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阿尔都塞后期哲学思想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6062091
  • 作      者:
    凌新著
  • 出 版 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凌新,男,1968年10月生,湖北汉川人,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师从陈祖华教授。现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政法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在《光明日报》、《湖北日报》、《江汉论坛》、《湖北社会科学》、《统计与决策》、《学海》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20世纪60年代,正当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如日中天之时,阿尔都塞却喊出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上反人道主义的惊人之语。他明确指出,以卢卡奇为代表的西方人本学的马克思主义违背了马克思的本意,是对马克思主义公然的歪曲和篡改。在1965年出版的《保卫马克思》和《读(资本论)》两本著作中,阿尔都塞异常鲜明地高举起保卫马克思主义的大旗,以其一系列令人炫目的全新解读,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马克思形象,进而成为法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保卫马克思主义正统性的理论重镇。在1966年英国《泰晤士报·文学副刊》以“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为名对阿尔都塞作了介绍后,他作为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公认(也许是误认),当时法国学术界甚至把他与列维一斯特劳斯、雅克·拉康、罗兰·巴特、米歇尔·福科四人一起被列为结构主义的“五巨头”。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导论。在导论中首先提出本论文研究主题的缘起:在阿尔都塞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发生了一个重要的但却为人们所忽视的理论事件,即阿尔都塞哲学倾向的转变问题。由于这一哲学转向,我们可以把阿尔都塞的思想划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在前期理论中包含着合理的成分),这种划分不同于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的划分。后者的划分属于理性主义(真理与谬误相对立)的理论范式,其结果是两个截然分开的阶段,青年马克思属于意识形态阶段,成熟马克思属于科学阶段,青年马克思的著作毫无可取之处。显然,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阿尔都塞在批判他前期思想的理论主义倾向的基础上,沿着正确方向逐渐调整着哲学的倾向,并最终找到一条科学探索哲学奥秘的可能路径。此外,在这一部分,本文还对国外和国内的阿尔都塞研究状况作了大概的梳理,并从中发现人们往往忽视了阿尔都塞的哲学转向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理论效应和意义,从而不能从整体上客观地把握和评价阿尔都塞的思想及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第二部分:正文部分。这一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结合阿尔都塞出场的历史背景与理论干预的目的,来分析阿尔都塞的科学主义的哲学观。由于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依据是青年马克思的《1844年手稿》,因而,阿尔都塞采取了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认识论图式来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他通过科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同时又把意识形态当作是与真理相对立的谬误的方式,把青年马克思划入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阶段来取消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合法性。这种科学主义的认识论由一系列概念和范畴组成,包括“认识论断裂”、“总问题”、“科学(=真理)与意识形态(:谬误)的对立”、“理论实践”、“征候阅读”、“生产”等。在这一时期,阿尔都塞的理论中也包含着一些合理成分,最重要的就是作为“多元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它受到理论实践概念的影响),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意识形态概念(它受到理性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影响)等。写作这一章的目的是使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阿尔都塞在哲学转向前后两个阶段对于解读哲学的不同理论范式,即在方法论、问题域以及理论视角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展开
目录
序言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意义的追问
三、研究的现状
四、研究的思路
第一章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主义解读
第一节 理论上反人道主义:阿尔都塞的出场与干预
一、苏共“二十大”与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兴起
二、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
三、一个必须要解决的理论难题:《1844年手稿》
第二节 科学主义的认识论图式
一、“认识论断裂”与青年马克思著作的理论位置
二、“总问题”及其特征
三、“征候阅读法”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实践的理论
一、理论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理论实践的过程
三、“多元决定论”

第二章 阿尔都塞的哲学转向及其意义
第一节 阿尔都塞的自我批评
一、阿尔都塞对前期理论中的理论主义错误的自我指认
二、对“认识论断裂”的再认识
三、对科学与意识形态对立观的自我批评
四、关于理论与阶级斗争相脱离问题的检讨
第二节 哲学倾向的转变及其理论效应
一、哲学倾向及其转变
二、哲学转向的理论效应

第三章 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再认识
第一节 列宁与哲学实践
一、“哲学家”列宁
二、“哲学实践”概念的提出
三、哲学实践何以可能
第二节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一、哲学依赖于科学
二、哲学对科学的盘剥利用
三、科学家的自发哲学
第三节 “哲学基本上是政治的”
一、“实践”对哲学的侵人
二、哲学是理论领域的阶级斗争
第四节 马克思在哲学领域中的革命性变革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种不是作为“哲学”来生产的哲学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与理论革命的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领导权

第四章 作为多元决定论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第一节 多元决定论的提出及其基本内容
一、拿什么来反对结构主义
二、“形势”与“多元决定”
三、“在最后的层次上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特殊性
一、对“颠倒观”的批判
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异质于黑格尔辩证法之特殊性
第三节 历史是一个无主体的过程
一、 马克思在什么方面欠了黑格尔的债
二、历史是一个无主体的过程

第五章 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第一节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一、再生产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 普通意识形态理论
一、阿尔都塞在何种意义上使用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
二、对意识形态一般的界定
第三节 “主体”与“属民”
一、重新引入“人”和“主体”的概念
二、意识形态的“召唤”与“臣属”
结语:“他让我们惊奇,他教我们沉思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