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清代台湾城镇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1958310
  • 作      者:
    唐次妹著
  • 出 版 社 :
    九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唐次妹,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长期从事台湾问题研究,有《厦门与台湾》等专著。
展开
内容介绍
    城镇的发展和城镇布局离不开具体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特别是在古代社会,地理和生态环境对城镇发展及其分布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与此同时,城镇发展及其分布是一个历史的动态过程,与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紧密相关,有机联系在一起,缺少任何一部分都是不全面的。根据城镇发展在不同时期所表现的特点,以台湾开放对外国通商为界,可以将台湾城镇发展历史分为开港前和开港后两个大的历史分期,这是台湾城镇从传统城镇向近代意义城镇过渡的一个分水岭。其中,开港前又可分为清初和清中期两个时期。清初以单口对渡为特点,清中期发展为多口对渡。除了必须重现城镇本身的历史发展过程,有关城镇的内部管理机制及其功能也是城镇研究的重要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 台湾的地理、人文环境与城镇
    第一节 台湾的地理环境与城镇
    城镇是一种特殊的地域,是地球表面高密度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聚集的地方。同时,城镇是一个地理实体,其产生和发展建立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基础之上。可以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是城镇赖以发展的基础,离开了地理环境,城镇的发展就成了空中楼阁,撇开自然地理及人文环境,我们就无法全面了解台湾城镇发展的全部内涵和真相。
    自然地理环境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镇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在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不足,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有限,自然条件对人口的聚集分布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人类开发早期,人口一般分布在水源充足、气候适宜、地形平坦而且土壤适于耕种的平原或河谷地带。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交通便利、位置适中的贸易商路,也有利于人口聚集和城镇的发展。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者R.D.麦肯锡指出影响人类聚落分布的几个主要因素就是“居住地”、“水源”、“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以及“交通要道”等。台湾为大陆移民的聚居地,在早期的开发活动中,人口主要受制于自然条件。例如,当时的地方官是这样描述移民选择要开垦的土地的,“有力之家,视其势高而近溪涧淡水者,赴县呈明四至,请给垦照,召佃开垦”。“势高而近溪涧淡水”这样的地点,不但可以免除洪水之患,而且具有丰沛的水源供应,有利于农业生产,也适合居住。例如,较早发展起来的盐水港,在康熙年间就已发展成繁华的市街。盐水港地形不但具有沿河岸和生产、生活用水及航运的优势,而且“地形高爽”,不虞水淹,适于居住。
    一、台湾岛的地质和地形条件
    在所有影响城镇发展和布局的自然地理条件中,地形是最基本最直接的影响条件。一般情况下,下列地形条件较易形成城镇,即,农业发达的平原和盆地;交通便利的沿江、海岸及河川人海处(河口三角洲地区);两种地形的交界处,如在山地和平原结合的谷口,常产生具有市场、驿站功能的谷口城镇;易防守和避免水患的高地,这种地方居高不旱,近水不淹,包括河谷阶地、冲积扇、台地、平缓的丘陵地等。当然,在复杂的丘陵和山岭地形上也能产生少量的城镇,如因某种物产资源丰富而形成的生产性城镇,台湾北部的金包里就是因为当地盛产砂金,吸引大批淘金者而形成市街。
    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位于我国东南大陆架上,与福建省遥遥相望。台湾岛地跨热带、亚热带两个气候带,北回归线穿过本岛中部,除高山地区外,终年温暖,雨量充沛。台湾岛状似纺锤,南北长约394公里,东西最宽约144公里,面积3.6万平方公里。台湾的地层均呈狭长带状分布,大致与岛轴平行,中央山脉和雪山山脉主要为变质岩构成,环岛的山麓带、海岸平原及海岸山脉部分地区为沉积岩。台湾岛依岩石性质大致可分为三个地质区,即中央山脉、西部麓山和东部海岸山脉地质区,各区均被纵向的断层所分隔。由于特殊的地质成因和地理位置,形成了台湾岛十分复杂的地形。全岛多高山、丘陵和台地,平原及盆地数量少且面积小,海岸线绵长。这一特点对台湾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影响深远,进而影响台湾城镇发展和空间布局。
