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许倬云谈话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3393077
  • 作      者:
    许倬云口述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许倬云谈话录》:身跨两代与今天,长程历史乡关何在。
展开
内容介绍
《许倬云谈话录》内容简介:许倬云,1930年生,一生辗转变动,是真正从中国走向世界的知识人。《许倬云谈话录》上篇为许倬云口述,从无锡世家许家谈起,回忆抗战军兴迁徙不断,杂读群书,胜利后受教辅仁中学,入台湾大学名师云集,赴芝加哥大学大开眼界,积极参与民权运动,回台身经砥砺,后任匹茨堡大学教授至今,其间与文化大家切磋学问,构建思想体系,心系台湾起飞,关注大陆改革,推动两岸高等研究院。泛舟万古江河,探索历史变幻与价值重建,思考中国转舵与世界融合。下篇从访问者角度,杂记谈话因缘,讲者动情,听者会心,相激相荡,直观呈现智者人格魅力。此外四十余幅影像,展示出一个人、一个家庭百年来的历史气象。
展开
精彩书评
我老师学问很大,但很天真。<br>  ——王小波<br>我学了一辈子的目标,就是不糊涂。<br>  ——许倬云
展开
精彩书摘
插图:<br><br><br>在抗战逃难中,我是被背着走的,在湖北是背在背上,在四川是背在背篼里,我父亲单位里总是有身强力壮的人背我。在湖北逃难时,有一次我们在船上,日本人扫射我们的船。在湖北靠近南阳的路上,看见日本人赶着大群的难民,扫射难民。在那种经验里长大的孩子,心里快乐不起来。<br>我父亲那时候已经转为文职了,我们听到前线讲的许多事情。我们在荆州时,前面江防断了线,日本军队上不来,中国海军沉船阻挡日本海军上来。能上来的都是比较小的船,中国海军已无船可用。我们住在江防司令部的所在地,这里的几个年轻海军军官带着炸药,准备划条小渔船半夜出发,连人带船去炸日本的军舰,悄悄地摸到日本军舰的后面,小船拴上军舰,一起爆炸。我们为军官送行,半夜三更起来,说是廖队长要走了,母亲来送他,父亲以将军的身份向他行军礼,壮士一去不复返!这种经验,安然逃到重庆的人没有,余英时在安徽山里也没有。所以,我恨日本人。但是,我反对战争。<br>抗战期间在中国各处行走,对我后来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譬如我写《汉代农业》,真正农业的操作,一般读书人不知道,因为我看懂了,反刍。在1949年以前,中国的农村变化不太大,我当时看到的农村基本上跟汉朝相差不多。就交通而言,日本人占领了东南,我们最西的一条铁路是平汉路、粤汉路:北平到汉口,汉口到广州。这条路以西,只有一小段铁路。
展开
目录
序<br>上篇 谈话录<br>第一章 抗战岁月<br>我的父亲<br>孪生兄弟<br>旁观者<br>救亡与启蒙<br>惨烈的胜利<br>最苦是百姓<br><br>第二章 辅仁中学<br>无锡社会网络<br>东林遗风<br>杂读群书<br>人心思变<br><br>第三章 台湾大学<br>从外文系到历史系<br>名师云集<br>傅斯年<br>终生受用<br><br>第四章 芝加哥大学<br>顾立雅<br>民权运动<br>家书抵万金<br>韦伯理论<br>门外的世界<br><br>第五章 思言时代<br>小萝卜头<br>《思与言》<br>蒋经国<br>殷海光<br>曼丽是我的救星<br><br>第六章 匹兹堡大学<br>如切如磋<br>杨庆堃<br>王小波<br>研究中学习<br><br>第七章 台湾起飞<br>开放党禁<br>开放报禁<br>台湾的本土化<br>经济互动<br><br>第八章 大陆改革<br>泪下如雨<br>改革开放<br>文化危机<br><br>第九章 学术活动<br>“中央研究院”<br>蒋经国基金会<br>高等研究院<br><br>第十章 历史漫步<br>中国转舵文艺复兴<br>价值重建<br>梦里社会<br>生物科技<br>《万古江河》<br><br>下篇 江上闲思(李怀宇撰写)<br>小引<br>一 变是不变的常态<br>二 风声雨声读书声<br>三 春色如许<br>四 世间何物似情浓<br>五 一时多少豪杰<br>六 百花错拳<br>七 诗与真<br>八 纸上风云<br>九 历史是长新闻<br>十 中年砥砺<br>十一 日暮乡关<br>十二 教徒当如王小波<br>十三 刺猬与狐狸<br>十四 敬畏和悲悯<br>十五 江河入海<br>附录<br>许倬云先生事略<br>许倬云先生著述简目<br>谈话录人物小引<br>上篇<br>许伯翔<br>许翼云<br>张爱玲<br>钱基成<br>鹿桥<br>钱穆<br>方东美<br>英千里<br>台静农<br>李济之<br>叶嘉莹<br>沈刚伯<br>董作宾<br>李宗侗<br>劳干<br>刘崇鋐<br>凌纯声<br>芮逸夫<br>傅斯年<br>顾立雅<br>钱存训<br>王世杰<br>李敖<br>宋时选<br>蒋经国<br>雷震<br>殷海光<br>张灏<br>林毓生<br>陈鼓应<br>南怀瑾<br>杨庆堃<br>王小波<br>陈诚<br>余纪忠<br>李登辉<br>张忠培<br>邓小平<br>蔡元培<br>李焕<br>史景迁<br>白先勇<br>陈寅恪<br>下篇<br>钱锺书<br>逯耀东<br>梁启超<br>萧乾<br>张恨水<br>胡适<br>鲁迅<br>金庸<br>古龙<br>二月河<br>余光中<br>痖弦<br>高信疆<br>高希均<br>黄仁宇<br>何炳棣<br>顾准<br>余英时<br>张光直<br>李亦园<br>沈君山<br>杨国枢<br>王云五<br>王泛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