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谭嗣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1535581
  • 作      者:
    王儒年著
  • 出 版 社 :
    云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儒年,1965年生,江苏省连云港市人。198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苏州大学历史学硕士,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主要著作《欲望的想像:1920-1930年代广告的文化史研究》。现任教于中国药科大学社科部。
展开
内容介绍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幼年失去多位亲人的经历,让他早早开始思考生死问题并最终勘破生死,进入大无畏的境界。早年发下的经世救国的宏愿使他形成自己别具特色的政治、经济、宗教思想。在江河日下风雨飘摇的晚清社会,他发出“冲决网罗”的呐喊,像一声惊雷,对处于迷茫和彷徨中的国人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他在戊戌维新运动中忠勇猛进的实践活动,为整个维新运动带来一股激情和活力。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说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在屠刀之下从容就死。他的话语和行为,激励着一代有救世情怀的知识分子不惧艰险,努力奋斗。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不走寻常路乱世造奇才——谭嗣同的青少年时代<br>    光绪十年(1884)的一天,一个面目英俊、目光坚毅的20岁书生在新疆巡抚府邸与巡抚刘锦棠畅谈,谈话的内容涉及政治、军事、边防和天下大势。当那书生离去的时候,身为巡抚,在近代史上以爱国、有见识而留下美名的刘锦棠不禁拍案赞叹,连称:“奇才、奇才!”<br>    那位被刘锦棠称为“奇才”的年少书生就是谭嗣同。他在戊戌变法中不避死难,从容就死,留下了流传千古之豪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为变法而死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br>    生于乱世长在官家<br>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生的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打乱了大清王朝原有的社会秩序,也扰乱了不同阶层的固有心理。大清王朝赖以生存的农村经济原本十分落后,经过了连绵的战火之后更加萧条破败。广大农村到处是一片荒凉,饿殍遍野。生活在极度贫困中的百姓不满清王朝的腐败统治,抗租、流亡、暴乱,反抗浪潮此起彼伏。在此过程中,西方新思潮的不断涌入侵蚀着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社会的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急遽地发生着变化。
展开
目录
第1章 不走寻常路乱世造奇才——谭嗣同的青少年时代<br>生于乱世长在官家<br>随父奔波和任侠思想的形成<br>十年漫游<br><br>第2章 兼采众长会通百家——谭嗣同的求学和他的老师们<br>谭嗣同儿时的两位老师<br>对谭嗣同有重大影响的几位师长<br><br>第3章 经国济世思想的表达——在新旧知识中的艰难探索<br>《治言》与谭嗣同的早期思想<br>谭嗣襄与谭嗣同的天命观<br>致力西学<br>《石菊影庐笔识》与谭嗣同维新思想的萌芽<br>甲午战争和公车上书<br>谭嗣同维新思想的形成<br>开办算学馆<br>赈灾阻粜<br>再一次漫游<br>醉心佛学和谭嗣同的宗教观<br><br>第4章 由保守到激进——《仁学》及其思想内容<br>《仁学》及其思想来源<br>“冲决网罗”的主张<br>《仁学》中的经济思想<br>《仁学》中的哲学思想<br>《仁学》中的佛教思想<br>《仁学》的影响力<br><br>第5章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维新变法的具体实践<br>穿梭在上海和南京之间<br>弃官回乡<br>在湖南的维新举措<br><br>第6章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为变法而慷慨就义<br>死神的召唤<br>进京辅政<br>夜访袁世凯<br>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br>附<br>年谱<br>主要著作<br>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