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中国风建筑设计导则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371290
  • 作      者:
    王晓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新中国风:建筑设计导则》在论述了相应的建筑意义、建筑发展与研究状况(第1章)之后,简要梳理、归纳新中国风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抽象表达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特征的现代建筑(第2章)然后,在整体上论述中国文化的整体框架与中国美学基本精神(第3章)其后,论述现代建筑的建筑意的特征,论述对“新中国风建筑”具有较大影响的中国传统色彩的现代建筑运用(第4章)其后各章分别进行的“表达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现代建筑”建筑意的具体论述。其中,首先分别论述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中的相应思想基础——建筑意境的深层所指,分别论述其中相应的中国传统美学特征及其在中国传统建筑的相应表现(如果明显存在),以供“表达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现代建筑”的建筑意象研究之参考。其后,再研究“表达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现代建筑”相应的、可能的基本形式特征——基本建筑意象(第5章~第11章)。
展开
作者简介
  王晓,武汉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建筑系副系主任、副教授、博士,199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1990年获东南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发表过专业论文20余篇,编著书籍1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主持或参与建筑设计数十项。主要研究方向:商业建筑设计、新中国风建筑设计、现代风水。
展开
内容介绍
  《新中国风:建筑设计导则》着重讨论了“新中国风建筑”的主要类型——抽象模仿传统建筑特征为主的“形之‘象’”的现代建筑与脱离象形的、表达中国文化精神的时代建筑。在上篇,根据建筑创作的方法,结合实例,对“形之‘象’”的现代建筑进行了分类。《新中国风:建筑设计导则》的重点在于下篇。在下篇,探讨了“意境”与中国传统色彩在现代建筑运用的原则及其特征;结合中国文化精神特别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提取其中重要并适合现代建筑表达的范畴——“崇尚自然”、“中和”、“虚静”、“阴阳”、“模糊”、“气韵生动”、“混沌”,分别研究了相应的哲学与美学思想,并结合实例,探讨如何在现代建筑中表达相应的精神或美学特征。其中,认为中国古代“放逸”、“混沌”思想分别于解构主义,非线性思想之间存在着天然联系,架起了“新中国风建筑”与世界最新建筑潮流结合的坚实桥梁。
  日益崛起的中国,大多数城市却千篇一律。其中的重要问题是,绝大多数建筑要么追求现代特征而缺乏地域性,要么因循传统建筑而缺乏时代感。《新中国风:建筑设计导则》旨在引导性地探讨如何对二者进行较好的融合,并将相关建筑命名为“新中国风建筑”。
  《新中国风:建筑设计导则》理论与实例密切结合,融研究性与实用性为一体,可供相关学者进一步研究,对广大建筑师、建筑学专业学生多有裨益,也可供城市规划管理人员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绪论
  1.1  “新中国风"建筑的意义
  1.1.1  社会意义
  在这里,将新“中国风建筑”定义为:主要利用现代建筑技术与现代建筑材料,具有鲜明中国特征(包括中国各地地域特征)与鲜明时代特征、能够表达当代中国文化现代化特征的当代中国建筑。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包括中国本土文化在内的许多围家的地域文化有着被淹没的趋势,在欠发达围家这种趋势更加明显。面对发达国家“强势”文化的冲击,欠发达国家本土文化吸引力明显减弱,许多人甚至因此逐渐丧失了对本国文化的信心,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受到受到严重削弱。在当今世界文化格局中,地域文化与地域经济地位紧密相连。虽然中围文化博大精深,但由于当代中围仍然处于经济欠发达状态,所以在“全球化”浪潮中,仍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正如吴良镛所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从积极的意义来说,可以促进文化交流,给地域文化发展以新的内容、新的启示、新的机遇;地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沟通,也可以对世界文化发展有所贡献。但是……面临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处于‘弱势’的地域文化似乎缺乏内在的活力,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若不自觉地进行保护与发展,就会显得被动,有可能丧失自我的创造力与竞争力,淹没在世界‘文化趋同’的大潮中。