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史诗华章:徐焰将军谈毛泽东诗词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521247
  • 作      者:
    徐焰著
  • 出 版 社 :
    华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毛泽东的诗词已经融入亿万中国人的精神血液;已经成为几代中国人文化思维和重要思想财富、语言习惯。
  汇聚文史专家,传播中华文明
  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首播时间:北京卫视 周日11:05】
  《史诗华章(徐焰将军谈毛泽东诗词)》根据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系列讲座汇集整理而成
  新时代将军解读文韬武略的毛泽东,首次详细披露毛泽东的情感世界。
展开
作者简介
  徐焰: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少将。著名党史、军史专家。兼任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历史分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连续三次被评为“国防大学杰出教授”,系“全军优秀教师”、“全军育才金奖”、“全军杰出科技人才奖”获得者。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军备控制中心、日本防卫大学做访问学者和讲学。
    出版《第一次较量》、《金门之战》、《中国抗日战争史录》等学术著作十几部,部分作品获全军科研一等奖、中国图书奖和解放军图书奖,多部作品被翻译成日、英文出版。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十几部影视剧任撰稿、策划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毛泽东,字润之,出生于湖南湘潭一务农之家。却与诗词结缘,终生乐此。早在1937年美国记者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在国内风行时,毛泽东的《长征诗》即开始为人所知。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诗词逐渐传之天下,脍炙人口。尤其在“横扫一切”的动乱年代中,种种“四旧”皆破,惟有旧体诗词写作无人敢禁。至今谈到《毛主席诗词》,在中国大地上几乎是家喻户晓,尤其是中老年人大多耳熟能详,可以随口吟诵。毛泽东许多激动人心的诗句,已经融化到亿万人的精神血液中,成为几代中国人文化思维的一部分,其创作体例及风格为无数人所模仿,其影响所及可谓教化了几代国人。
展开
精彩书摘
  1.毛泽东从什么时候开始学诗和写诗?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出生于湖南韶山一个较为富裕的农民之家。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字顺生)终生务农,经商小有积蓄又开米店,却识字不多。毛泽东的母亲文氏(家人称七妹)为人善良,经常扶贫济困,对毛泽东的人格影响很大。韶山冲虽说是个对外相对闭塞的山村,却美丽而幽静,这种环境对俊秀人物的生长较为有利,即古语所说地灵人杰。
  从8岁起,毛泽东就进入私塾就学,如他后来所说,小时候读的是孔夫子的书。他走上求学之路之初就相伴着学诗,直至晚年读书都总是兼顾读诗。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是把学古文与学诗相结合,年幼的毛泽东从刚读书开始学习诗经,并从此进入古典诗词的殿堂。
  把幼年毛泽东引入古典诗词殿堂的,则是私塾教师毛麓钟。作为毛泽东族叔的毛麓钟是清末秀才,曾在蔡锷手下做过事,既有古典文学造诣又接触过民主主义思想。毛泽东在私塾就读时,在他的引导下读过唐诗,看过《汉书》《通鉴纲目》等古籍。此外,毛泽东还听过家乡的一些民歌和戏剧,由此接触到一些写民间诗歌的知识,据说他小时候也经常编一些顺口溜性质的小诗。私塾老师也教幼年毛泽东作对子。有一次因学童在池塘玩水影响上学,老师生气了,还罚毛泽东等人对对子,结果还对得不错。古时练习作对子是作诗的基本功,韶山的私塾老师正是以作对子教蒙童们如何学作诗,这为毛泽东后来的诗词创作打下了最初功底。
  在那个封建末世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的山乡里,毛泽东目睹了残酷的压迫,养成了倔犟的性格和反抗意识,同时当地千姿百态的大自然景色,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也注入了对美的追求、对劳动的礼赞及对贫苦农民的同情。田园诗般的山村景色,在幼年时陶冶了他的气质和情操,不仅影响了他成年时的诗词之作,也给他后来的政治实践活动打下了终生不灭的烙印。毛泽东诗词创作的美学蕴涵,于其青年时对故乡风光的礼赞中即可见一斑。1916年6月他写给当时的密友萧子升(萧瑜)的一封信,即描绘了回乡途中所见:
  “一路景色,弥望青碧,池水清涟,田苗秀蔚,日隐烟斜之际,清露下洒,暖气上蒸,岚采舒发,云霞掩映,极目遐迩,有如画图。”
  毛泽东虽意志坚强,却又始终是感情丰富之人。观家乡田园,由此充满了诗的气息,足见生长环境的影响。在后来的生涯中,与身边学人特别是诗友的交往,更成为催化他创作灵感的动力。
