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始社会至先秦建筑<br> 早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和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浙江等地均发现有原始人居住过的崖洞。<br> 新石器时代,是中国建筑的草创阶段。河南新郑县裴李岗文化(公元前5600-前4900年)和河北武安县磁山文化(公元前5400~前5100年)的半地穴建筑,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久的新石器时期建筑遗址。新石器时期的建筑形成、发展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先是人工挖掘、搭建的地穴、巢居,后逐步演变为半地穴、地面建筑和干栏式建筑,建筑空间则由单室发展为多室。与此同时,极具中华文明特色的木骨泥墙、夯墙、术构架、榫卯等技术也陆续出现了。木构架的形制已经出现,房屋平面形式也因造作与功用不同而有圆形,方形、吕字形等。<br> 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黄土层为墙壁,用木构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逐渐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这些聚落的居住区、墓葬区、制陶场,分区明确,布局有致。每个聚落都有中心广场,周围又有分组的建筑,每组建筑都包括一座供氏族成员聚会的大房子,和环绕着它的若干小房子,这是当时对偶家庭的住宅。聚落外围挖有供防御和排水用的壕沟。如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br> 长江流域因潮湿多雨,常有水患善害,因而发展为杆栏式建筑。对此,古代文献中也多有“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上者为巢,下者营窟”的记载。据考古发掘,约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其中一座建筑长20余米,基础用四列平行桩柱,进深约7米,居住面地板高出地表约1米。干栏广泛采用榫卯结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