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管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1065534
  • 作      者:
    李山译注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经典的价值和魅力在流光岁影里永不褪色,先贤圣哲的智慧光芒照耀着我们的现代生活。为在古代经典与现代经验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我书局推出“中华经典藏书书系”。
  本套书系定位为传统文化经典的普及本,遴选中华文化中的经典书目,加以注释、翻译,引领大家阅读古代文化经典。在编写中体现家庭藏书计划的理念,依据市场需求分批出版,所推书目遵循从“基础”到“拓展”的延伸,体现层级深入的理念,展现家庭藏书的层次。内容遵从经典,约请国内古代文史哲领域的专家把关,具有权威性;形式追求现代,采用双色印制;全面照应“经典藏书”理念。
展开
内容介绍
  《管子》,作者托名管仲,是战国诸子中的重要著作,主要追寻、总结春秋早期政治家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历史经验。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他的“富国”主张和消费刺激就业的经济论,不仅是中国思想史中的奇异一笔,而且至今仍有借鉴价值。
  作为“中华经典藏书书系”之一种的《管子》,秉承该书系一贯的风格:约请专家精选篇目,简明注释,晓畅翻译,保证了内容的准确、权威。装帧高雅大方,是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入门必选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牧民
  本又为《管子》第一篇,专门谈如何治理民众的问题,计有国颂、四维、四顺、士经(十一经)和六亲五法等六项内容。文章认为,治民的首要任务在发展生产,建立维系国家安危的礼义廉耻。治民应当顺应民心,为此必须满足民众的物质、精神两个方面的要求,行政不可欺诈民众,不可做侥幸一时的事情。文章为格言体,风格警策。“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是文中最精彩的观点。
  凡有地牧民者①,务在四时②,守在仓廪③。国多财则远者来④,地辟举则民留处⑤;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⑥,四维张则君令行⑦。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⑧;守国之度在饰四维⑨;顺民之经在明鬼神⑩,祗山川,敬宗庙,恭祖旧。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野芜旷则民乃菅⑾,上无量则民乃妄⑿,文巧不禁则民乃淫⒀,不璋两原则刑乃繁⒁,不明鬼神则陋民不悟,不祗山川则威令不闻,不敬宗庙则民乃上校⒂,不恭祖旧则孝悌不备⒃。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右“国颂”⑩。
  注释:
  ①牧民:治理民众,古代将治理国家百姓称为牧民。
  ②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古代政治特别强调治理民众遵循天时,什么季节该做什么都有一定的规矩。
  ③仓廪:仓库。古代仓库储谷物的叫仓,储米的叫廪,此处并无分别。
  ④远者:即远方的民众。能吸引远方的民众来投奔自己,在古代被视为国家政治良好的表现。
  ⑤辟:开辟。举:尽,皆。留:久,即长期停留的意思。
  ⑥上:指在上位者。服度:意思是在上位的人穿戴及所用的器物等不违背规矩。服,服制、器物等。度,合乎法度。六亲:父、母、兄、弟、妻、子。
  霸  形
  所谓“霸形”,指称霸天下的形势和气派.一说此篇名当为下一篇的篇名,而《霸言》乃此篇真正篇名,从内容上看颇有理。本篇主要内容是管仲与桓公关于如何成就霸业的对话。但是,这里并没有类似《小匡》的长篇大论,而只是简单地提到务本,即改善民生这一条措施。同时,记载了管仲如何辅佐桓公处理宋伐杞、狄伐邢和卫及楚国伐宋这几件诸侯间的纠纷。其实,管仲的做法无非兼顾征伐的双方,既保护被打的一方,又不得罪打人的一方,其本质就是从齐国作为霸主的立场出发,最大程度上为齐国谋求利益。这些记载表现了管仲的政治外交才能。
  此其后,宋伐杞,狄伐邢、卫。桓公不救,裸体纫胸称疾。召管仲曰:“寡人有千岁之食,而无百岁之寿,今有疾病,姑乐乎!”管子曰:“诺”于是令之县钟磬之榱,陈歌舞竽瑟之乐,日杀数十牛者数旬。群臣进谏曰:“宋伐杞,狄伐邢、卫,君不可不救”桓公曰:“寡人有千岁之食,而无百岁之寿,今又疾病,姑乐乎!且彼非伐寡人之国也,伐邻国也,子无事焉。”宋已取杞,狄已拔邢、卫矣。桓公起,行笋虞之间,管子从。至大钟之西,桓公南面而立,管仲北乡对之,大钟鸣。桓公视管仲曰:“乐夫,仲父?”管子对曰:“此臣之所谓哀,非乐也。臣闻之,古者之言乐于钟磬之间者不如此。言脱于口,而令行乎天下;游钟磬之间,而无四面兵革之忧。今君之事,言脱于口,令不得行于天下;在钟磬之间,而有四面兵革之忧。此臣之所谓哀,非乐也。”桓公曰:“善。”于是伐钟磬之县,并歌舞之乐,宫中虚无人。桓公曰:“寡人以伐钟磬之县,并歌舞之乐矣,请问所始于国,将为何行?”管子对曰:“宋伐杞,狄伐邢、卫,而君之不救也,臣请以庆。臣闻之,诸侯争于强者,勿与分于强。今君何不定三君之处哉?”于是桓公曰:“诺。”因命以车百乘、卒干人,以缘陵封杞;车百乘、卒千人,以夷仪封邢;车五百乘、卒五千人,以楚丘封卫。
展开
目录
牧民
形势
权修
立政
乘马
七法
版法
五辅
宙合
枢言
八观
法禁
重令
法法
兵法
大匡
小匡
霸形
霸言


参患
制分
君臣
小称
侈靡
心术
白心
水地
四时
五行
任法
正世
治国
内业
小问
禁藏
人国
度地
弟子职
地数
轻重甲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