    台湾岛东西窄而南北长,山地占本省土地面积一半以上,分布于岛的中央及偏东部,由数条平行于岛轴的山脉所组成,整体呈弧形,向西突出。被称为台湾屋脊的中央山脉以及台东、雪山、玉山、阿里山等山脉连成一线,纵贯南北,平均高度达3000米。这些山脉形成的主分水岭,将全岛分成东西不对称的两个部分,西部宽度约为东部的一倍。因主分水岭偏东,使东部地势较西部更为陡峭,溪流也较西部更短更急。中部山区因受地势和气候的双重限制,兼有土壤侵蚀等原因,不适于农耕。高山带外围有高度400—1500米的丘陵地,集中在西部,从北而南分布着飞凤山、竹东、竹南、苗栗、斗六、嘉义、新化、恒春等丘陵。其中,以竹南和嘉义丘陵面积最大。丘陵间夹杂着台地,台湾主要台地包括林口、桃园、中坜、湖口、后里、大肚、八卦和恒春西部台地等。台湾岛最外围分布着平原,平原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24%,它包括河流冲积平原与海岸平原,主要有宜兰、新竹、竹南、苗栗、浊水溪、彰化、嘉南、屏东平原等。西部冲积平原,在大安、大甲、大肚等溪河口附近宽不过10公里,至浊水溪、下淡水溪口扩大到30—40公里。其中大安、大甲、浊水、曾文、下淡水各溪河口均发育有大规模的扇状三角洲。另外,岛上还有盆地,其中,以台北和台中盆地面积最大,其他都是一些面积很小的盆地,如竹山盆地、大埔一玉井地沟盆地,以及南投、埔单、泰源等盆地。台湾岛东部是世界有名的大断层崖,断层崖之东有台东纵谷平原。据统计,全省绝对高度在100米以下的面积仅有31%,100—500米地区占24%,高于1000米者占32%。台湾岛的这种地形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岛上城镇的分布。岛上城镇集中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地带,特别是彰化平原、浊水溪冲击平原、嘉南平原和屏东平原,更集中了大量的城镇。东北部的宜兰平原也拥有良好的地形条件,但由于开发较晚,城镇的数量并不多。同时,台北和台中盆地也容纳了部分城镇,特别是台北盆地,随着盆地内的全面开发和开港后以茶业为主的经济的发展,盆地内的新庄、艋胛和大稻埕发展成清代台湾规模较大的城镇。此外,今桃、竹、苗三县的城镇也主要位于沿海小块平原或台地上,三县的丘陵地带有少量因山区特产而兴起的城镇,如清代后期因茶业或樟脑而兴的大湖、南庄、北埔、九芎林、关西、大溪等。中部山脉连绵,山区地势高峻,无法通达,基本上无法产生城镇,只有今南投地区的小块盆地(埔里和南投盆地)内分布着少量城镇,如埔里、南投、集集、竹山等。因此,城镇沿台湾岛地形的起伏由北而南由西到东大致成三条带状分布:最西部为沿海岸线城镇带,以港口城镇为主;沿海岸线往东移,为内陆城镇带;近山地区则为丘陵和山区城镇。
    地形对城镇的影响还表现在海岸特质与港口条件,特别是作为对外贸易发达的海岛地区,这一影响显得尤为重大。台湾本岛虽有绵长的海岸线(约1250多公里),但却缺乏良港。台湾海岸属上升地层,东部为断层海岸,绝壁峭立,北部处于山脉之北端,且多火山带。富贵角以南有淡水港,因河流的沉积作用,易于淤塞。台湾岛西部属离水海岸,西部海岸北自淡水河,南迄枫港,全长400多公里,除高雄外,大都属于以台地或平原为背地的砾质、沙质或泥质海岸。尤其是中段,在竹南与北港之间,滩涂平铺,向外伸展可达数公里。此类海岸由于海滩平缓,海底平浅,再加许多河流入海因而堆积旺盛,海岸线逐年往西推展,港口屡屡淤塞。岛的最南部则为珊瑚礁海岸,裙礁发达。称得上天然良港的只有北部的基隆和东部的苏澳,但基隆和苏澳都受限于腹地狭小而无法发展。
    二、气候、土壤、农作物条件
    气候类别及土壤特性,是制约经济作物和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因素。台湾地区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和强风。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湿润温暖气候。全年平均温度在21℃;降水量丰富,南部地区雨季集中,且多豪雨。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极易导致旱涝灾害。就土壤而言,台湾岛多山,山地多石质土、灰化土、棕色土等不适宜农业耕作的土壤类型。在海拔高度1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分布着众多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土,这类土壤肥力较高最适宜农耕,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由于高温多雨,土地肥沃,特别适宜农作物生长。史料记载,“台湾地气和暖,无胼手胝足之劳,而禾易长亩;较内地之终岁勤者,其劳逸大异”。岛上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带,台北盆地及其附近丘陵地带,是稻米及茶的生产中心。该区气候多变,特别宜于植茶,因此台北丘陵地带茶园辚次栉比。