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跟着时间养生:图解12时辰及24节气养生精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466875
  • 作      者:
    崔晓丽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跟着时间养生:图解12时辰及24节气养生精华》:跟专家学习科学时间养生智慧,把身体调理到最健康状态。
展开
作者简介
    崔晓丽
    北京京城岐黄国医馆馆长
    中国针灸协会会员
    中国中医药协会会员
    中国国际减肥美体行业协会常务理事
    出身中医世家,其父系黑龙江省名中医,名字已被载入《中国中医名人录》,在中医界享有盛誉。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系“红墙医生”王连清教授的入室弟子。崔晓丽医师秉承先父遗志,博采众长,曾先后在上海、天津、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广安门医院等针灸科交流学习。
    近20年的潜心研学及临床实践中,深得恩师王连清教授真传及其父的影响;创造性地继承祖国医学精髓,在中医养生保健、针灸(埋线)减肥、中医经络美容(面部提升、祛皱、祛眼袋、面斑、顽固性痤疮)及亚健康中医调治等领域,具有丰厚心得,深受患者信赖。同时,还擅长治疗各种关节炎、痛风、头痛、失眠、便秘、肩周炎、滑膜炎、面瘫、更年期综合征及月经不调等慢性病证,为万余患者提升生命质量。前来就医的人中,既有影视明星、知识分子、大学生,也有公职人员和普通百姓,更有来自各大洲的国际友人。其精湛的专业技术和良好的信誉,在广大患者中口口相传,深得信赖。
展开
内容介绍
    《跟着时间养生:图解12时辰及24节气养生精华》介绍了一天中的12时辰与人体脏腑经络密切相关,在特定时辰采取恰当方式去养脏腑.即是时辰养生的精华所在中医认为,24节气的变化会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只要找对方法依时养生.即能延年益寿、健康无忧。海量的图文,精美的装帧,流畅的语言,让读者在娱乐中养生知识纳人心中。
展开
精彩书摘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不能实现,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学会如何保养身体,祛病强身,才能提高生活质量。养生是人生必修的功课,初学者可以先从养生的起源开始学起。    
    殷商时期
    中国养生文化由来已久。早在殷商时期人们就希望能通过某些方法祛除病魔、延年益寿。当时的人们在生病或女性分娩时会祈祷祖宗神灵保佑,希望通过这种方法保平安。此外,甲骨文中还出现了有关个人卫生(如沐、浴)和集体卫生(如大扫除,称“寇帚”)之类的记载。这是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养生文化。
    西周时期
    西周时,人们的养生思想随历史的进程有了新的发展,当时设有食医,专门掌管诸侯贵族的饮食,指导“六饮、六膳、百馐、百酱”等多方面的饮食调理工作。此时已经出现饮食要顺应四时并加以调理的观点,并开始注意环境卫生。此时,人们防病、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并逐渐摸索出一些祛病的知识和方法。
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养生文化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史书记载晋侯之疾是“近女室,疾如蛊”的结果,可见当时的中医已经注意到了房事起居与健康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在养生问题上贡献最大的当属其中的儒、道两家。儒家创始人孔子在饮食起居方面提倡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直为后人借鉴。
中国养生文化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又融入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诸多的因素。探索中国养生文化这棵古老而神秘的智慧之树,不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而且符合当    今社会思潮。
    中医养生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
    自从人类出现以后,疾病也随之产生了。为了祛除身体上的病痛,人们必然就要寻求各种医治的方法,所以医疗技术的形成远远早于《黄帝内经》。但中医学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却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
    《黄帝内经》是中医养生的源泉
    《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的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心理学,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系统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解秘藏在中医里的顺时养生之道
养生的起源
中医养生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
顺时养生延年益寿
遵循12时辰养生法
遵循24节气养生法

第二章 追着时间调养身心
子时
子时,又称夜半、子夜、午夜等,是12时辰中的第一个时辰(23:00~1:00)。此时胆经当令,对应经脉为足少阳胆经
丑时
丑时,又称鸡鸣、荒鸡,是12时辰中的第二个时辰(1:00~3:00)。此时肝经当今,对应经脉为足厥阴肝经
寅时
寅时,又称平旦、黎明、早晨、日旦等,是日与夜的交替之际(5:00~5:00)。此时肺经当今,对应经脉为手太阴肺经
卯时
卯时,又称日出、破晓、旭日等,是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5:00~7:00)。此时大肠经当令,对应经脉为手阳明大肠经
辰时
辰时,又称食时、早食、朝食等,是吃早饭的时间(7:00~9:00)。此时气血运行到胃,胃经当令,对应经脉为足阳明胃经
巳时
巳时,又称隅中、日禺等,指临近中午的时候(g:00~11:00)。此时气血运行到脾,脾经当令,对应经脉为足太阴脾经
午时
午时,又称日中、日正、中午等,是指太阳正当头的时问(11:00~13:00)。此时心经当令,对应经脉为手少阴心经
未时
禾时,又称日跌、日央等,指太阳偏西的时候(13:00~15:00)。此时小肠经当今,对应经脉为手太阳小肠经
申时
申时,又称哺时,日铺、夕食等,指太阳西行的时间(15:00~17:00)。此时膀胱经当今,对应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
酉时
酉时,又称日入、日落、日沉、傍晚等,指太阳落山的时候(17:00~19:00)。此时肾经当今,对应经脉为足少阴肾经
戌时
戌时,又称黄昏、日夕、日暮等,指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时(19:00~21:00)。此时心包经当令,对应经脉为手厥阴心包经
亥时
亥时,又称人定、定昏等,指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进入安歇的时间(21:00~23:00)。此时三焦经当令,对应经脉为手少阳三焦经
第三章 跟着节令学养生
立春
立春是24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在每年公历的2月5日前后。“立”有开始之意,表示从这一天起冬季结束,春天开始。随着立春的到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渐长,太阳暖和多了,降雨也逐渐增多。此刻,在阳光和雨水的滋润下万物复苏,“嫩如金色软如丝”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跃跃欲试的小草,正等待着“春风吹又生”,而“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时节的自然特色
雨水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在每年公历的2月20目前后。雨水节气的到来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此时空气湿润,春风拂面,草木开始生长发芽,大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农谚有云“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农民朋友们这时开始下地施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料,期待着丰收的季节。不过,雨水季节冷空气活动依然频繁,气温忽高忽低,早晚温差很大
