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到的人有颜回的家人(父亲颜路)、颜回的同学,当然孔子是最主要的人。孔门师徒全卷进去了。可见,颜回的死,是孔门的一件大事,这是孔门由盛转衰的标志,它像一块乌云,遮住了天空中的太阳,阴霾笼罩下来。颜回的死,预示着更大变故的到来:孔子的死。孔子一死,弟子云散。这些安葬颜回的人心里明白,不久,他们就要安葬他们敬爱的老师了。而老师一死,茫茫人海,世道混乱,他们何去何从?每个人的心里,定都是一派悲凉。
季路问事鬼神。子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日:
“敢问死?”日:“未知生,焉知死?”
[今译]
子路问怎样事奉鬼神。孔子说:“还不能把人事奉好,,怎能事奉鬼?”(子路又)说:“我大胆地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生的道理还没明白,怎能懂得死呢?”
[导读]
颜回死了,子路也老了。这个强亢一生的人,大约也有了迟暮之感。他原先是天不十白地不怕的,但他现在也想事事鬼神了。孔子大约看出了子路内心精神的衰退,便想拉他一把,推他一掌,把他从衰老和死亡的阴影中推出来。但子路内心中死亡的阴影大约太沉重了,他动情地问老师:老师,您给我谈谈死亡吧。孔子说:“你怎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呢?你的人生还长着呢!你还没有活够呢!怎么做人做事的道理你还不明白呢!还有很多事业等你去完成呢,谈什么死!”
这种拒绝,这种斥责式的语气,实际上是对子路的安慰。孔子知道若不能拂去子路心头死亡的阴影,便只有用生的光芒去覆盖这阴影。但效果怎样呢?《论语》中就到此戛然而止了。大约是子路站起来,默默地走开了吧。孔子望着子路的背影,心中一片苍凉。
闵子侍侧,阁阁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
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今译]
闵子立在孔子身边,正直而恭顺的样子;子路,刚强而坦荡的样子;冉有、子贡,温和而快乐的样子。孔子看着他们,粲然一乐。(但又转喜为忧说:)“像仲由这样(刚强),恐怕不得好死啊。”
[导读]
与孔子大约同时的老子说:“强梁者不得其死。”子路因为刚强,孔子也担心地说他可能不得其死。而孔子的担心后来竟成了事实,他真的不幸而言中:子路后来果然在卫国的孔悝(kuT)之乱里,因刚直不挠不知回避而被人杀死。
这可能说明,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有一些不好的东西:摧残强者,优汰劣胜。
了解这一点,就可以理解孔子为什么老是打击子路,折辱子路了。孔子对子路“每下毒手”(李贽语),实际上是爱惜他,希望他有所改变,摧刚为柔,t从而能在这种文化社会中容身。这是孔子对子路的爱心0阿。
[链接]
鲁人为长府①。闵子骞日:“仍旧贯,如之何?何必
改作?”子日:“夫人不言②,言必有中③。”
[今译]
鲁国的执政者要改建国库长府。.闵子骞说:“保持老样子,怎么样?何必改建呢?”孔子说:“这个人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得正确。”
[注释]
①鲁人:指鲁国的当权者。为:在这里是改建、翻建的意思。长府:鲁国国库名。一说宫室名。
②夫人:这个人。指闵子骞。
③中(zh6ng):这里指说的话能切中要害,说到点子上。
[导读]
孔子声援闵子,有两个原因:一是孔子守旧,一只觚造得和古制式不一样,他都伤心,认为是破坏了礼(6.25);现在鲁国要改建长府,谁知道那一帮不知礼的官僚们会把它弄成什么模样?所以,还是旧贯(老样子)好。二是孔子历来崇尚节俭,反对大兴土木,耗费民财。尤其反对穷折腾。谁知道这一改建维修国库,会不会掏空国库?是否又会转嫁给百姓,加重各种苛捐杂税?
子日:“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①!”门人不敬子路。
子日:“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②。”
[今译]
孔子说:“仲由的那种瑟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弟子们(因此)不尊敬子路。孔子便说:“仲由啊,在学习上已经达到‘升堂’的程度了,只是还没做到‘人室’。”
[注释]
①“由之瑟”句:“瑟”,古代一种拨弦乐。“为”,做,弹瑟。“丘之门”,我(孔丘)这里。孔子不是对子路弹瑟表示不满,而是因为子路性情刚猛,中和不足,弹出的音调过于激越,“有杀伐之声”,不符合孔子的美学理想和道德理想。
②升堂、入室:“堂”,正厅。“室”内室。从入门,到升堂,再到入室,孔子用此来比喻在学习上由浅入深的三个阶段:从入门初步掌握;到有相当高的水平;再到精微深奥的高妙境地。子路已达到第二阶段,很了不起了。
[导读]
这是孔子对子路刚猛性格又一次表示不满。(参阅11.13)
但当其他弟子因孔子老是批评贬低子路而对子路不够尊敬时,孔子又赶紧出来维护子路的尊严:仲由已经很了不起了,他的学问已经很高明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