  毛泽东成为中国人民的领袖后,他的手迹成为珍贵的文物。由于毛泽东十几岁便离家,后来国民党政府曾将他家的房屋没收,家中物品失散,少年时代的文字难以找到。解放后找到毛泽东最早的一份文字手迹,是他在湘乡县的舅舅家献出的一首诗。写下这篇文字的时间是1910年,诗的全文是: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严格而论,这首诗并非毛泽东所创作,是当时国内广为流传的日本明治维新的志士西乡隆盛的诗。据日本现代学者竹内实的考证,这首诗是日本和尚月性所作。毛泽东抄录时,把原作“死不还”中的“死”字改成“誓”字,表现受中华文化熏陶的人不像日本人那样愿意以死相赌。
  我们姑且不去考证到底哪个日本人是这首诗的原作者,重要的是研究17岁的毛泽东为什么要写下这首诗。这首诗可以说是毛泽东离开家乡、走向广阔天地的宣言,表现出这个当时还未离开过韶山的山乡青年有外出求学、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出身于较为殷实的农民之家,长成后又出外求学的毛泽东,从青少年起就恰好具备了既熟悉农民又兼具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特色这两方面的条件。“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环境和历史就是这样选择了毛泽东,使这个韶山农村的青年成为伟大的革命家和豪情满怀的诗人。
  如果从人的家庭环境对成才影响的角度考查,毛泽东虽生活在阶级矛盾尖锐的中国农村,他本人的家庭却没有受到多少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其父在乡里还属于较富裕之人。毛泽东在后来的回忆中,对父亲没有说过多少好话,靠辛苦劳作起家却已靠经商小富的毛贻昌重的是实利,为人又有些刻薄。对于长子毛泽东,他多年间也当做小长工使用。据毛泽东在1936年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谈话所述,父亲供给家人的伙食还不如对雇工的待遇。毛泽东回顾童年时同父亲的关系时,又谈到他同父亲有过两次重要的斗争:一次是10岁时不愿上学又不敢回家,出外流浪了三天,回家后父亲的态度反而比过去稍微温和了一些。另一次是l3岁时父亲在客人面前骂毛泽东懒而无用,毛泽东回骂父亲并跑到一个池塘边威胁要跳进水中,父亲软了下来答应不打他。毛泽东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公开反抗可以保卫自己的权利,有斗争才有胜利,如果只是温顺驯服,父亲只会更多地打他。
  不很和睦且时有冲突的父子关系,造就了毛泽东倔犟和善于反抗的性格。毛泽东在解放后曾对从家乡来北京的堂弟毛泽连说过,正是由于他父亲为发财不顾骨肉之情,乘其二叔(即毛泽连的父亲)困难而买下人家赖以生活的7亩田,才使毛泽东认清只有改造这个社会,才能根绝这类事,于是下决心寻找一条解救穷苦农民的道路。这段生活经历,确使毛泽东远比其他出身富家的知识分子更深刻地了解农民的特点及苦难,为他以后从事农运和“唤起工农千百万”(其实基本上是唤起农民),奠定了他人难以企及的基础。
  毛贻昌虽然以受毛泽东谴责的手段积蓄起了部分钱财,然而恰恰是由于有超出普通农民的这一经济基础,他才能够供给儿子求学的费用。靠家庭的资助和本人的勤奋,毛泽东走完了从读孔孟之书的私塾,到新旧学校特色兼备的湘乡高等小学,最后进入近代新型学校——湖南第一师范之路。古老与近代、传统和未来、乡村和城镇,这多种不同文明和特色的交会点,恰好集中到毛泽东身上,并使他具备同时代的许多知识分子所没有的特点,能写出具有特殊魅力的诗篇。
  当年毛泽东能走出韶山外出求学,便经历了一番同父亲的斗争。毛泽东同父亲这场尖锐的斗争,表现为人生道路的选择。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靠十几年经营,由农民变成米商。1910年即毛泽东17岁时,他要送自己这个长子到湘潭县的米店当学徒,让他学会经商再回来继承父业。可是毛泽东知道自己外祖父家的湘乡有一座新式学堂——东山高等小学堂,想到那里再读书,父亲却认为他上过私塾已经认识字、能记账,再上学是白白浪费钱。
  此时的毛泽东通过饱读诗书,已经开始接触新思想,父亲的主意同自己的志向已经形成了尖锐矛盾,读书与学徒之争,在这个家庭中日益尖锐。毛泽东后来没有采取硬碰的办法,而是趁父亲经商回家的机会,准备了一桌酒饭,把家乡的毛麓钟、毛宇居、毛岱钟、周少希等有学问的老先生都请来(据说还有他的表兄王季范)。这些人在地方上有一定声望,大多做过毛泽东的塾师。他们都觉得毛泽东聪敏好学,志存高远,因而待毛贻昌回家后这些先生们几乎众口一词劝他让毛泽东去湘乡读书深造。毛贻昌毕竟也是见过世面的人,通过劝说,他感到让毛泽东再念书,也许日后比当米店老板更有出息,于是表示同意,留下次子毛泽民管家。后来毛泽民擅长理财,参加革命后曾在上海为党中央管理财务。到中央苏区后,毛泽东是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民担任中央银行行长,直到被捕牺牲前在新疆还负责财务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家庭环境所造就的。
  毛泽东在离家去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之前,在父亲发黄的记账簿上留下这样一首言志诗。毛贻昌年轻时也曾出外闯荡过,在新湘军中当过兵,不过识字不多,看不大懂儿子留下的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便撕下这页记账簿上的诗,找离家不远的有名维新派教师李漱清询问。李漱清看过毛贻昌送来的纸页,马上夸他的儿子有志气。可能是出于这一原因,毛贻昌把撕下来的这一页诗夹在毛泽东小时候读过的一本书里,送到毛泽东在湘乡县读书时借住的外祖父文家。后来几十年尽管战乱风雨,文家人都珍藏着这本书,并于全国解放初期拿出来,里面的一张纸上便有这首诗。这份珍贵的文物,是目前可以找到实物的毛泽东写下的最早的文字。
展开
目录