惊蛰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在每年公历的5月5日前后。惊蛰前后天气已开始转暖,并渐有春雷出现,雨水渐多,气温一般在4℃~5℃之间,最高气温为18℃~25℃,最低气温为-7℃~-3℃。虽气候日趋暖和,但阴寒未尽,所以气候变化较大,有时降雨量很多,突如其来的冷空气较强,且早晚与中午的温差很大,乍暖还寒。此时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开始苏醒,过冬的虫卵也开始卵化
春分
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每年公历的5月20日前后。古人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可见,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这一天,全国各地昼夜时间相等,春分过后,我国白昼时间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春分是个大节气,此后气温回升较快,全国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1O℃以上。辽阔的大地上,一些植物好像一夜之间吐出嫩芽,南方各地更是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
清明
清明是24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在每年公历的4月5日前后。“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正是万物生长的好时节。“佳节清明桃李笑”、“满阶杨柳绿如茵”等诗句,是对清明时节天地物候的生动描述。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有时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
谷雨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每年公历的4月20日前后。处在暮春时节的谷雨,意味着春将尽,夏将
至。谷雨节过后,冷空气大举南侵的情况比较少了,全国各地气温回升的速度都开始加快,降雨开始增多,作物得以灌溉滋润,五谷得以很好的生长,正所谓“雨生百谷”就是这个意思。自谷雨节起,是农事忙碌的开始,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农民朋友渐渐多了起来
立夏
立夏是24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在每年公历的5月5日前后。人们习惯于把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此时全国各地气温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也开始增多,农作物进入生长的一个重要时节,农业生产也进入繁忙季节。此时大地随处生机勃勃,大自然呈现出一派竞相生长的景象。在田问地头,可听到昆虫的鸣叫声,看到蚯蚓在掘土、瓜藤在向上攀爬,正如古人所说:“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小满
小满是24节气中第八个节气,在每年公历的5月21日前后。从小满开始,北方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穗,籽粒渐渐饱满,但尚未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小满时节是从初夏向仲夏过渡的时期,气温明显增高,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夏季,自然界的植物开始茂盛、丰腴,春作物也正值生长的旺盛期。正可谓:“梅子金黄杏子肥,榴花似火桃李坠。蜓立荷角作物旺,欣欣向荣见丰收。
芒种
每年公历的6月5、6日前后为芒种,是24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从字面上说,“芒”是指麦类等有芒作物收获;“种”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这个时节,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对于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此时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忙种”。芒种时节天气炎热,已经进入真正的夏季,在我国中部地区,由于雨量增多,空气湿度大,天气异常闷热
夏至
在24节气中排序第十,为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此时是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一天。夏至意味着炎热天气的正式开始,之后天气越来越热。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小暑
每年7月7日或8日是24节气中的小暑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已经很热,但还没到最热。时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后,到处绿树浓荫,很多地区的平均气温已高达50℃,时有热浪袭人之感,民间有“小署接大暑,热到无处躲”之说。小暑时节,每次降雨量都很大、很急,有农谚“大暑小暑,灌死老鼠”之说
大暑
每年的公历7月22日前后为大暑节气。“大署”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而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此时全国各地温差不太大,基本都在50℃以上,有些地区的气温会高达40口C。这个时间段是喜温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此时,天气炎热,雨水也不少,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立秋
立秋是24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前后。从这一天开始,气温开始逐渐下降。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意思是说立秋是天气凉爽的开始。但实际上,立秋过后气温不会明显下降,因为此时暑气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称。立秋是秋季开始的标志,此时农作物进入成熟期
处暑
处暑是一年的第十四个节气,在每年公历的8月25日前后。“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表明暑天即将结束,也含有秋季又见暑热气候,仅次于夏季的含义。此时暑气逐渐消退,处于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处暑时节,捉作物已经成熟,各地呈现出繁忙的秋收景象。处暑过后,“一场秋雨一场凉”的天气特征表现很明显,在晴朗的日子,白天与夜晚的温差较大
白露
每年公历的9月8日前后为白露。白露是典型的秋季节气,从这一天起,地上的阴气渐渐重了,清晨的露水一天比一天厚,凝重成露。白露时节,天气已经明显转凉,尤其是早晚气温比较低。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这时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此时,鸿雁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秋分
每年公历的9月25日前后为秋分。春分和秋分一样,这天昼夜时间均分,但之后开始昼短夜长。从秋分节气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季节,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雨,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蛰居的虫子开始藏入洞穴,鸟儿也搭起了窝,储备好了粮食。但秋分时节的降水量不会很大,天气比较干燥
寒露
寒露是24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在每年公历的1O月8日或9日前后。所谓寒露,是指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个特点,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一般会下降8℃~10℃,我国有些地区甚至会出现霜冻。寒露过后,北方已呈现深秋景象,秋风萧瑟,树叶开始下落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