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当然不能算是‘弱势文化’,但是由于近百年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科学技术落后,中国文化仍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强势”文化如美国则充分利用其建立在强大政治、经济、科技与军事优势上的文化优势,借助大众文化的传播,大力推广美国文化的全球化。正如美国学者约翰·耶马在一篇题为“世界的美国化”的文章中所说:“美国的真正‘武器’是好莱坞的电影业、麦迪逊大街的形象设计和马特尔公司、可口可乐公司的生产线。美国制作和美国风格成了全球标准,这是使这个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美国化的重要因素。”当好莱坞的电影、迪斯尼的卡通形象、可口可乐与麦当劳的产品,以及占尽风头的“美国化”建筑风格等为代表的美国大众文化在全世界风行无阻的时候,美国文化包括美国国家形象、美国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等便在“文化弱势”国家人民的心中大面积地扎下了根,美国借此便可以更为顺利地在“弱势”国家谋求更大的经济与政治利益。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到全球化的国际建筑风格的巨大影响,中国绝大多数城市逐渐变得干篇一律,失去性。遍地开花的“新建筑”,很少能开出具有地域特征的花朵来。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新中国风”建筑的意义
1.1.1  社会意义
1.1.2  理论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导则”之导
1.2.2  古代、古典与传统
1.2.3  中国传统美学及其精神
1.2.4  建筑意
1.2.5  地域主义相关概念
1.3  相关发展与研究
1.3.1  国外相关建筑发展与研究
1.3.2  国内相关建筑发展与研究
1.4  本书研究范围与基本结构
1.4.1  研究范围
1.4.2  本书基本结构
上篇  形之“象”
第2章  传统建筑“形”的模仿
2.1  整体简化
2.2  模仿传统建筑整体构图特征
2.3  坡屋顶意象
2.3.1  翼然出挑
2.3.2  拓扑变形的坡顶
2.4  模仿木构特征
2.4.1  整体模仿传统木构建筑意象特征
2.4.2  模仿传统建筑木构门窗格意象
2.5  片段运用
2.6  影像运用
2.7  表现传统建筑空间特征
2.8  移植中国文化其他元素
下篇  大象无形意在精神
第3章  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要义
3.1  中国文化要义
3.1.1  中国文化定义
3.1.2  当前中国文化总体特征
3.1.3  中西传统思维方式的根本差异
3.1.4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
3.2  中国传统美学基本精神
3.2.1  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的本质
3.2.2  中国古代美学主干思想及其在本研究中的地位
   3.2.3  中国古代美学的审美类型范畴
3.2.4  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的整体把握
3.3  建筑中的传统审美意识之中日比较
3.3.1  中日传统审美意识异同之文化根源
3.3.2  中日传统审美意识之基本异同
3.3.3  日本主要传统审美意识及其在当代日本建筑中的反映
3.3.4  现代日本建筑之传统美学表现参考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代建筑意境及传统色彩运用
4.1  现代建筑意境
4.1.1  意境考
4.1.2  意境之“妙悟”
4.1.3  现代建筑“意境”之中国特色表现
4.2  中国传统色彩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4.2.1  中国传统色彩涵义
4.2.2  中国传统色彩之现代建筑运用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崇尚自然的现代建筑意
5.1  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基本体现
5.1.1  天人合一思想
5.1.2  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基本反映
5.2  崇尚自然的中国古代建筑
5.2.1  融入自然的中国古代建筑
5.2.2  师法自然的中国古代建筑
5.3  “融入自然”的现代建筑
5.3.1  融入自然环境
5.3.2  纳入自然要素
5.3.3  现代建筑融入自然之中国特征凸显
5.4  师法自然的现代建筑
 5.4.1  模仿自然物象
5.4.2  效法自然状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和”的现代建筑意
6.1  “中和”基本精神
6.1.1  中国古代儒家基本精神
6.1.2  “中庸”思想与“中和”精神
6.1.3  “中和”美学精神特征
6.2  “中庸”思想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基本表现
6.2.1  尚中崇正
6.2.2  平和适度
6.2.3  有序的群体组合
6.3  “中和”现代建筑意象
 6.3.1  多元调和
6.3.2  “群”意象
6.3.3  浩然大气
6.3.4  谦和文雅
6.3.5  敦厚有力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虚静”现代建筑意
第8章  表现阴阳思想的现代建筑意
第9章  表现“模糊”的现代建筑意
第10章  “气韵生动”与宇宙意境表达的现代建筑意
第11章  混沌现代建筑意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