《水调歌头·重读毛泽东诗词有感》
前言
第一章 诗情并茂
1.毛泽东从什么时候开始学诗和写诗?
2.人东山小学的毛泽东为什么对日本诗歌记忆深刻?
3.毛泽东在什么时候开始写旧体诗词?
4.青年毛泽东同罗章龙有着什么样的友谊和诗交呢?
5.青年毛泽东留下过哪些婉约的爱情词作?
6.《贺新郎》到底有几个稿本?
7.毛泽东晚年又是怎样追忆“骄杨”的?
8.为什么毛泽东同意发表的最早一首词是《沁园春·长沙》?

第二章 井冈豪气
1.为什么从1927年起毛泽东的诗词创作风格发生变化?
2.为什么说《西江月·秋收暴动》是毛泽东脱险后的作品?
3.在怎样的形势下毛泽东写下《西江月·井冈山》一词?
4.毛泽东在井冈山为什么要用四言诗来发布宣言呢?
5.为什么井冈山斗争前后的毛泽东诗词中总是出现“旗”字?
6.毛泽东身处逆境时为什么反而勃发诗兴?
7.为什么毛泽东后来又重上井冈山并写下词作?

第三章 马背诗人
1.为什么艰苦的转战环境反而能激发毛泽东的诗兴?
2.毛泽东在马背上哼成的词作中哪些有跳跃感和节奏感?
3.毛泽东诗词中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战争观?
4.长征路上的毛泽东在什么时候写诗词?
5.为什么取得娄山关大捷后毛泽东作词仍心情沉郁呢?
6.为什么过了岷山.毛泽东的心情就“豁然开朗,,?
7.为什么毛泽东称丁玲由“文小姐”变成“武将军”?

第四章 词坛笔战
1.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创作过哪些诗词?
2.从悼戴安澜的诗作看,毛泽东是否真不擅长五律?
3.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时为什么同柳亚子赠送《沁园春·雪》一词?
4.《沁园春·雪》是怎样在重庆公诸于报端的?
5.围绕着《沁园春·雪》的诗坛笔战有什么意义?
6.进步人士怎样用诗词来反击国民党御用文人?
7.同国民党的诗坛大战最后以哪首诗画上了句号?

第五章 以诗会友
1.进城后毛泽东主要同哪些人有诗词交往?
2.毛泽东同柳亚子有过怎样的“饮茶粤海”和“索句渝州”的友情?
3.柳亚子为何一度“牢骚太盛”,毛泽东又是怎样劝解?
4.党外人士周世钊与毛泽东有着怎样的诗友情呢?
5.毛泽东是怎样为秘书胡乔木修改大量诗词的?
6.陈毅为什么能成为党内高层领导中唯一同毛泽东保持诗交的人?
7.毛泽东同郭沫若在解放后有哪些诗词唱和?

第六章 日月换新天
1.在出兵朝鲜的紧要关头毛泽东怎样与柳亚子唱和?
2.毛泽东是什么时候前往北戴河并在那里写下《浪淘沙》的?
3.《水调歌头·游泳》是在武汉游泳后写下的吗?
4.为什么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会使毛泽东如此兴奋?
5.毛泽东回故乡的诗作有什么特点?
6.怎样看待毛泽东晚年的“反修”诗作?
7.毛泽东怎样看待诗歌改革?
8.毛泽东为何提倡新诗却又喜欢旧体诗词?

结束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