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材料的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开始时,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是形态各异的实物,如贝壳、刀具、布匹等。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实物货币是贝壳,时间段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至春秋战国时期。用实物作为货币,有诸多不便之处,如体积大、价值低、不宜分割、携带不便等。经过社会长期的发展和选择,金属最终成为公认的理想币材,因为金属(特别是金银)能够弥补上述实物货币的不足。金属具有各部分同质、均匀,质地坚固,不易磨损,便于分割、融合和携带等特点。特别是金银,优越性更大,还具有价值量大的特点。
金属货币虽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它仍然有不足之处,如铸造成本比较高、重量比较大等。因此,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银行(或钱庄)的出现,金属货币便逐渐被可兑换金属货币的银行券(或银票)所代替。银行券(或银票)实质上就是纸币,只不过它可以兑换成金银货币。可兑换的银行券(或银票)代替金属货币既解决了铸造成本高、重量较大的弊端,也更加便于携带,同时由于银行券(或银票)可随时兑换为金属(金银)货币,这避免了遭受贬值的可能,所以大受人们欢迎。但是,随着货币信用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银行券的需求越来越大,银行券发行得越来越多,而金银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银行券便渐渐发展为不能兑换金银货币的纯信用货币——纸币了。
纯信用纸币的产生不仅是货币历史发展的结果,更是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纸币流通的最大优点是成本低廉、携带方便,最大弊端是容易造成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而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性是很大的,一旦政府对纸币管理或控制不力,就会破坏经济的正常运行。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