新竹以南,嘉义以北地区地势平坦,浊水溪、大甲溪、大安溪、西螺溪溪流纵横,水利发达,为水稻、甘蔗、落花生、香蕉、柑橘的主产区。台中、员林、彰化、苗栗等地均为著名的农产集散地。台湾西部平原是最早开发的农产区’,在嘉义以南的曾文溪及高屏溪流域,农产品以甘蔗、甘薯、苎麻、凤梨及龙眼为主,稻米、花生次之。该区夏季多雨,秋后干燥,妨碍茶树的繁殖,制茶期又多雨,不利茶园经营。南部平原的旱地也特别宜于甘蔗的栽培。东北部的宜兰平原以稻米为主,并有少量甘蔗、甘台湾省文献会《台湾省通志》,[土地志.地理篇],著者发行,1970年,页318。薯、苎麻。从荷郑以来,台湾的农业生产就以稻、蔗为主。“谷,种类之多.倍于内地,其佳者,如过山香、禾秫,则内地未有”,高拱乾《台湾府志》记载,台湾稻有“早尖、埔尖、尖仔(以上诸稻米均有赤、白二种)、糯米、赤壳秫、虎皮秫、白尖秫、竹丝秫、生毛秫、过山香(味香赛诸秫)、鸭母潮(性黏。以上诸稻,俱夏种秋获)、禾秫(风山八社土民种干园,米独大)”。这种气候、土壤、作物的区域差异,对区域经济和城镇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糖和稻米在开港前是最主要的对外输出品,在台湾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南部米、糖发达的地区也形成了集散转运中心,这些中心往往因为人员货物的集中而形成城镇,这应该算是台湾较早的一批城镇。开港后,这种影响就更为明显。北部由于茶和樟脑产业的大发展,经济发展赶上甚至超越了南部地区,又因生产、加工、运输、交易等的需要,产生了一批专业性的城镇,艋胛和大稻埕则先后成为茶、樟脑的集散中心,也是北部地区的产业中心。
    三、河川、水利及交通条件
    河川和水利条件是影响农业开发和水上交通运输的重要因素,古代社会,人类生产和生活相对于现代社会更多地依赖自然条件,如航运和灌溉均依赖河流和湖泊。其中,水上交通尤为重要,它是城镇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作为不同地域空问中心的城镇,必须依靠交通运输与它所吸引的地区及其他城镇相互联系,不断进行人、货等方面的交流。运输交流依靠舟楫、马车或牛车,长途航运主要依赖水运。
    台湾岛河流众多,湖泊稀少。岛上河川的特性具有山高流短、坡陡流急、水量变化无常、含沙量高、易于淤积等特点。台湾山高地小,河床比降陡峻,大多数河川皆发源于2000米左右的山地,有的甚至在3000米以上,但大部分河流长度不到50公里,只有7条河流长度超过100公里。其中最长的浊水溪,也只有170公里。此种条件造成河床比降大。如大甲溪和大安溪比降为1:90,比欧洲最陡的隆河比降还高25倍,就是坡度较缓的曾文溪,也较隆河的比降高2倍有余。湍急的河流一出山地,因河床坡度骤缓,泥沙堆积。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史回顾
第三节 本书分析框架
一、概念定义
二、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第二章 台湾的地理、人文环境与城镇
第一节 台湾的地理环境与城镇
一、台湾岛的地质和地形条件
二、气候、土壤、农作物条件
三、河川、水利及交通条件
第二节 移民开发与城镇
一、移民原因
二、大陆移民与台湾的开发
三、移民聚落及其特征
第三节 商品经济与城镇
一、移民的重利精神和商业传统
二、商品经济的繁荣与城镇的发展
第四节 清以前的台湾城镇
一、荷据时期台湾市街及其形态
二、郑氏时期台湾市街的发展

第三章 开港前台湾城镇及其网络
第一节 开港前的台湾城镇
一、清初(单口对渡时期)的台湾城镇
二、清中期(多口对渡时期)的台湾城镇
第二节 开港前台湾城镇类型
一、行政中心城镇
二、港口市镇
三、内陆和山区市镇
第三节 开港前台湾城镇网络
一、开港前台湾城镇的空间分布及其密度
二、开港前台湾城镇的层级结构

第四章 开港后台湾城镇及其网络
第一节 开港后的台湾城镇
一、港口城镇的发展
二、内陆和行政中心城镇的发展
三、产业勃兴和专业性市镇的兴起
第二节 开港后台湾城镇网络
一、经济重心的转移和南、北两大经济圈的形成
二、两大区域核心城镇的扩张
三、开港后台湾城镇网络
第三节 台湾城镇及其网络发展的动力

第五章 台湾城镇管理
第一节 台湾地方官僚机构与城镇管理体系
一、文官系统
二、武职系统
三、各级官僚组织在城镇管理中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台湾乡保制度与城镇管理体系
一、差役、地保及其管理职能
二、保甲、团练及其管理职能
第三节 台湾民间自治组织与城镇管理体系
一、官府无为与民间力量的兴起
二、城镇管理中的民间自治组织
第四节 台湾城镇管理体系的二元结构

第六章 台湾城镇功能
第一节 相对滞后的商品生产功能
一、台湾城镇商品生产功能的初步发展
二、台湾城镇手工业生产的主要行业
第二节 发达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功能
一、各级城镇商品交换和流通网络的形成
二、城镇在商品交换和流通网络中的作用
三、城镇商品交换和流通功能的扩张
第三节 行政、文教和宗教功能
一、行政和文教功能
二、宗教功能
第四节 突出的安全和防御功能
一、城垣的建设
二、其他防卫设施
第五节 多元化的社会保障功能
一、台湾城镇社会保障的承担者
二、清代台湾城镇社会保障的主要项目
三、与徵州、苏州社会保障事业的比较
第七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