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晚年马克思恩格斯交往观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119765
  • 作      者:
    李百玲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摩尔根研究人类学和原始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古代社会》一书于1877年在伦敦出版。在这部著作中,摩尔根着重研究了氏族制度,提供了根据具体历史材料阐明地区共同体和国家产生途径的可能性,这为人们了解和研究人类原始社会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古代社会》——书如其名,关注的是古代社会的发展过程,该书的副标题——“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研究”,反映了摩尔根的研究倾向于人类原始社会的演进过程。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中的交往思想<br>    第一节  交往是国家与文明起源的动力之一——《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的交往观<br>    摩尔根研究人类学和原始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古代社会》一书于1877年在伦敦出版。在这部著作中,摩尔根着重研究了氏族制度,提供了根据具体历史材料阐明地区共同体和国家产生途径的可能性,这为人们了解和研究人类原始社会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古代社会》——书如其名,关注的是古代社会的发展过程,该书的副标题——“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研究”,反映了摩尔根的研究倾向于人类原始社会的演进过程。<br>    马克思所作的《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以下简称《摘要》)是其晚年笔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它写作于1880年底至1881年3月初,是马克思研读摩尔根《古代社会》的读书笔记,书中大量摘录了摩尔根著作中的重要内容并作了批注,并按照唯物史观的观点科学地改造了摩尔根著作的体系与顺序。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的原章节顺序是:  (一)“各种发明和发现所体现的智力发展”;(二)“政治观念的发展”;(三)“家庭观念的发展”;(四)“财产观念的发展”。马克思在摘录时根据唯物史观的科学历史发展理论,改变了原著的体系与顺序,把第三编放在原第二编的位置,原第二编放在最后。这样,该书的体系就变成了:(一)“各种发明和发现所体现的智力发展”;(二)“家庭观念的发展”;(三)“财产观念的发展”;(四)“政治观念的发展”,并对个别标题进行了改动。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把摩尔根原著改造成从“生产技术的发展”到“人类婚姻家庭形式的发展”、“氏族组织的发展”,再到“私有制和国家的产生”这样一种社会发展结构。这一演化结构,反映了社会历史进步中各组成要素的发展过程及相互关系,是马克思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改造摩尔根著作及观点的过程。
展开
目录
总序:开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的新境界<br>序言<br>导论: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晚年马克思恩格斯的交往观<br>一、缘起<br>二、现状<br>三、问题<br>四、方法与意义<br><br>第一章 “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中的交往思想<br>第一节  交往是国家与文明起源的动力之一——《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的交往观<br>一、古代社会历史分期中的交往尺度<br>二、生存的技术:生产方式与交往手段的相互作用<br>三、家庭内部依附型的交往:家庭形式与亲属制度的变迁<br>四、独立型交往主体的萌芽:个体身份的确立与财产观念的发展<br>五、交往的社会化与社会组织的初步形成<br>六、交往的制度化与政治组织的形成<br><br>第二节  法律是文明社会交往的强制规范——《亨利·萨姆纳·梅恩(古代法制史讲演录)一书摘要》中的交往观<br>一、古代法律关系形成的社会基础<br>二、古代法律关系演进的社会动力<br>三、古代法律关系确立的社会后果<br><br>第三节  原始状态下人的交往关系——《约·拉伯克(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状态)一书摘要》中的交往观<br>一、批判拉伯克在原始婚姻家庭关系上的错误看法,指出原始家庭成员的交往关系和地位<br>二、批判拉伯克在宗教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提出宗教与文明发展的关系<br>第四节殖民交往对传统地域交往的两重性作用——《马·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中的交往观<br>一、美洲红种人的土地所有制与社会交往关系<br>二、英属东印度的土地所有制与社会交往关系<br>三、阿尔及利亚的土地所有制与社会交往关系<br><br>第二章 《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中的交往思想<br>第三章 《历史学笔记》中的交往思想<br>第四章  恩格斯晚年的交往思想<br>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交往观的基本要点<br>第六章  马克思恩格斯交往观的当代价值——与当代思潮的比较研究<br>第七章  马克思恩格斯交往观的当代意义——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br>结语<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