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和田问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22031839
  • 作      者:
    李漫编著
  • 出 版 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读图时代:和田问玉》图文并茂,简约易懂,是值得玉文化、旅游爱好者品赏、收藏之书。
展开
内容介绍
  《读图时代:和田问玉》从和田的人文、地理环境和玉文化人手,勾画了和田风情与和田玉文化的丰富内涵,细腻地描述了和田如诗如画的玉乡,从和田玉韵、玉石之路的形成、帝京用玉与藏玉、历代玉器的器型与变化、传统玉器加工工艺、玉器的品鉴与收藏等方面系统讲述了和田玉的分布、开采、传输、品种、装饰、雕琢、鉴赏与收藏,带领玉、玉艺、中国传统文化、人文地理的爱好者进入和田玉韵的世界,感悟玉的艺术之美和人文内涵。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三章 传玉路“玉石之路”故事多
  中华文明连绵上下五千年,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却始于殷,就是历史上的商朝。殷墟埋没地下几千年,直到20世纪初人们才掀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而牵引人们的手去掀开殷墟面纱的竟是一块“龙骨”,因此人们称殷墟是“龙骨”引出的都城。
  一位清末的翰林,名叫王懿荣,是一位金石学家。他有一次服用中药,在一味龙骨上看到人们已寻找多年的中国古代早期的象形文字。
  正是这块“龙骨”给埋没地下几千年的殷墟带来了光明,人们开始寻找这片出龙骨的土地,进行发掘和研究,于是有了今天名震中外的殷墟。郭沫若先生在《访安阳殷墟》一诗中曾赞叹道:“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2006年7月13日,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举世闻名的殷墟长约6公里,南北宽4公里,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古老的洹河水在这里缓缓流过。殷墟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城市布局严谨,安排合理,建筑宏伟。
  1987年,殷墟博物苑在古老的洹水岸拔地而起,占地100多亩,将殷代王宫殿堂的经典布局、恢弘建筑一一再现。殷墟的门严格 初传中原现殷墟依照甲骨文的“门”字形设计,用几根雕有商代纹饰的木柱和横粱结构而成。每座建筑都力求还原商殷当年的风采,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气息,因此它全部采用重檐屋顶,夯土台阶,檐柱上以蝉龙等纹饰图案进行雕刻,古朴自然。殷墟博物苑集考古、园林、古建、旅游为一体,让每位来到这里的游客都感受着历史,感受着古典,更感受着艺术之美。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访和田大漠深处有绿洲
和田自古传美誉
民俗风情赶巴扎

第二章 采玉图昆仑、玉河寻美玉
巍巍昆仑蕴宝玉
玉河深处采灵玉

第三章 传玉路“玉石之路”故事多
初传中原现殷墟
美玉为信传佳话
君子比玉以明德
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

第四章 品玉韵玉风玉骨耀紫禁
千里路遥采玉料
空前繁荣治玉业
宫廷美玉冠天下

第五章 赏玉艺美玉多姿亦多态
权威的象秆——和田玉礼器
逝者的荣耀——和田葬玉
玉色亦生香一和田玉器皿
闲逸之美——和田玉文房用具
优雅地栖居——玉摆件
人格的物证——玉饰品

第六章 治玉功巧思妙想雕美玉
量料取材——选料与设计
因料施艺——琢碾与抛光
玉艺生辉一玉器工艺手法

第七章 鉴与藏不舍和田玉情结
佳玉无价
鉴别有法
仿古玉与赝品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