家的咖啡馆》二书中所提到的西方哲学家,我们一旦进入他们的理论中,就宛如跨进另一个世界,因为这些哲学家使用的语词,往往和一般人原本知道的不太一样,如果没有经过适当的解说,会使人觉得不知所云。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哲学家会有专属的字典,譬如《黑格尔字典》。黑格尔就是自己界定了一系列概念,加以重新定义,设立判断标准,再建构出一套完整的系统。<br> 哲学的工作,主要即在上述三点内涵之中,因此讨论的重点常落在“概念如何澄清”、“判准如何界定”、“由何人界定”、“此判准现今是否仍然有效”等问题。<br> 社会上不断出现新概念,哲学的三部分工作也就不断地循环运作。概念来自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虽然说有所谓“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自古至今人们的经验相差无几,然而每一个时代的人,对于其“共同的经验”却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衍生出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文明,以及每一个时代不同的思想风潮。<br> 分析问题时要结构与发展并重<br> 本部分所谈论的焦点是如何“厘清自我的真相”。这样的题材,一方面可以作普遍的探讨,另一方面也可以针对个人的需求,探讨其特殊的内容。<br> 思考的时候,方法很重要,而方法则和架构有一定的关系。譬如当我们谈到“人”的时候,首先必须思考人的“结构”是什么?其次则要思考人的“发展”是什么?结构是静态的,倾向于“空间化”;发展则是动态的,倾向于“时间化”。<br> 许多人在演说时,常常会提到:“在今天这个时代和这个环境里……”这两者是不同的。“时代”代表着过去、现在、未来不断发展的过程;“环境”则代表“当前这个社会”,它可以与时间暂时脱节,是一个横向的侧面,其中所呈现的就是结构问题。然而结构不可能凭空出现,它一定是某个时代发展过程中的横切面。因此分析问题的时候,要同时注意到结构和发展。<br> 同样,分析自己与他人交往,或与亲人相处所产生的问题时,要先静下心来,想清楚自己本身的结构,譬如构成自己性格的因素。这些因素是从幼年时期逐渐累积,最后形成今天这样的结构,而这就代表了自己的生命特质。<br> 接着要问自己:“是不是满意现在这样的结构呢?如果不满意,以后又要怎么办?”“以后”就是时间的问题,所以我们要设法思考:“我将来想要怎样的结构内容?该往哪个方向走?”孔子教学时喜欢讲“立志”,“立志”是针对将来的,现在没有的,期许将来能够得到,所以立了志向,可以让生命有所转变。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看看能否达成自己原先设定的目标,使生命结构调整及改变。<br> 人是具有位格的主体<br> 人具有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是能思考、感受、抉择之主体。<br> “自我”是意识的主体,也是意识的对象。一般的动物只有意识,所以天热天冷,会有感觉;肚子饿肚子饱,会有反应。但是动物没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意识”意识到自己。意识本来是向外的,譬如动物在受到外来的力量或痛楚时会有反应,但是它本身没有办法去思考“我”这样一个生命,要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动物不会意识到自己是某一个动物,因为它的意识无法形成自我。<br> 人类则有自我意识,也就是向内的意识。因为人类已经跨过“反省”的门槛,能够在心中自我观照,好像照镜子一样。一旦到了反省的意识阶段,就会把自己当作观察思考的对象,这样一来,自己不但是主体,同时也是对象。如此便产生了自我意识,人也因而成为可以感受、可以思考、可以抉择的主体。<br> 接下来谈到自由意志。意志是指“我”决定去做或者不去做一件事。意志是否全然自由呢?许多人对此抱持怀疑的态度。譬如行为主义心理学就主张人类没有自由意志。此派心理学从“刺激与反应”的角度,来解说人的行为模式,认为人的行为受制于他在既定情境中所接受到的刺激。这在心理学中称为“制约”,也就是指用一个条件来约束人,使人产生某种反射动作,亦即人的反应不能离开既定的情境。<br> 由上述观点看来,人的行为不可能离开特定的环境,因此虽然表面上人的行为或意志是自由的,实际上却受制于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如此一来,人似乎变得完全没有自由了。<br> 完全的自由是指没有任何前提、任何条件设定,而可以完全自由地选择想要做的事。这种完全的自由到最后会出现一种任性的、不可预测的行为。因此。无论是“完全不自由”或是“完全自由”,都不是自由意志所要表达的内涵。<br> 自由意志是指人有“自我”,所以会有自由的表现。“自我”是指我自己是一个主体,能够意识到自己跟别人的不同,因此表现出来的行为具有自我的特色。<br> 人有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这二者结合在一起,使得人能够思考、感受、抉择。“思考、感受、抉择”可以对照稍后将要讨论的“知、情、意”,然而前面三者所涵盖的范围较为广泛。思考包括学习,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获取思考材料,慢慢加以运作,并产生心得的过程;感受包括情绪上所有的变化;抉择则包括了选择以及选择之后的负责在内。<br> 几年前,一位建中(台湾重点中学)资优班的学生自杀了,他的同班同学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表达对社会的抗议。信中提到:这位同学是全班第一名,所以自杀的原因不是功课压力,并且他有思想也有智慧,至于为何自杀,应该是对生命仍然存有疑问而已。<br> 这里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讨论。首先,信中提及这位同学有思想,能够思考。然而这里所指的是思考的能力,思考的材料,还是思考的方法?“思考”必须有充足的、大量的、广泛的材料,才不会局限于狭窄的个人经验之内,而一个十五六岁的年轻人有多少思考材料呢?另外,思考也必须有方法上的训练,譬如逻辑、知识论等。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就算有材料也无用。<br> 其次,智慧是人类不可能得到的,就算是大哲学家也只敢说自己“爱好智慧”,更何况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呢?人有身体,必须通过感官认识外在世界,因此会被感觉所限制。人会受到身体的本能、冲动、情绪、欲望干扰,以致在努力得到智慧的过程中,难免遭遇挫折阻碍。<br> 一个人活着,如果能够让自己的身体不起作用,而使心、灵充分运作,这样的人就是真正的自由人,此即“自由”之真义;反之,若是一个人容易冲动,生活中稍不如意就有很强的情绪反应,那么他一点也不自由,反而是将自己的生命捆绑住了。所以柏拉图时代就已经强调“身体是灵魂的监狱”。灵魂是自由的,却不幸被身体拘禁了。为了挣脱身体的束缚,就必须进行修炼,让自己摆脱具体的欲望。孔子说自己“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这就是说,他到了70岁才能够不受身体的本能欲望控制。<br> 当代医疗技术进步,许多病人都靠医疗设备维系生命。然而这些人本身不能表现自我意识与自由意志,也无法从事思考、感受、抉择的活动,因此很难将其视为完整的、正常的人来理解。对于智能障碍或是脑部受损,因而不能从事正常活动的人也是如此。<br> ……
展开
——弗洛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