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代西方哲学演变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79301
  • 作      者:
    江怡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睿智的哲学大师渐次离世<br>    森严的学派界限日渐模糊<br>    当今的西方哲学界<br>    表面的平静<br>    却孕育着一个哲学新时代的来临<br>    以问题为中心超越国家和流派分野<br>    以对话为前提寻求相互交流和理解<br>    以综合为基点强调多元化和相对性<br>    这就是我们<br>    从中国哲学的“他者”视角描绘出的未来西方哲学的演变地图
展开
内容介绍
    《当代西方哲学演变史》上篇从四个不同维度展现了当代西方哲学的转折,目的就是要说明,哲学家们的不同理路都向我们表明了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哲学的宗旨是要走向实践和生活。下篇将集中论述当代西方哲学中出现的新视野,包括由不同哲学流派传统之间的对话和融合带来的新的哲学问题视阈、当代哲学地位变化引发的哲学思考、哲学本身对人类命运的更为全面的关注以及哲学家们对形而上学问题的重新思索等。当代西方哲学中新的研究领域和分支学科的产生,表面上繁荣了哲学事业,但实际上则是大大弱化了哲学的理论力度,把哲学原本具有的思辨和批判特征逐渐转化成了为社会生活和人类存在作出实践辩护的功能。这在当代哲学的社会地位变化中就表现得非常明显。当然,西方哲学家们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哲学理想,他们在对形而上学的研究中找到了哲学的家园。从21世纪初的西方哲学研究总体趋向上看,西方哲学的未来发展将可能出现两种道路并存的局面:一条道路是把哲学的触角直接伸向生活和社会,力图通过具体分析社会生活问题或为这样的问题提供理论援助而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另外一条道路是依然坚持哲学的家园,力图通过批判地对待一切社会生活问题而凸显哲学的唯一作用。无论如何,当代西方哲学正面临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展开
精彩书摘
    (一)“语言的转向”之后的西方哲学<br>    “语言的转向”为西方哲学带来的不仅是分析哲学的产生,而且引导了哲学家们对语言的深刻关注。从总体上看,传统哲学家们对语言的认识基本上是持一种工具论观点,认为语言是一种表达思想的工具,关注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但经过了“语言的转向”之后,哲学家们不再把语言仅仅看做是一种表达工具,而是更多地关注语言表达与思想本身的密切联系。这在英美分析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那里都有不同的表现。<br>    在英美哲学中,哲学家们直接关注语言的逻辑性质,把思想看做是语言表达本身。这种认识开始于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就明确地把思想看做是具有意义的命题,从命题和语言的层面揭示思想的性质。所以,石里克把维特根斯坦称做推进语言转向的第一人。“语言的转向”之后的英美哲学进入了分析的时代。这里的“分析”并不限于我们通常知道的“逻辑分析”,而且包括了对概念作用作出详尽刻画的“概念分析”以及对语言用法作出描述的“语用分析”等等。“语言的转向”为英美哲学带来的不仅是分析哲学,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一门新的哲学学科,这就是“语言哲学”(philosophy of language)。如果我们把分析哲学理解为一种哲学思潮的话,那么,语言哲学就是由此诞生的哲学学科。一种哲学思潮的存在往往是历史性的,而哲学学科的存在则是恒久的。正是由于语言哲学的诞生,分析哲学家们的工作才得到更多人的了解,分析哲学的思想才得以为更多人所熟悉,分析哲学的方法也才会在更多的人那里得到应用。<br>    在欧洲大陆哲学中,哲学家们对语言的关注是与他们的哲学立场密切相关的。他们的哲学立场虽然各不相同,但他们都自觉地意识到了语言问题在他们思想中的重要作用。总地来说,与英美分析哲学不同,欧洲大陆哲学对语言的理解更多地是融入他们的思想之中,把语言看做是他们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冷静观察的研究对象。这的确反映了欧洲大陆哲学与英美分析哲学的不同哲学旨趣。在英美哲学家那里,语言是如同科学研究的对象一样被看做是可以按照研究者的意愿进行处理的客观之物。正是出于对语言的这种冷静态度,弗雷格和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才会提出在哲学研究中放弃使用日常语言。
展开
目录
    序<br>    导言 演变中的当代西方哲学<br>    一、当代西方哲学中的“第二次革命”<br>    二、现代、当代和后现代<br>    <br>    上篇 西方哲学的新转折<br>    第一章 分析哲学的哗变<br>    一、逻辑经验主义的终结与逻辑实用主义的产生<br>    二、形而上学与本体论研究的复兴<br>    三、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交锋<br>    四、分析的哲学与哲学的分析<br>    五、心灵哲学的兴起<br>    六、从心灵哲学到社会哲学<br>    <br>    第二章 现象学的诠释学道路<br>    一、现象学的诠释学转向<br>    二、无方法的真理<br>    三、交往的诠释学基础<br>    四、哲学语用学转向的形成及其特点<br>    五、语言理解与言语交往<br>    六、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br>    <br>    第三章 政治哲学的兴盛和演变<br>    一、自由、秩序与法律<br>    二、正义理论<br>    三、权利理论<br>    四、平等<br>    五、社群主义<br>    六、最新问题和发展动向<br>    <br>    第四章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br>    一、结构主义的基本问题<br>    二、结构主义与文学<br>    三、后结构主义的嬗变<br>    四、时间概念的历史与被叙述的时间<br>    五、横穿的精神或精神分裂<br>    六、哲学文体的改变:怎么写而不是写什么<br>    <br>    下篇 西方哲学的新视野<br>    第五章 当代哲学地位的变化<br>    一、后现代哲学对传统哲学地位的挑战<br>    二、哲学家们或哲学流派的回应<br>    三、哲学在公共生活中的地位变化<br>    四、哲学的终结、转化或完成<br>    <br>    第六章 哲学内部的分化与融合<br>    一、走进历史的分析哲学<br>    二、从语形、语义再到语用<br>    三、分析哲学与现象学<br>    四、分析哲学与诠释学<br>    <br>    第七章 哲学对人类自身的关注<br>    一、道德哲学在当代的变迁<br>    二、意识问题的当代解决<br>    三、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哲学思考<br>    四、科学的进步与生命的价值、尊严和权利<br>    <br>    第八章 形而上学的当代命运<br>    一、当代分析的形而上学<br>    二、激进诠释学的反形而上学取向<br>    三、知识社会学视野中的形而上学<br>    四、形而上学与第一哲学<br>    结束语迎接哲学新时代的到来<br>    主要参考书目<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